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万历年间的壬辰战争:中朝联合大败日本|明军|李舜臣|日本|水师

日本政坛兴起修改和平宪法的风潮,让外界对日本重走军国主义道路的担心日益增加。亚洲各国之所以对日本“修宪”保持高度戒备,是由于日本的野心带来的惨痛教训并不只限于二战。发生在公元1592年,即中国明万历二十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日本后阳成天皇天正二十年的壬辰战争,就是这样一场由日本野心家发起、企图改变东亚政治格局的战争。这场历时七年的战争最终的确深刻改变了东亚政治格局,只是这种改变并不是以战争发动者的妄想为结局的。直到三百年后,当西方强势进入东亚时,壬辰战争的影响仍依稀可见。

朝鲜1998年发行邮票纪念“壬辰战争胜利400周年”,邮票图案为油画《露梁海战》

统一战争刺激丰臣秀吉野心

作为壬辰战争的策源地,日本早就开始战备工作。1590年7月,时任日本关白兼太政大臣,同时也是日本实际统治者的丰臣秀吉实现对日本领土的完全控制。不过相当多领主仍保留着自己的军队和领地,成为日本政治稳定的严重隐患。丰臣秀吉希望通过发动对外战争,靠战争消耗各家实力。同时统一战争的胜利,也使丰臣秀吉对日本实力和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产生了不切实际的估计。他制订出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借道朝鲜进攻并征服中国,随后以中国为基地征服印度及东南亚。

丰臣秀吉对战争的自信,来自于手下的精兵强将。此时日本刚结束国内战争,拥有大批在实战中锤炼出来的优秀将领和精锐士兵。武器装备方面,通过与荷兰的贸易和自行研发生产,各大领主主力部队已较大程度实现火器化,侵朝日军更是把火枪火炮作为主要装备。日本水军以整编后的海盗为骨干组建,作战经验丰富。侵朝日军共集结陆军15万人,水军700余艘主力舰船,加上后备力量,总兵力达28万人以上。

丰臣秀吉

作为日军首要目标的朝鲜,此时还对即将发生的战事茫然无知。朝鲜李氏王朝已有二百多年没有经历战乱,军队训练水平低下,战略设施年久失修,而且朝鲜政局正处于“东人党”和“西人党”的激烈内斗之中,甚至连政令都无法通达。

此时的中国处于万历皇帝统治时期。万历十九年,朝鲜使团访问明朝,通报日方要求借道朝鲜攻击明朝的消息。万历皇帝虽然意识到战争即将来临,却并未加以重视。当时万历二十年初爆发的哱拜叛乱吸引了明朝大部分的注意力,直到壬辰战争爆发后,明朝才组建入朝部队。当时明军的组织和装备较为混乱,士兵来源复杂、待遇低下,欠粮欠饷情况普遍存在。武器装备更是五花八门,从传统的刀枪弓箭到新发明的各种火铳、火箭,什么都有,但整体火器制造和运用水平与日军有着不小的差距。明军对日军具有优势的是骑兵和火炮。同时在后勤补给上,背靠国境的明军远胜依靠海路长途运送的日军。

日军先后两次侵朝

1592年4月13日,丰臣秀吉向集结在九州的日军下达出发命令。侵朝日军先头部队小西行长第一军团一万八千人分乘400余艘舰船跨过对马海峡,于4月14日在釜山登陆,仅用两小时即攻克釜山。随后日军主力部队陆续在朝鲜登陆,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和黑田长政三个军团为主要突击集团,向汉城迅速推进。5月2日,小西行长军团进入空无一人的汉城。此前两天,朝鲜宣宗李昖已与文武百官一起逃往平壤。6月11日,李昖放弃平壤,再次向中朝边境的义州出逃,并遣使向中国求援。

12月26日,明朝新任命的防海御倭总兵官李如松率领四万三千人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李如松率领的明军与朝鲜联军五万人进抵平壤城下。李如松采用中国传统的“围三厥一”战术,并组织大量火炮和火箭猛烈轰击城内日军,一举破城。小西行长率残部突围时又遭明军伏兵攻击,此役日军损失近九千人。慑于平壤之败,驻守平壤以南黄州、凤山、中和等地的日军不战而逃。至1月20日,明军收复开城,朝鲜北部黄海、平安、京畿、忠清四道光复。但过于乐观的李如松试图以轻骑三千突袭汉城,结果遭优势日军围攻被迫撤退,此后与日军形成对峙之势。

丰臣秀吉也意识到战争陷入僵局,他授权小西行长作为代表与明朝和谈。3月下旬,双方达成协议,日军于4月下旬撤出汉城,7月明军撤离朝鲜。万历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丰臣秀吉并不甘心,经过四年休养生息,1597年2月,日军再次集结14万陆军和2。4万水军入侵朝鲜。战争初期,由于兵力不足和指挥失误,援朝明军接连失利。但日军士气也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日渐衰落。万历二十六年五月,丰臣秀吉眼见军无斗志,且钱粮消耗过大,只得默许撤军。至八月,原本在朝的14万日军只剩6万。

明朝此时则开始大量加派军队入朝,力求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朝鲜问题。万历二十六年七月,在朝明军人数已达7万,明军在朝鲜长期处于兵力劣势的局面终于得到扭转。至九月,明军在朝兵力已达到14。2万,对日军形成压倒性优势。日军处境更艰难的是,由于海上交通线被明军水师封锁,在朝日军得不到海路运来的补给,饥寒交迫,更迫切希望尽快回国。

而此时日本正在风雨飘摇之中。8月,丰臣秀吉病逝。他逝世仅9天,五大家老一致决定从朝鲜撤军。9月15日,五大家老决定向明廷提出和议要求,试图为驻朝日军赢得撤退时间。9月28日,五大家老向在朝鲜的日军发出总撤退令。

中朝联手的“露梁大捷”

当撤退命令下达后,小西行长几次组织小规模撤退,均被中朝联军水师挫败。从日军的行动中,中朝联军水师提督陈璘和李舜臣敏锐地判断出:这是日军总撤退的信号。联军决定将计就计,在露梁海峡地区组织一场围点打援的战役,彻底歼灭日本水军,断绝残余日军的最后退路。联军故意放弃对11月18日回国的加藤清正军团的拦截以麻痹敌人,将全部水师兵力集中到顺天附近海域,由老将邓子龙率明朝水师一部埋伏在露梁海以北,切断日军退路;由李舜臣率朝鲜水师埋伏于露梁海以南的观音浦;陈璘则率明朝水师主力埋伏在昆阳竹岛,计划用三支舰队将前来救援小西行长的岛津舰队包围歼灭。

19日凌晨,岛津舰队刚驶出露梁海峡即落入联军包围。岛津舰队一面使用火炮和火枪还击,一面继续前进。战至天明,岛津舰队被联军舰队逼入观音浦,出口已被联军封死。

为打开突围航道,岛津义弘指挥舰队反复向港外发起冲击,联军水师与岛津舰队陷入混战。在狭小的港湾里,火枪火炮已施展不开,双方水兵互相跳帮,展开惨烈的白刃战。七十高龄的邓子龙率领亲兵不停冲向被围困的朝鲜战船,跳上甲板杀散船上的日本水兵,救出多艘朝鲜战船。日军战船随后集中火力轰击邓子龙坐舰,并组织舰船抵近用火枪齐射,邓子龙胸前中弹,当即阵亡。

岛津义弘

邓子龙战死后,岛津舰队也已损失过半。岛津义弘决定集合残余的二百余艘战船向港外发起最后一次冲击。李舜臣看出岛津义弘的意图,率领朝鲜水师迎着岛津舰队的航线冲了上去。激战中,一发流弹击中李舜臣。弥留之际,李舜臣叮嘱左右暂时不要公布自己的死讯,以免影响士气,不久便溘然长逝。

李舜臣的阻击为中朝水师赢得了重新组织的时间,在陈璘的带领下,明军水师对岛津舰队展开追歼。战斗一直打到当日正午,岛津舰队几乎全军覆没,除岛津义弘率50艘战船突出重围外,其余450艘战船全部被击沉,日军阵亡一万余人,史称露梁大捷。岛津义弘之后率残部逃至釜山,搭上回国的最后一班船。至此,朝鲜已不存在成建制的日军部队,壬辰战争在开始的地方画上了句号。

壬辰战争打出两百年的和平

壬辰战争的失败,相当长时间内打消日本向大海那一边扩张的野心。丰臣秀吉虽然部分达到了削弱其他领主的目的,自己的嫡系却也同样损失惨重。他死后,在战争中最大限度保存实力的德川家康轻而易举地扫平其他诸侯,建立起幕府。在1853年美国佩里准将的黑船叩关之前,德川幕府一直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无论是无组织的倭寇还是有组织的日本水军,再也没有敢向中国沿海发动大规模入侵。整个东亚地区保持了两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状态。

壬辰战争的胜利,使朝鲜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国家和王朝。而对于明朝而言,壬辰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东亚的核心地位,维护东亚朝贡体系的稳定,也为明帝国乃至其后的清帝国争取到一个较为安定的外部环境。壬辰战争后,朝鲜开始对明朝奉行坚决的事大主义外交路线,其后在与后金的战争中,朝鲜也的确起到了对后金的长期牵制作用。

(责任编辑:安梁_NN206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