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这世界,来过,大闹一场,潇洒离去

“我们虽死,但却饱含着爱与经历。”

你是谁?

你是哪里人?

简单的两个问题,就可以给一个人定性。东方人如何,西方人如何,固化思维将标签像牛皮癣一样牢牢粘在个体身上。

这是现代人常常会遇到的困扰,也是加拿大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的长篇小说《英国病人》里的主人公奥尔马希时时会被究问的无奈。这是一个关于挣脱束缚、勇敢去爱的故事。

01

1939年9月,德国闪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本书的创作背景正是二战末期。战争的本质是掠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沟壑与矛盾异常尖锐。“你叫什么?”变成了一个关乎存亡的问题。侵略者对于改变地图上的曲线有着疯狂的热情。

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生死未知,个体如蝼蚁般渺小。贵族、医护、小偷、工兵,4个不同国度、不同身份、不同圈层、不同诉求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偏安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北面一处废弃的修道院中,在倾诉和对谈中揭开一个个谜团,依偎取暖,救赎创伤,守护心灵绿洲。

《英国病人》这本小说曾获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奖项——金布克奖,长期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金布克奖几乎约等于“最好看的英文小说”。评审之一、斯里兰卡裔英国小说家卡米拉·山姆西评价说,“《英国病人》是那种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小说,会让你一次次想要重读,而且每次重读都会带来新的惊喜。”

这部小说在史诗感和亲密感之间无缝衔接。这一刻你看到的是无垠荒漠,下一刻你看到一个护士把一片李子放进病人的嘴。语言精巧,结构严密,每一页都渗透着人文主义气息。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大奖。

电影制作精良,画面唯美,而小说原著文笔细腻,坚硬与柔软兼具。细细品读,“英国病人”这个称谓本身就是一种讽刺。“病”的是这个丧心病狂的世界,“英国”是世俗强加给主人公奥尔马希的定义。

匈牙利探险家奥尔马希为了挽救俺俺一息的爱人凯瑟琳而向英军求救,却因听起来有点儿德国味的姓氏而被拘捕。设法逃脱后,他与德国人合作,用非洲地形图换来德军的汽油,驾驶英国飞机,被误会的德军击落,全身烧伤,于大火之中被人救起,最后随盟军部队在意大利乡间转移,医疗卡上却赫然写着——英国病人。

兜兜转转,回到原点。弥留之际凯瑟琳写下留言,“我们虽死,但却饱含着爱与经历。”

动乱年代,讨论爱情和自由是件何等奢侈的事情。

02

奥尔马希最憎恶标签。东西就是东西,不论你在前面放什么形容词。大车,慢吞吞的车,司机开的车,破车,都是车。

学识渊博的,英俊帅气的,谈吐优雅的,全身烧伤面目全非的,内部器官严重损坏的,触觉微弱的,奄奄一息的,被猜测是英国人、德国人、外星人的奥尔马希,都是奥尔马希。

佛罗伦萨角落的修道院像是一片暂且平静的绿洲。战地护士汉娜决定独自留下,照顾未知身份全身烧伤的“英国病人”,为他擦身,为他读书。汉娜有着旺盛热烈的生命力和独立顽强的性格。她拒绝随大部队离开,拒绝听从同事抛下“英国病人”的建议,剥李子,开垦小菜园,想尽办法赶走捣乱的小鸟,吸出山泉水来洗澡,晃晃悠悠搬来厚重无比的书籍修葺楼梯,自嘲文盲却每晚给“英国病人”读书。他们在战火纷飞中,极尽所能,遵从内心,把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书中有好些细节,非常动人。有一幕,汉娜将剥好的李子肉一点点喂到奥尔马希嘴里,缓缓咀嚼后,奥尔马希微弱的味觉有了一丝触动。他张开疤痕覆满的嘴唇说,很有李子味的李子。李子的天然清新滋味像是天赐的礼物,虽然微小,但足以让吊着一口气的人再用力走下去,提醒他正和世界一同活着。

再有一幕,每每晚风轻拂,汉娜点着一盏油灯,侧卧在奥尔马希的床头,为他读书。他有时听着睡着了,有时说几句俏皮话,调侃她放缓阅读速度。

《英国病人》呈现了爱情的悲壮唯美,更体现了对生命的悲悯之情。

在太多文字设定的规则统治下,人被异化,人成为被社会贴了标签、扮演各种角色的机器,被卷入战争,被分崩离析。而其实每个个体都是独立而伟大的存在,这份独特性无关于头衔、身份、家世、名望,甚至容貌。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值得被珍惜、被善待。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个人越去反抗宏大的事物,就越是同样宏大的存在。《英国病人》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刨去世俗的枷锁,卸下沉重的负担,探究本真。去反对,去相信,去追求,去珍惜,去守护。为自己而活,回归本我。

这世界,来过,大闹一场,潇洒离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