马铃薯疫病的诊断与防控!进而影响种植收入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也是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之一,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马铃薯适应性强,分布广,用途多,既是蔬菜又是粮食。在马铃薯生产中,常因早疫病和晚疫病的严重为害,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两种病害严重时表现症状都是叶片和块茎枯焦、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进而影响种植收入。
早疫病发病条件
温度25~28℃、相对湿度80%以上;或连续阴雨天,风雨天;瘠薄地块、肥力不足、植株长势弱时发病重。
早疫病危害症状
早疫病物理防控
选用抗、耐病品种,适当提前收获;选择土壤肥沃种植,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清除病残组织,深翻晒土,减少越冬菌源。
早疫病药剂防治
(1)75%百菌清+70%甲基硫菌灵(1∶1)1000倍液。
(2)30%氢氧化铜+70%代森锰锌(1∶1)600~800倍液。
(3)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
(4)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6)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7)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8)70%丙森锌400倍液。
(9)68.75%噁唑菌酮分散粒剂1000倍液。
在发病前期及时施药,视病情防治1~3次,10~5天1次,前期使用一保护性剂,后期结合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剂交替喷施。
晚疫病危害症状
晚疫病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极为密切,以温度,湿度影响最大;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和侵染;相对湿度90%以上、最低气温在10℃以上的时间超过11小时,连续2天;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侵染即可发生。
晚疫病化学防控
从现蕾期开始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预报或者气象情况(未来24小时温度15℃~21℃、相对湿度85%以上)开始第一次用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25%嘧菌酯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每隔7天到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当田间植株叶片出现少量晚疫病病斑时可选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1000~2000倍液、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600~800倍液等采用3号锥形喷头、压力4MPa~5MPa的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药液用量45L/667m2~60L/667m2,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 农民种植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