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要塞,埃及文化习俗五花八门,是个文化的大熔炉【华人头条
引言
在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交往中,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是拉近自己与对方距离的一条捷径,也是沟通彼此感情的一块敲门砖。所谓“入乡随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了解对方的社会风俗,会使你在社交场合应酬自如,左右逢源;反之,则会令你笑话百出,尴尬万分。当我们走进埃及这个东方文明古国,那里五花八门的礼仪风俗定会令你眼界大开,了解这些风俗也许会为你交上几个埃及朋友助一臂之力。
埃及人的性格
地理位置横贯两大洲,历史长河纵跨数千年的埃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型的国家。远古、中古和近现代的各种文明都曾在这里汇合、交融和沉积,形成了埃及特有的多元性社会文化。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埃及人,他们的血脉里,既包含有古法老文化的细腻,又融入了阿拉伯沙漠文化的粗犷,造就出多元的性格,其中自有不少东方传统文化的产物。那么这其中的好坏曲直,就任凭人们自由地评说吧。
热情好客
奔腾的尼罗河自南向北流淌过埃及缺水的土地,带给人们富庶与幸福。它被埃及人民称为“母亲河”。一位埃及著名学者贾玛勒·哈姆丹先生曾将尼罗河的奉献和施爱精神,确定为埃及人性格中的首要成分。也许是受河水的熏陶,也许是秉承了阿拉伯游牧民族的特点,无论是城镇的居民,还是沙漠腹地的住户,都非常热情好客。这一点首先表现在他们待客的语言上。埃及人欢迎客人的话极为丰富,像“您使我们万分荣幸”、“您令寒舍蓬荜生辉”之类的寒暄话语不胜枚举。
当有客人到来的时候,主人总是高兴地将客人迎进客厅,嘴里不停地用各种话语表示欢迎,有时竟能长达三四分钟。当主人与客人的谈话突然中断时,为了避免冷场的尴尬,主人会再次用欢迎的话语表达他的心情,并使谈话自然地延续下去。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话语:客人进屋落坐时,用欢迎词;吃过饭后用祝福的话;送客时用送别的语言,句句都是那么亲切人耳。因此,与他们打过交道的人无不惊奇地发现阿拉伯语里竟有那么多的寒暄语,而且埃及人用起来总能花样翻新。例如“早晨好”一句问候语,埃及人会因问候对象的性别而有所不同。对于可爱的少女,他们使用“玫瑰般的早晨”、“奶油般的早晨”等动听的话语向她问候,充满了对少女的喜爱和赞美。
埃及人的好客,还体现在他们待客的方式上。喜好整洁的埃及人从不把客人带进乱糟糟的房间里。他们总是在客人到来之前,将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再换上整洁漂亮的衣裳,以示对客人的尊重。来访的客人无论亲疏都会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他们首先会为客人端来咖啡或茶水,若在夏季则送上冰镇的柠檬水或饮料。然后拿出家中现有的各类小吃甜点(埃及妇女习惯自己制作甜点),供客人品尝。客人哪怕小坐片刻,主人也从不怠慢。客人若将盘中之物吃光,主人就会非常高兴。
请客吃饭是埃及人最为常见的待客方式。埃及人也十分喜爱饮食,尤其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一定要尽地主之谊,用丰盛的埃及菜肴款待你,让你了解埃及人的饮食文化,进而了解整个埃及的社会文化。在餐桌上,你可千万不要客气,豪爽的主人会不断地劝你多吃。一旦他看见你细嚼慢咽,会认为他的饭菜不可口。用餐后,一杯茶水或者咖啡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不管多么晚,他也不会放你走。无论家境如何,请客人在家中吃饭,是作为东道主的埃及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经济拮据者也会用家中最好的食物来招待客人。而那些居住在偏远沙漠的居民,更是继承了阿拉伯游牧民族豪爽好客的性格,如果有机会,不妨亲自去体验一下。埃及人的热情还体现在他们日常与人交往时的话语中。尽管你与他可能相识不久,他也会以兄弟姐妹称呼你,并向别人介绍,以表达他对你的尊敬和亲切的感情。对待重要的客人,他们会用许多尊贵的词语称呼你,有时会令你感到飘飘然,但是你应该相信他们用这些词语是为了表达他们对你的尊敬。
在阿拉伯二十几个国家里,埃及人的诙谐与幽默是出了名的。在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埃及人中间都少不了阵阵笑声。有的人将这一特性归结为埃及漫长的断代史。因为埃及人民自古以来饱尝了众多的内忧外患。外敌的入侵,亡国的耻辱,加上社会的动荡,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太多的灾难和困苦。于是富有忍耐力的埃及人从笑话中寻找到心理的平衡。他们编出各种各样的政治笑话,发泄对社会的不满。笑话和幽默的“调侃”,成为他们反抗暴政,排解郁闷,建立民族自尊心和自爱心的一种有力武器。在日常生活中,一贯开朗活跃的埃及人更是离不开笑话与幽默。
世界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希腊人的头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舌头。埃及人的幽默仿佛是骨子里天生的。他们在秉承了阿拉伯祖先能言善辩的口才的同时,增加了埃及本土的幽默,使他们的语言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朋友相聚,有事无事都要调侃几句,大事小事都能拿来当作逗嘴的素材。与他们在一起,你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这种欢快的气氛所感染。
不过你千万别把那些逗嘴的话当回事,人家只是用那些“弦外之音”和“话外之意”制造一种热烈的氛围,表达一种愉悦的心情而已。埃及人十分喜欢热闹,串门聊天是他们工作之余一个主要的消遣方式,亲戚朋友之间经常走动。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家庭关系和亲朋关系得到良好的维护。忙完工作,邀三五个好友到家中谈天说地,说说笑笑地能玩到很晚。
男人们则更喜欢泡咖啡馆。埃及的咖啡馆满街都是,那里是男人们消遣的理想场所。好朋友、老熟人相聚,喝着茶水或咖啡,抽着水烟,你一句我一句就开始讲起笑话。大到国际政治风云,小到张家长、李家短,都能成为他们口里的笑话。因此埃及人很不适应没有笑话的冷清场面。记得有一次我们待以埃及教育部长为首的代表团,方在宴请他们的时候,谈话不多,而且是轻声慢语,不一会儿,只见他们撇开中方人员,自顾自地讲起了笑话,席间的气氛顿时异常热闹。中方人员索性由他们说笑,结果代表团成员倍感宾至如归,自由自在,不亦乐乎。
埃及式的风趣与幽默与中国式的截然不同。比较矜持的中国人不太善于表演,中国式的幽默讲究的是含蓄而不夸张,在有意无意间引人发笑。搞笑者含而不露,听者则笑而有度。与此相反,埃及人具有的是开放型性格,说起话来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都非常丰富,仿佛每个人都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他们讲起笑话来会调动身体所有的部位进行夸张的演示,然后表演者自己就先大笑起来,并带动听众一齐大笑不止,时常笑得大家前仰后合。这样一种大家习以为常的幽默形式,也直接反映在埃及的影视作品里。所以大多数的影视作品,尤其是戏剧作品都为喜剧形式,而且是夸张的喜剧。
埃及人热衷于喜剧,或者说有快乐结局的文艺作品更甚于悲剧。有人说这是因为处在生活重压下的埃及老百姓,只把文艺作品当做消遣的工具,他们不希望这些作品再增添他们心灵的负担。这也许是性格使然,偏爱欢歌笑语的埃及人,应该是永远笑面人生的。
埃及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东方社会,滚滚涌来的西方思潮,并未抹煞他们传统的道德观念。每一位埃及人都十分看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埃及人不仅有强烈的家庭观念,而且他们的社区观念和地域观念亦十分强烈。在家里,男人们要照顾父母,关心兄弟姐妹,爱护妻子儿女;女人们则要孝敬老人,关爱亲属,相夫教子。走出家门,每一位埃及人还要依从一种社区“裙带关系”。
结语
这是因为埃及的城镇,通常划分为几个小区,小区有大有小,一个小区就是一个中心,也有的是以街道为中心。居住在小区里的所有居民都被一种无形的纽带连接在一起,使他们的头脑里平添了几分社区意识。这种社区意识,主要体现在小区里的人都是一家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