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国之战:诸侯角力中躺赢的魏婴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04-10

材料:《资治通鉴》周夷烈王 姬喜 七年(公元前370年)

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

成侯曰:“杀罃,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二国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

赵人不听。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赵成侯亦去。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译文:魏武侯死了,很突然没有预兆,应该是暴毙。生前一直犹豫不决,没有立太子就撒手人寰,长子魏婴和公子魏缓争夺王位,魏国大乱。

魏臣王错逃到韩国避难,王孙韩欣对韩懿侯说:魏国乱了,平时我们被魏国欺负惨了,是时候捞点好处了。于是懿侯联合赵成侯联手攻打魏国,在烛泽打败魏军主力,把魏婴包围在都城安邑,灭魏就差最后一战了。

战前会议上,赵成侯说:明天攻下安邑,杀了魏婴,立魏缓为王,咱们再一人从魏国割块地盘,对大家都有好处。

韩懿侯说:杀魏国君主太残暴了,趁火打劫割地吃相太难看,破坏咱们的形象。不如把魏国一分为二,魏婴和魏缓划地而治,这样一来,魏国的实力还不如卫国、宋国这样的小国,咱们以后就再也不用受魏国欺负了。

赵成侯不同意,执意要按自己的方略办。韩懿侯不高兴了,便在夜里偷偷撤兵,天亮赵成侯一看韩国人跑了,于是自己也打道回府了,陷入绝望的魏婴一夜未眠,第二天站在安邑城头一看,大喜过望,韩赵联军跑的不见踪影,于是杀了魏缓,自立为王,史称魏惠王。

解析:魏国方面,魏婴是长子,魏缓是公子之一,按理说魏武侯应该早早地立嫡长子魏婴为太子,嫡长子继位天经地义,可魏武侯没有这么做,恐怕是对魏婴不太满意,更中意魏缓一些,后来的情况也证实了魏武侯的判断,魏国在魏婴手上一蹶不振了。

大胆地猜想一下就是:随着魏婴的成年,大争之世,魏武侯对魏婴的能力越来越没有信心,于是打算立更有能力的魏缓,开始慢慢培养魏缓的势力,削弱魏婴的势力。魏婴察觉了危机,于是紧急弑杀了魏武侯,造成魏武侯暴死的假象,在大部分大臣的的拥立下以嫡长子继位。

魏缓闻讯逃到赵国求救,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又派自己的心腹王错去韩国求救,所以有了开篇的魏国乱,王错奔韩,和赵王执意要杀婴立缓,很可能魏缓答应了赵王的一些额外的利益要求,比如帮赵国打韩国,甚至是帮赵国在魏国组建傀儡政府,唯赵国马首是瞻。

赵国方面:有了魏缓的投靠,只要杀了魏婴,赵国就可以在魏国建立亲赵政府,从而间接控制魏国,有了魏赵两国的国力支撑,吞并三晋,恢复晋国昔日荣光指日可待,所以赵成侯不同意把魏国一分为二,更倾向于给韩国一块土地把韩国打发了,自己通过控制魏缓,独占好处。

韩国方面:韩懿侯是个明白人,没有被眼前的土地懵逼眼睛。和魏赵比起来,和其他群雄比起来,韩国是弱国,弱国的首要任务是自保。

所谓从魏国割占的土地,也是吃不到肚子里的,一旦赵魏一体,第一个倒霉的就是韩国,到手的土地还没捂热又要被赵国抢去,到时候恐怕不只是抢来的土地要丢,韩国恐怕都要灭亡。

相比于亲赵的魏缓,韩侯更愿意和赵国有仇的魏婴统治赵国,但很显然赵成侯绝对不会做赔本买卖,于是韩侯提出了把魏国一分为二的方案,韩国以前总被魏国欺负,把魏国分两个国家,就没有实力欺负韩国了,就好比二战后的东西德,朝战后的南北韩,都是各方势力角力后,谁也不肯让步的妥协结果。

就算到时候魏缓亲赵,自己也还有魏婴这个盟友。至于韩侯说的什么吃相不好,就是场面话了,毕竟心里话是上不了台面的。无奈赵侯不同意,韩侯就只好以撤军抗议了。

韩国一跑路,赵国独自面对魏国就有点吃力了,毕竟魏国这个时候还是三晋最强,驴倒架不倒,虽然主力被打败,但是有吴起的变法和魏武卒存在,魏国公族很快就可以在各地起兵勤王,同样各诸侯国也不会坐视赵国独吞魏国,赵成侯掂量了形势,果断的认栽跑路了,于是最终让魏婴躺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