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 一个从头开始的故事
梳篦,是不大起眼的小小日常用品,每个人都会用它梳头且习以为常。而如今,却是一些藏家收藏触角之触及领域。
梳篦的总称为栉,汉代学者许慎《说文解字》有云:“栉,梳篦之总名也。”它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个成语叫“栉风沐雨”,是说风像沐浴一样浇着我们的身体。古往今来,梳篦具有装饰作用以及较高的工艺价值。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出土的透雕象牙梳
在我国古代,梳篦是八大发饰之一,妇女们常把美丽的梳篦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从已出土的梳篦看,汉、唐、宋代各有不同;汉代的梳篦呈较长的马蹄形,纹饰一般以云气为主,间有羽人鸟兽纹等;唐代的也呈马蹄形,但下部较为宽落;宋代的为月牙形,上面图案更为丰富。
唐代纯金扎珠镶松石梳子
尽管它们形状各异,但都既有实用性,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流传至今,不是很多。民国的梳篦选材及制作,品种繁多,在造型上设计上融书法、雕刻、绘画为一体,形状各异,多数散落在民间。特别是一些牛角质地梳篦,更是功能齐全,造型别致,集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
从开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经过28道工序,而一把篦箕则有72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极为讲究的雕、描、烫、刻、磨等工序需经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方能完成。相传制篦祖师爷陈七子是七十三岁死的。俗话说:“七十三,鬼来缠”,人们认为这个数字不吉利,所以改称篦箕为七十二道工序。
古人对梳发非常重视,,“我喜兹栉,恶乱好理。一发不顺,实以为耻”(晋傅咸)《栉赋》。《礼记》专门规定:没人每天必须梳理头发,三天必须洗头、沐浴一次。如此这般,梳子就显得极其重要。古时,梳子是人手必备之物,梳篦总是随身而带,男子放于巾帽之下,女子则插于发上。渐渐地,插梳子成为一种装饰,且这种装饰的审美丝毫不输于金银翡翠。
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让我们看到美丽的舞女一曲舞罢,得到一头梳子的赏赐。唐时女子也喜欢插梳篦,且质地华贵。花蕊夫人《宫词》:“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背诵京都妇女流行“冠梳”,以漆纱、金银、珠玉等制成,两侧垂有舌装饰物,用以掩遮鬓、耳、顶部缀有朱雀等形首饰,并在四周插簪钗,于额发于髻侧插置白角长梳,梳齿上下相合,数目四六不一。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屋里丫头都出去玩耍,独麝月一人忠心看守屋子,宝玉觉得没有意思,说,早上你说头痒,我替你篦头吧。麝月听了便道:就是这样。说着,将文具镜匣搬来,卸去钗钏,打开头发,宝玉拿了篦子替她一一地梳篦。大观园数载,这样的梳篦之事,实为寻常。
而用梳篦梳头养生,古已有之,南北朝时著名医学家陶弘景认为:“头当梳栉,血流不滞,发根常竖”明代学者谢肇制《五杂俎》卷12亦载:“梳为木齿丹,每日清晨梳千下,则固发去风,容颜悦泽。”因此,梳子还得了美名——“木齿丹”,由此可见其养生之功。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