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保送杭高浙大,李兰娟学霸儿子成功的秘密,一半来自他的外婆

这辈子就致力于一件事

把花30块钱买的书

读出价值30000块的收获

看完了曹可凡对话李兰娟院士的一期节目。
发现李兰娟身上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善良,一个是好学。
从赤脚医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要论成功元素,善良和好学也算。
在《可凡倾听》的最后访谈阶段,曹可凡问了一些李兰娟家庭生活的状态。通过李兰娟的描述,我们知道这家人特别不平凡:
李兰娟和丈夫郑树森,一位是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开拓者。两个人都是大忙人,都是工作狂,用李兰娟自己的话为证:“经常是他在台上做手术,我在实验室讨论问题,弄到半夜一两点是常事。”
有个报道里说,每天上午8点准时到达医院,深夜一两点钟回家,这就是这对院士夫妇的常态。
曹可凡问李兰娟,有没有为丈夫做过饭?
李兰娟很坦率:“我们两个人都没时间做家务,家务劳动原来全是我妈妈一个人包了,我家里东西放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最难能可贵的是什么呢?郑树森和李兰娟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但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依然没有荒废,两个儿子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几乎不用大人操心。
李兰娟拿大儿子郑杰举例,首先是人品非常好,助人为乐,同学们都很信任他。他升学一路保送,初中升高中被保送到李兰娟的母校杭州高级中学,高中升大学也是被保送,有几个大学备选,儿子跑来问妈妈的意见。妈妈李兰娟就想着就近原则,让儿子选了浙江大学,结果郑杰去了浙江大学的竺可桢班。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爆料,说自己的朋友忙于赚钱,没时间管孩子,很少陪伴关心女儿。女儿十二三岁的时候早恋,结果怀孕了,不敢让妈妈知道,自己跑去偷偷堕胎。后来,东窗事发,妈妈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认为孩子应该更加严厉对待,直接送女儿去封闭式管理的武术学校。
我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也接到过不少来访者,家长有不少都是社会精英人士,他们孩子却被厌学、抑郁症、厌食症等问题折磨得痛苦不堪。究其原因,往往是孩子的成长过程里,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且不懂得如何跟孩子相处,等到问题出现,往往已经是亲子关系破裂的边缘了。

李兰娟和儿子的成功都要感谢那个文盲老太太

李兰娟出身贫寒,大伯是饿死的,大伯的几个孩子是病死的,说到底都是因为穷。
上学的时候因为家里没有钱,还曾经暂停学业,后来靠着老师和国家的救助,才读完了初中和高中。
说起自己的母亲,李兰娟用“伟大”一词来形容,并表示自己的成功有母亲的一半功劳。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就一直跟着李兰娟生活。除了照顾李兰娟的家务,还有就是帮忙教养孩子。正是由于母亲的付出,李兰娟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李兰娟的母亲是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为什么说李兰娟和孩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文盲老太太呢?
因为李兰娟的母亲教会了李兰娟如何做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尽心尽力,自己苦一点也不计较。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才有今天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
善良是李兰娟的改命符。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夏履镇当老师。出身乡野,她深知乡亲们因为长年劳作常有腰腿疼病,于是在回乡前,自费购买针灸器材和医学书籍,到省中医院学习针灸技术,短短几个月就对人体经络烂熟于心。
李兰娟一边做老师,一边给乡亲们做针灸治疗,乡亲们对她的印象都很不错。直到今天,她还常常向人夸赞自己针灸的技术精湛。
后来中央毛主席发出号召,要办农村合作医疗。生产大队的领导找到李兰娟,希望她回去做赤脚医生。但人民公社的学校没有老师,他们希望李兰娟留下来继续做老师。
当时在人民公社做老师,一个月薪资24元。但是,当赤脚医生一天只有5个工分,换做薪资才1毛钱,一个月不过3块钱。所有人都以为李兰娟不会去做赤脚医生,而是会选择做老师,但是李兰娟最终决定做赤脚医生。
对于李兰娟的这个决定,很多人都觉得她脑子有毛病,连家人也不能理解。李兰娟爱学习,做赤脚医生有一个机会,可以脱产半年学医学知识。另外,李兰娟也考虑到农村缺医少药,总要有人为乡亲们的健康做点贡献。
放弃了那么大一笔收入,做了赤脚医生,这是李兰娟生命中的重大转折点。做了两年赤脚医生,李兰娟因为业务能力精湛广受好评,最终她以赤脚医生的身份,被大队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深造。
再后来,李兰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浙大一院感染科工作,她的医学之路从此拾级而上。
正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李兰娟今天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她善良的福报。

李兰娟的完美家庭与合作育儿模式

在大众眼里,李兰娟无疑是拥有完美人生的典范,夫妻恩爱,事业有成,儿子们也都很优秀,这样的人生,夫复何求?
一个好儿媳,三代好儿孙。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李兰娟的完美人生,有一半功劳要算在她的妈妈身上。
如果说给李兰娟做人的教育,支持她求学深造,支持她发展事业,是做妈妈的贡献。那么,帮助李兰娟管理家务,照顾孩子,则是这个老人爱的接力。
李兰娟的两个儿子能在父母鲜少陪伴的环境下,自律自强,上进好学,也要感谢外婆的存在,给他们的早期人生建立稳定健康的依恋关系。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是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的名言。
童年时,如果父母能够给予足够的照顾和情感的交流,孩子就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出能适应环境的品格,成年后即便遇到挫折,也能从温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
如果父母忙于工作,无法陪伴孩子,有一个亲人能够代替父母角色,与孩子建立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也能帮助孩子成长。
上海复旦大学副教授沈奕斐曾经写过一本书《谁在你家》,调查了上海中产阶级家庭的结构模式,发现父母帮助年轻夫妻带孙子,这种合作育儿模式依然是主流。
在李兰娟的家庭内,外婆是情感支持者,同时也是孩子品德教育的老师。她对李兰娟的教育,自然而然会过渡到外孙身上。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郑树森和李兰娟夫妇早出晚归,外婆会对他们的孩子说什么?老太太会抱怨吗?不会,那是受害者姿态。她给李兰娟的教育就是多帮助别人,自己吃点苦也没什么。
那么,外婆关于父母忙于工作的解释风格大概是这样的,有责任和担当的强者风格: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因为有很多被病痛困扰的人正等着他们拯救。你们要好好学习,别让父母操心,长大也像他们一样为社会多做贡献。
为什么优秀者的后代能继续保持优秀?因为他们的后代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父母的身教言传,给了他们上进的动力。在李兰娟的家庭教育里,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渊源。
李兰娟上进好学,不放过每一次的学习机会,选择做赤脚医生是为了学习,从金眼科转到传染科,又多一年的学习机会,孩子们自然会模仿母亲。
李兰娟说,母亲最终活到107岁,这个长寿老人对家庭的贡献很大。
看完李兰娟的专访,我想到了一个人,她有三个孩子,个个都是亿万富豪,都是创业成功者,她有12个孙子,一头白发仍然做超模,她就是埃隆·马斯克的妈妈梅耶·马斯克。她的一生比李兰娟还是复杂波折,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她儿女教育上的成功,她好像也没有刻意做什么。梅耶·马斯克好像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努力向上,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

妈妈私房书单

微信号 :lovebook168

新浪微博:@妈妈私房书单

▇ 扫码加我好友一起读书致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