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望祭文丞相文》原文及翻译赏析
导读:
亲爱的同胞们,1283年的今天,我们的祖先——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燕京(今北京)城北的柴市英勇就义。
我们要知道,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定有其伟大的英雄,正因他们的存在,才有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壮美诗篇。今天,“天下文氏一家亲”公众号专题发表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系列文章,供同胞们阅读、转发、收藏,借此机会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英雄。本文选录两篇古文,以飨读者。
《文天祥就义》《望祭文丞相文》
《文天祥就义》
时代背景
两宋的外患,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敌人一个比一个强大。辽仅对宋的北方边防形成威胁。金灭了北宋,一度挥军南下,但宋室尚能保存半壁江山。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元朝蒙古铁骑南侵时,宋终于逃不了灭亡的命运。不过,南宋末年,宋臣并非全都束手待毙,他们为了保家卫国,或慷慨战死,或从容就义,其事迹可歌可泣。
原文
初八日,召天祥至殿中。长揖不拜。左右强之,坚立不为动。极言:“宋无不道之君,无可吊之民;不幸母老子弱,权臣误国,用舍失宜,北朝用其叛将、叛臣,入其国都,毁其宗社。天祥相宋于再造之时,宋亡矣,天祥当速死,不当久生。 ” 上使谕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天祥曰:“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遂命之退。 明日有奏:“天祥不愿归附,当如其请,赐之死。”麦术丁力赞其决,遂可其奏。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注释
揖不拜:只作揖,不跪拜,即平常礼节。
强(qiang第三声):强迫。
上:指元世祖忽必烈。
坚立不为动:坚定的站立,不屈服。
极言:极力抗辩。
不道:无道,做事不讲道理。
孔曰成仁:《论语·卫灵公》有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成仁,成全仁义。
孟曰取义:《孟子·告子上》中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取义,即要义。
译文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元世祖召唤文天祥到宫殿中。文天祥见了皇帝只拱手作揖而不跪拜。皇帝的侍臣强迫他,他仍然坚定地站立着,不被他们所动摇。他极力述说宋朝没有不循正道的国君,没有需要抚慰的人民;不幸谢太后年老而宋恭帝幼小,掌权的奸臣误害了国家,用人、行政,措施不当,你们元人利用我朝的叛将、叛臣,攻入我朝的国都,毁灭我朝的国家。我文天祥在大宋危急而力图恢复兴盛的时候辅佐宋朝,宋朝灭亡了,我文天祥应当尽快就死,不应长久苟且偷生。 元世祖派人告诉他说:“你用侍奉宋朝的忠心来侍奉我,就任用你当中书省宰相。”文天祥说:“我文天祥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灭亡了,只能死,不能偷生,希望一死就够了。”元世祖又派人告诉他说:“你不做宰相,就做枢密使。”文天祥回答说:“除了一死以外,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元世祖就命令他退下。 第二天有大臣上奏说:“文天祥不愿意归顺服从,应当赐他死刑。”参知政事麦术丁极力赞成这个判决,元世祖就批准他们的奏议。 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表白,挂在衣带中。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态度从容,观看的人像墙一样团团围住。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做完了。”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却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事情发展
南宋末年,宋臣之英勇抗元者大不乏人。如李庭芝、姜才曾坚守扬州,后被元军所俘而壮烈牺牲。但当时抗元之慷慨英烈,其功绩之卓著者,首推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三人,他们被誉为「宋亡三杰」。文天祥(1236年-1283年),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理宗宝四年进士,名列前茅,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赣等州。恭帝德元年(1275年),他在赣州组织义军北上抗元。次年任右丞相,前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辗转流亡至南方,与张世杰、陆秀夫在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经过连番激战后,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被解见元将张弘范,挺立不拜。弘范与俱入山,要他为书招降张世杰,天祥「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文天祥在狱中写下《正气歌》,以「生死安足论」之气概,壮烈就义于燕京。
文天祥虽然救不了南宋,但其浩然正气,可谓光耀千古,至今仍为后人所传颂。
《望祭文丞相文》
原文:
呜呼!扶颠持危,文山诸葛,相国虽同,而公死节。倡义举勇,文山张巡,杀身不异,而公秉钧。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事谬身执,义当勇决,祭公速公,童子易箦。何知天意,佑忠怜才,留公一死,易水金台。乘气捐躯,壮士其或,久而不易,雪霜松柏。嗟哉文山!山高水深,难回者天,不负者心。常山之舌,侍中之血,日月韬光,山河改色。生为名臣,死为烈星,不然劲气,为风为霆。干将莫邪,或寄良治,出世则神,入土不化。今夕何夕,斗转河斜,中有茫光,非公也耶。
译文:
啊!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支撑危局,扶持国家,这是相国大臣白争责任,文天祥和诸葛亮都是丞相,都在国家危难之时。尽到了扶持国家的责任,可是,诸葛亮是病死的,文天祥则是殉国而死的。文天祥和张巡为了扶持国家,把国家从危难中解救出来,都身体力行地倡导忠义,起兵英勇抗敌,结果都壮烈殉国.可是,张巡只是御史中丞,没有丞担国家危亡的相国重任,而文天祥则是执掌国家政权、承担着国家兴亡重任的丞相。古人立传,名相和义烈之士各立一类传记,而文天祥则兼为两者,因此为他立传就要将两者合丽为一,像这样两者兼备的人物,三千年来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既然国家的事情已经差错,无法再扶持,自己也被敌人拘囚了起来,以义理而言,应当勇于自杀殉节。我写《生祭文》盼望您、催促您早日就义,这和曾参的童子在曾参临死前,让他按礼法换掉华美的竹席,促使曾参早死的做法是一个意思。哪里知道,上天要保佑忠良之臣,怜爱杰出的贤才,让您留下来囚禁了三年多时间,才让你在战国时著名义士荆轲刺秦起程之地和燕昭王招贤黄金台所在之地的燕地,成就了殉国的大节呢?逞一时之勇,不惜自己的生命,慷慨赴死,一般的豪杰之士或许能做得到,但要坚持三年多,始终不改变节操,从容就义,这才真正是傲雪的苍松,经霜的翠柏啊!可敬可佩啊文山先生,您的人格和节操.犹如山那样高,水那样深。虽然宋朝的灭亡您难于挽回,但您的抗敌之志、报国之心始终不变!您的壮烈殉国,就如唐代的颜杲卿和西晋的嵇绍以身殉国一一样悲壮,日月为之无光,山河为之动容而变色。您生为一代名相,死后化作天上的星宿、您的浩然正气,化为风雨和雷霆、永存于天地间。您寄于铸剑名匠之手,化为于将莫耶那样的宝剑。这样的宝剑,出世则功用神奇,入土也永远不朽。宝剑的精气上彻于天,你看,今夜天上斗宿星和银河之间的光芒,不就是文山先生所化吗?
作者:
王炎午(1252-1324)初名应梅,字鼎翁,别号梅边,江西安福舟湖(今洲湖)人。淳佑间,为太学上舍生。临安陷,谒文天祥,竭家产助勤王军饷,文天祥留置幕府,以母病归。文天祥被执,特作生祭文以励其死。入元,杜门却扫,肆力诗文,更其名曰炎午,名其所著曰《吾汶稿》,以示不仕异代之意。泰定元年卒,年七十三。《南宋书》、《新元史》有传。今存词一首,见《元草堂诗馀》卷下。
赏析: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被囚禁达4年左右的文天祥慷慨就义。王炎午作此文望祭,文前序曰:“相国文公再被执时,予尝为文生祭之。已而庐陵张千载心弘毅,自燕山持丞相发与齿归。丞相既得死矣,呜呼痛哉,谨哭望奠,再致一言。”
作者用比较陪衬,突出文天祥的伟大:
名相烈士,合为一传;
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乘气捐躯,壮士其或,
久而不易,雪霜松柏。
用颜杲卿、嵇绍的典故,讴歌了文天祥的忠烈。用想象写出文天祥光照人间,英气长存的气概。表达了作者的高山仰止的崇敬之心和哀痛之情。全文语调慷慨,情感浓烈,一唱三叹,令人回肠荡气。
热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