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附子与半夏同用,治疗受寒引起的腹痛腹泻
中医书友会第1911期
I导读:今天学习一个新方:附子粳米汤。治疗的是“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简单来说就是肚子里有寒气引起的腹痛、肠鸣、胸满、呕吐诸症。因宋阳医生这则医案的机缘,我又找到了另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书友们可比对学习,两篇文章,各自精彩,读来畅快!
宋阳经方医案——腹泻
作者/宋阳
宋某某,女,48岁,主诉:腹痛间断性出现两月余,加重伴腹泻一上午。
患者近两月间断性出现腹痛,今日上午突然加重,腹痛如绞,面色青灰,冷汗下如豆大,四肢厥冷,腹中肠鸣如鼓,一上午腹泻水样便十数次,舌淡苔白腻,脉象沉细,处附子粳米汤:
黑附片12g,生半夏15g,炙甘草9g,粳米30g,大枣6个。三副,水煎服,日一副。
后患者述上方服药一次,腹痛即大减,一副服完,腹痛腹泻均愈!
按语:附子粳米汤为《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的方子,我们来看一下条文: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单从方证而言,本方症状表现和生姜泻心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来看下生姜泻心汤的条文: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从字面意思来看,此两者均有呕吐、肠鸣腹泻、胸胁逆满、胃中不和(附子粳米汤的雷鸣切痛)等症状,那么此二者区别在哪儿呢?!
其根本区别在于阴阳不同!
一部《伤寒杂病论》,虽未直言阴阳,但阴阳观念却始终贯彻其中,比如同为误下之后所致的下利:
《伤寒论》34条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而163条曰:“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此两条同为论述太阳表证误下所导致的下利,但其用药却一寒一热,截然不同,究其原因,是源于病人的本体阴阳有不同!倘若患者素体虚寒,外邪入里,遇寒则从寒化,而成桂枝人参汤之证,倘若其人素体阳盛,遇热则从热化,而成葛根芩连汤之证,所以同为外邪入里,其病症表现相似,但因其本体阴阳不同,故用药寒热却有不同!
本案中的用法,亦是这样的道理,其证虽和生姜泻心汤颇有相似之处,然其面色青灰,四肢厥冷,此为阴证无疑,故予附子粳米汤而收覆杯而愈之效,此实为明辨阴阳之功也!
临床应用附子粳米汤的体会
作者/张廷浒
附子粳米汤出自《金匮要略》,全方由附子、半夏、甘草、粳米、大枣五味药组成。由于本方所用药物性味峻猛,且附子与半夏有相反之嫌,所以近年来诠释其治疗机理者虽不乏其人,但临床治验报道却又寥若晨星。
十年来,笔者用本方治寒饮腹痛不下数十例,疗效显著,兹录一案,并附体会于后,以飨同道。
喻XX,男,37岁,农民,1976年9月2日初诊。素有脘腹疼痛顽疾,每次发作必痛势剧烈,难以忍受。来诊时已发病三日,曾服四逆散、金铃子散等疏肝理气止痛之剂无效。
主证是:剧烈腹痛,呈持续性,兼阵发性加剧,剧痛时犹如刀割,主要疼痛部位在上脘,下延至脐。伴见腹中雷鸣,漉漉有声,呕吐清涎甚多。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弦。辨证为胃肠虚冷,寒饮凝滞胃脘,攻冲上逆,经用附子粳米汤:
生附片12克,法半夏12克,甘草6克,大枣10克,粳米30克。原方药味未曾加减,药价仅一角九分。次日复诊,痛势已平息。
自述服药过程:一服痛即减,须臾痛复作,又服痛再止,半日内将药煎服四次,痛势逐次递减,至药服完,痛势已趋平息,是夜安宁。仍用前方,减附子为10克,半夏为10克,再一剂,病势稳定,然三日未大便,腹中微胀,遂改用温通并用之大黄附子汤,一剂后大便畅通,余证悉除。
体会:
1.本方所治究为何病?临床观察,多见于西医诊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发
作,胃肠功能紊乱、痉挛等病,亦散见于胃肠溃疡病发作。中医辨证,则多属于阴寒饮逆腹痛,仲景将其列为寒疝一病。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指出:“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二十一字经文,昭示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证及治方。
首句“腹中寒气”四字,明确道出了本证的病机关键,“腹中”指病位,证之临床,多以胃脘为主,下延至脐。“寒气”指疾病的性质,即阴寒邪气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从紧接着叙述的主证“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看,必夹饮邪为患无疑。
可见,本证之形成,乃由阴寒、水饮凝结中焦,胃阳被遏,邪正交争,脾胃升降之机受阻所致。中宫阻滞不通,则脘腹部出现刀割样剧烈疼痛。寒饮上下攻冲,则见腹中雷鸣;上逆,则为胸胁逆满、呕吐。吐出物多为清水,则为寒饮之邪外露之征。《内经》“暴痛属寒”,“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对判断本证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临床所见,本证患者多有长期反复发作的病史和受寒饮冷等诱因,说明胃阳不足乃本证的内因,而不慎感受寒饮或伤及寒冷饮食,则为本病暴发的外因。内外合邪,故一发则成猖獗之势。
2.附子粳米汤为何对本证有捷效?临床上用本方治寒饮脘腹痛重证奏效甚速,一般覆杯一刻至半小时,疼痛即止或见减轻,盖本方不仅与所主之证的病机极为契合,且组方选药,效专力宏。
附片辛热,走而不守,散寒回阳之功甚速,半夏苦温,燥湿化痰,通降饮邪之力甚著,针对寒饮凝结、中焦阻塞难通之病机,仲景径选二味为主药,单刀直入,直捣寒饮凝聚之所,散寒降饮并举,温散通降并行,驱邪上下内外分消,故功效显著迅捷。乌头反半夏,合为一方之用意,或在取其相反相成,使之破阴寒逐饮邪之力更强。又有甘草、大枣、粳米之配合,则成通补、结合之剂。
笔者多次用本方治疗阴寒腹痛之急、重证,不但疗效迅速、稳定,且无副作用,有标本并图、显效安全之妙。
3.怎样掌握运用本方的主证?据笔者经验,应抓住四点:
①剧烈腹痛,时愈时发,愈时无特殊体征。
②疼痛部位以上、中脘为主,一般不延及脐周脐下,但多波及两侧胸胁。
③疼痛时脘腹部有明显水波冲击声。
④呕吐清涎,甚者顷刻间地下成滩溢流。
概言之,腹痛、雷鸣、吐清涎为应用本方的辨证要点。势然,诸症不必悉俱,也不苛求典型,有时虽只有一二条主证显见,只要确审属阴寒饮逆病机,也可用本方治疗。
为保证本方疗效,应注意三点:
①本方所用附片,原书为炮附子,笔者则一直用的是生附片,半夏则视药房所备,生、制均曾用过。尚未发现过中毒反应。剂量一般是:附片10—12克,半夏10—12克,体壮病重者,附片、半夏可用到各20克,余药依比例增加,一般均用原方,病情轻重,只在药量上增减,而不在药味上增减。痛止后,恢复期多改用香砂六君子汤或理中汤收功。
②煎法:附片、半夏在12克之内者,照常法煎煮半小时至一小时即可,超过此剂量者,应将附片、半夏先煎一小时后入余药。
③服法:一般2—3小时服一次,一剂药分三次服完,一日服一剂半,重者间隔时间还可缩短,一日服两剂,否则病急药缓、难求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