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脓肿治疗后突然粒缺发热,背后真凶竟然是......

病史简要

男性,45 岁,因咳嗽发热 2 周入院。患者既往体健,2 周前咳嗽、咳大量砖红色痰液,体温最高 38 ℃,外院门诊查 CT 示左上肺空洞(图 1)而收入院。
图 1  入院前 1 天外院胸部 CT(手机拍摄)

肺空洞的鉴别诊断:

  • 感染性:坏死性肺炎、肺脓肿、细菌性肺栓塞、肺结核、诺卡菌肺炎以及 NTM、曲霉菌、隐球菌、寄生虫感染等;

  • 非感染性:以恶性肿瘤最常见,主要见于肺鳞癌,也可见于 HIV 患者的卡波西肉瘤、肺外癌症伴肺内转移、Wegener 肉芽肿、肺血栓栓塞症伴肺梗死、朗罕组织细胞增多症等。

肺空洞性疾病临床上以肺脓肿、肺结核与肺癌相对常见,鉴别诊断首先考虑「三剑客」:

肺脓肿:感染中毒症状重,起病急,寒战、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影像学可见均匀的大片阴影,空洞内常见液平,空洞周围常有浓密的炎性阴影。血炎症指标明显升高,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鉴别。经有效的抗菌治疗后咳嗽发热等症状可明显好转,影像学复查空洞可逐渐吸收。

肺结核:咳嗽咳痰 2 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常见的可疑症状,发热常见,多为长期午后潮热,伴倦怠乏力、盗汗、消瘦等。病灶以上叶为主,空洞性肺结核的空洞形态不一,多由干酪渗出病变溶解形成洞壁不明显的、多个空腔的虫蚀样空洞,周围常有浸润,即所谓的卫星灶。痰 Xpert 检测、痰结核菌培养可确诊。

肺癌:中老年为主,多有长期吸烟史,起病较慢,毒性症状往往不明显,表现为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与消瘦等。影像学空洞呈分叶状,有毛刺、切迹,癌组织坏死液化后可形成偏心厚壁空洞,内壁凹凸不平,空洞周围无炎症反应(无渗出),癌肿易转移,可伴肺门淋巴结肿大。肺癌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反复痰脱落细胞检查,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肺空洞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临床挑战,多种疾病可导致空洞,而且表现各异。虽然影像学的晕症、外周结节、内壁不规整等表现有助于诊断,但仅凭影像学还不足以病因确诊,还需要结合临床线索、细菌学、病理学、治疗反应等综合评估。

根据年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入院诊断为肺脓肿,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经验性抗菌治疗。入院后体温正常,咳嗽明显好转。
入院第 3 天痰培养报「肺炎克雷伯菌」(图 2),对哌拉西林、左氧等敏感。考虑到目前抗菌方案敏感有效,遂维持原方案。
图 2  痰液呈砖红色,痰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
查痰找抗酸杆菌(-),外周血 GM 试验(-),血培养(-),UCG(-),肿瘤相关标志(-)。建议气管镜检查进一步排查合并肿瘤、结核,但患者要求先保守治疗,复查 CT 后视情况而定。
内科学第九版:1
肺脓肿抗生素疗程 6~8 周,或直至 X 线胸片示脓肿和炎症消失,仅有少量的残留纤维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联合方案计划 3 周,若复查 CT 空洞明显吸收可安排出院,继续口服抗菌治疗。
入院第 16 天时还一切风平浪静、气氛祥和,患者没有发热,咳嗽非常轻微,基本无痰,感觉又是一个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病例。

疑云重重:又发热了

但是第 17 天画风突变:患者发热了,最高体温 38.0 ℃,咳嗽仍轻微,无咽痛、鼻塞,无皮疹,总之除了轻微咳嗽与发热余无特殊。于是急查血常规:WBC 3.05 * 109/L,N% 33.1%,淋巴细胞绝对值 1.58 * 109/L,PCT < 0.1 μg/L,高敏 CRP 4.4 mg/L(正常)。
肺部感染控制不佳,细菌耐药了?痰液引流不畅?合并结核、肿瘤?
于是提前复查胸部示左上肺空洞明显吸收(图 3),并不支持。
图 3  入院前的胸部 CT(A),入院后第 17 天复查的胸部 CT(B)
新冠病毒感染?本地为新冠低风险区,患者入院时查核酸(-),且影像学不支持。难道是流感病毒?送甲流咽拭子 PCR(-)。考虑到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空洞明显吸收,气管镜检查意义似乎不大。
患者目前仅发热,WBC 轻度下降,CRP 正常,可能是偶发事件,或者是某种病毒感染。先以静制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山穷水尽:粒缺了!

再发热第 2、第 3 天体温最高 39.4 ℃,患者除了发热,咳嗽并无加重,也无皮疹等。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第 4 天最高体温 40.0 ℃,复查血常规,非常令人震惊:WBC 1.39 * 109/L,N% 3.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045 * 109/L,血小板 116 * 109/L ,PCT < 0.1 μg/L,高敏 CRP 44 mg/L。血培养报告(-)。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0 年版):2
  • 粒缺: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0.5×109/L,或预计 48 h 后 ANC < 0.5×109/L;严重粒缺指 ANC < 0.1×109/L;

  • 发热:指单次口腔温度 ≥ 38.3 ℃/腋温 ≥ 38.0 ℃,或口腔温度 ≥ 38.0/腋温 ≥ 37.7 ℃ 持续超过 1 h。

按此标准患者已经属于粒缺发热!而且伴血小板轻度下降,但 PCT 正常,CRP 轻度升高,结合临床表现,暂不考虑血流感染等严重感染。
很简单的一个肺脓肿病例,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为什么会粒缺发热呢,感觉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真凶是它!

患者目前主要表现为粒缺伴发热,炎症指标升高不明显,发热原因是什么,难道是血液系统疾病?那有必要骨髓检查。
值班主任反馈一条有意思的线索:以前也见过两例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发热的,停药后就好转了。
还有此事,从来没有听说过呀。以前没事乱翻书的时间,曾有国外病例报道用头孢洛林(第 5 代头孢)后出现粒缺发热伴皮疹的,停药后发热皮疹好转。3
立即上 PubMed 扒文献,还真找到了不少线索。
个案报道 1:2019 年台湾一 71 岁老年女性,因糖尿病右足坏疽住院,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25 g q6 h 治疗,入院第 3 天后行右小腿截肢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第 13 天患者出现发热伴粒缺与血小板减少  (两系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0.19 * 109/L,血小板 5 * 109/L。经各种检查,排除了 DIC、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原发性恶性血液病、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等。怀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所致,到第 14 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累计剂量达 126 g,停用后予激素、输血小板等治疗,白细胞及血小板回升。4
个案报道 2:65 岁男性因慢性跟腱感染而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第 13 天时出现高热 39 ℃ 伴全身广泛红斑疹。抗菌素改为美罗培南,48 小时后热退。根据欧洲药物过敏网络(ENDA)β 内酰胺类超敏反应的诊断推荐,进行了青霉素 G、阿莫西林、头孢呋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美罗培南的皮肤点刺及皮内试验,但均阴性。
进一步单盲肌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500 mg 进行激发试验。6 小时后,患者出现寒战、轻微红斑与 39 ºC 发热。立即肌注激素、抗组胺药与对乙酰氨胺基酚治疗,1 小时后症状缓解。随后数日患者未再出现发热。同样单盲肌注美罗培南、口服阿莫西林激发试验均(-)。由此确诊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的药物热(drug fever)。5
系统综述:收集到 6 例个案报道,3 个队列研究,178 个临床试验与 2 个 I~III 期的临床试验资料。发现白细胞减少出现在哌拉西林治疗的第 15 天后。13816 名非粒缺发热患者中由哌拉西林诱发的粒缺非常罕见,仅 0.04%,没有死亡病例。哌拉西林诱发的粒缺目前认为是骨髓细胞停滞引起的,通常可逆。6
通过「临床用药 APP」查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不良反应: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的粒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可能性最大!

峰回路转:可以出院了!

考虑到极可能是哌拉西林诱发的粒缺发热,遂换药,抗生素调整为碳青霉酶烯类,并予升白治疗。
停用哌拉西林当晚体温正常,后续也没有再发热。复查白细胞、血小板很快恢复正常。
入院第 25 天患者出院。患者和医生都很开心。

总结

1. 哌拉西林诱发的粒缺发热、骨髓抑制非常罕见,多见于治疗后第 14 天,总体可逆,预后良好;
2. 诊断主要是排除法,药物激发试验可确诊,但伦理学很难通过且有风险,所以极少施行。
3. 管理原则包括停药,替代抗菌素治疗基础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等;
4. 治疗期间病情突变应注意排查药物的不良反应。
排版:Rabbit
责编:飞腾
投稿:446870063@qq.com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内科学 [M]. 第 9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2020 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 41(12):969-978.
3. Khan U, Hadid T. Fever, rash and agranulocytosis. BMJ Case Rep. 2017 Mar 7;2017:bcr2017219403. doi: 10.1136/bcr-2017-219403. PMID: 28270401; PMCID: PMC5353480.
4. Chen CC, Lin HA, Hung YJ, Chen JH.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nduced bicytopenia in low cumulative treatment doses. BMJ Case Rep. 2019 Dec 30;12(12):e232944. doi: 10.1136/bcr-2019-232944. PMID: 31892627; PMCID: PMC6954770.
5. Linares T, Fernández A, Soto MT, Escudero E, Gacías L. Drug fever caused by piperacillin-tazobactam.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11;21(3):250-1. PMID: 21548459.
6. Scheetz MH, McKoy JM, Parada JP, Djulbegovic B, Raisch DW, Yarnold PR, Zagory J, Trifilio S, Jakiche R, Palella F, Kahn A, Chandler K, Bennett CL. Systematic review of piperacillin-induced neutropenia. Drug Saf. 2007;30(4):295-306. doi: 10.2165/00002018-200730040-00002. PMID: 1740830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