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真正推崇的四位西汉帝王
古语有云: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无论是西汉王朝还是东汉王朝,都以强盛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与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从血缘上同属一支。具体而言,汉光武帝刘秀是西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汉王朝可以看做是西汉王朝的延续和继承,是刘姓江山的又一次传承。
在西汉一共出现过12位皇帝,而西汉只有四个皇帝获得了庙号。为什么庙号在西汉一朝如此稀少呢?西汉一朝对于礼制十分严格,后世也严格遵守历史上“有德者有庙号”的规矩,若帝王生前德行不够是绝对无法获得秒好的。即使像汉景帝这样发扬“文景之治”的贤君都没有在死后获得庙号,那么西汉获得了庙号的四位君王都是谁呢?
然而,在西汉十二位皇帝中,真正得到刘秀认可或崇拜的,却是少之又少。事实上,能够衡量刘秀是否推崇西汉帝王的重要标准,便是在于刘秀有没有为其追加庙号。汉光武帝刘秀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而真正拥有庙号或者说是刘秀推崇的西汉帝王,只有以下四位:
第四位:汉宣帝刘询
其庙号为中宗,史称中宗孝宣皇帝。
汉宣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前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
事实上,汉宣帝刘询也是西汉历史上继刘邦之后的又一位亲身经历民间疾苦的皇帝。也正因如此,使得他的施政主张符合当时许多下层人民的利益,也奠定了“汉宣盛世”的重要基础。毫无疑问,汉宣帝的文治武功,在西汉帝王中极具代表性。
第三位:汉武帝刘彻
其庙号为世宗,史称世宗孝武皇帝。
汉武帝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被誉为千古一帝。汉武帝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其统治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二位:汉文帝刘恒
其庙号为太宗,史称太宗孝文皇帝。
汉文帝是西汉第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中极具盛名的贤明之君。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因此,史学家将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 。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后葬于霸陵。
更为可贵的是,汉文帝刘恒在其执政的二十三年时间里,一直主张勤俭节约,并身体力行。而他的勤俭治国之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后来继位的汉景帝。
第一位:汉高祖刘邦
其庙号为太祖,史称太祖高皇帝。
刘邦是西汉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现草根逆袭的帝王。
经过反秦起义和四年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继位后,注重休养生息,以宽松政策治理天下。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到后期,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
历史无疑向我们证明: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极其杰出的政治家,是真正统一中国的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是汉始皇,是创造汉民族的人。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对中国的统一强大以及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由上观之,汉光武帝刘秀对这四位所追加的庙号,可谓是名副其实。高祖、文帝、武帝和宣帝确实是西汉历史上最有历史功绩的帝王,确实是推进汉朝走向强盛的关键力量。刘秀对他们的推崇,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而关于汉景帝为何不能得到刘秀的推崇,可能是因为汉景帝的功绩和人品相对于这四位来说还有不足吧。
来自: 快乐老年435 > 《皇帝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