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小肠病辨证(心脏病理)

概述:
1、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故心的病变多表现在血液运行障碍和神志异常方面。
2、心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为气血阴阳之不足;实证是火、热、痰、瘀等邪气所致。
3、小肠主泌别清浊,病变主要表现大小便失常。
4、心病的常见症状:心悸、心烦、心痛、失眠多梦、健忘、谵语等。
 
(一)、心气虚、心阳虚
定义:是指心气不足,心阳气虚衰所表现出来证候。
证候: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脉细弱或结代。若兼见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此为心气虚;若兼见形寒肢詅,心胸憋闷,舌胖淡,苔白滑,此属心阳虚。
病因:多因久病体虚,禀赋不足,或年老脏气亏虚所致。
分析:临床诊断本证,若见心之常见症状,又见气虚证者,此为心气虚证;若兼见阳虚证者,此为心阳虚证。
1、心脏鼓动乏力,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而强为鼓动,故见心悸。
2、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则见气短。动则耗气,故活动劳累时加重。
3、气虚卫表不固,则自汗。
4、心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不能上荣,故见面色无华舌淡。
5、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管或脉气不相连接,故脉细弱或结代。
6、心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则心胸憋闷,舌质紫暗。
7、心阳虚不能温煦全身,故见形寒肢冷。
治法:补益心气、温通心阳、养心安神。
代表方:心气虚——养心汤;心阳虚——炙甘草汤。
 
(二)、心血虚、心阴虚
定义:

心血虚――是由于心血亏虚,心失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心阴虚――是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心悸、失眠、健忘多梦为其共证。若见面白无华,眩晕,唇舌色淡,脉细,此为心血虚;若兼见心烦,颧红,潮热,五心烦热 ,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此为心阴虚证。
临床上诊断本证,以心常见症状,又兼见血虚之证,此属心血虚;若兼见阴虚之证,此为心阴虚。
病因:

1、久病耗损阴血或失血过多。
2、阴血不足。
3、情志不遂,耗伤心血或心阴所致。
分析:

1、心阴、血不足,心失所养,故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2、心血虚,不能上荣充盈于脉,则见眩晕,唇舌色淡,脉细。
3、心阴虚,心阳偏亢,虚火内扰,故见心烦,颧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心阴、补心血、安心神。
代表方:心血虚——四物汤;心阴虚——天王补心汤。
 
(三)、心血瘀阻
定义:是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病因:多为继发于心气虚或心阳虚。由于阳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使瘀血内阻或痰浊停聚,而致心脉痹阻。常因为情绪激动、劳累、受寒凉或过食肥甘、饮酒而诱发或加重。
证候: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重者暴痛欲绝,口唇青紫,肢厥神昏,脉微欲绝。
分析:

1、心阳不振,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致心血痹阻,故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
2、手少阴心经循肩背而行,故能引肩背内臂。
3、心血瘀阻,故见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4、心阳暴绝,血脉凝滞不通,故暴痛欲绝,口唇青紫,肢厥神昏,脉微欲绝。
治法:通阳化瘀
代表方:瓜蒌薤白桂枝汤
 
(四)、小肠实热
定义:是指心火下移,致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病因:多由于心热之邪,下移小肠所致。
证候:心中烦热,口渴喜冷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分析:

1、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泌别清浊,心移热于小肠,其功能受影响,症见小便赤涩,尿道灼痛。
2、热盛灼伤血络,则见尿血。
3、心火炽盛,内扰心神,轻者心胸烦热;重者心烦失眠。
4、心火上炎,故见口舌生疮。
5、热盛伤津,见口渴喜冷饮。
6、舌红苔黄,脉数,皆为内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心导赤
代表方:导赤散。

(0)

相关推荐

  • (三)心的辨证

          萧老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和血脉,为全身之主宰.心为火脏,全赖肾水之上济,才能安然守职.如果思虑过度,暗耗肾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则出现心肾不交的病证.久之脾气受损,心气不足,心脾两虚, ...

  • 晨雨老师讲心脏病

    ​先了解心的功能作用,心位于胸中隔上肺下,外有心包,主血,藏神,五行属火,与小肠为里表,与胆别通. 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活动时不跟胸腔摩擦而受伤 ...

  •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证治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血脉与主神志血脉证候:心阳虚,心阴虚,心血淤阻神志证候:痰火内扰,痰迷心窍 在小肠方面常见的病症为心移热与小肠 1.心阳不足(心阳不振) 主证:心阳不振包括心气虚.心阳 ...

  • 其充在血脉

    ​其充在血脉: 其,充在血脉 心主管血脉 其:此处指心 充:主管掌控 看脸色知道 心是否健康 心的两个主要功能: 心主血脉和心藏神 心藏神我们会在 接下来的课程中 详细为大家解读 心主血脉的临床意义: ...

  • 心与小肠病辨证(3)

    心与小肠病辨证(3)

  • ​心与小肠病

    心居胸中,其经脉下络小肠,两者相为表里.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又主神明,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心开窍于舌,小肠为"受盛之官",有分泌清浊,化物的功能. 心的病证有实有虚.虚证大多由 ...

  • 中医辨证步骤:(5d)各司其属·心(小肠)病的治疗

    中医辨证步骤 中医辨证,可以分七歩走:脏腑定位.脏腑定性.性位合辨.必先五胜.各司其属.治病求本.发于机先. 脏腑定位,我们可以用五脏辨证:脏腑定性,我们可以用八纲辨证. 在辨证定性的基础上,我们又可 ...

  • 心不好,病来找,坚持“一拍、二补、三勤、四动”,心脏越来越好

    心,为五脏之首. 生命的延续,需要心脏不停的跳动. 可见,心脏的健康,对于生命来说,何其重要. 一旦心脏出了问题,便会影响五脏六腑,各类疾病会找上身. 一旦出现下面这些迹象,说明心脏受损了 1.常常会 ...

  • 【刘臣彬】五脏六腑辨证用药(一)心与小肠

    中医五运六气 3天前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 包括某些虚弱病症,神经官能症,心绞痛,心梗.心律不齐,心衰,休克等病症,具有以下征候者. 主症:心气虚则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胸前憋闷,面色晄白:苔白 ...

  • 如何正确解读胃镜病检的病理诊断报告

    五一小长假,你是否被印证了那句"每逢过节胖三斤"的苦恼?是否被熬夜.被烧烤.被长途奔波饮食不规律.被暴饮暴食?是不是胃部不舒服,甚至不得不做个胃镜,或者还被夹取了几小块肉,做个病理 ...

  • “相”由心生,“病”由心起!身体疼痛成因对照表

    "相"由心生,"病"由心起 心念与疾病有着直接的关系,心灵有伤.有问题会通过身体表达.许多身体疾病是表象,我们虽能看见果子的样子,却不知种子在何时何地种下,也不 ...

  • 一病一方!常见脏腑兼病辨证之“肝脾不调证...

    一病一方!常见脏腑兼病辨证之"肝脾不调证"辨证指南 [肝脾不调证] ①胸胁胀闷窜痛,纳呆腹胀--肝失疏泄,脾失健运 ②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肝气横逆,扰乱脾的运化 ③胸闷善长太息- ...

  • 一病一方!脏腑兼病辨证之“肝脾不调证”解...

    一病一方!脏腑兼病辨证之"肝脾不调证"解读 [肝胆湿热] ①胁肋胀痛灼热──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 ②胁下痞块──肝气郁滞,导致血瘀. ③厌食腹胀──肝木乘土,脾胃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