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博弈论思维,突破那些看似极为棘手的问题
博弈是一场至繁至简的游戏,就像两人下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这中间所包含的道理就是博弈论。
这里先以一个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例子进行简浅地阐述: 比如你在菜市场买菜,当你对某种蔬菜有疑虑时,卖菜的摊贩大多都会这样说:“您放心,这菜好着呢。再说了,我是一直在这摆摊呢,怎么会骗您呢?”就是摊贩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语,其实包含了最为隐秘的博弈论的思想:摊贩卖菜和你买菜是一个次数无限重复的过程,如果摊贩今天骗了你,你以后就不会再来这买菜了。所以你听了摊贩如此表述之后,肯定也会疑虑顿消,买菜回家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刚才说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满了博弈,或者说我们身边的很多行为、现象都可以通过博弈论来概括、解释。并且,随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竞争性和对抗性的加强,随着人们对自身行为和决策的理性及效率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人们也必将更多地利用博弈论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为,以求取得更理想的结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再比如,某一天你觉得应该是你女朋友的生日,但又不能肯定。如果是你女朋友的生日的话,你可以送一束花,女朋友会特别高兴;你不送,女朋友会埋怨你忘了她的生日。如果不是女朋友的生日的话,你可以送女朋友一束花,女朋友感到意外的惊喜;你不送花,结果生活同往常一样。 在这个博弈里,我们看到你可以有两种策略:确定今天是女朋友的生日或确定今天不是女朋友的生日。但不论你采取何种策略,你的最好选择都是买花送给你的女朋友。
经济学中的 “博弈论”,原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它较好地解决了对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从而发展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博弈论作为一种关于决策和策略的理论,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晦涩难懂、高不可攀,其实博弈论中的大多数例子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常见案例。
譬如在足球比赛中,双方都想在巩固防守的同时,积极进攻以致对方于“死地”,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博弈。推而广之,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角力都是这样一种类型的“游戏”,只不过是游戏的具体内容变化而已。纵观古往今来的那些成功人士,他们无不在生活中娴熟运用博弈论的智慧,运用这种思维来突破那些看似极为棘手的问题。
田忌赛马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威王和大将田忌赛马。
参赛的马被分成上中下三等,齐王的马在每一等级上都比田忌的马好。齐王原本是稳操胜券的,但军师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要田忌用下等马输给齐王的上等马,然后用上等马和中等马分别赢了齐王的中等马和下等马,三局两胜,最后是处在劣势的田忌赢了齐威王。
齐王为什么会在占优势的情况下输掉比赛?关键在于第一场,也就是齐王轻松获胜的那一场。在这场比赛中,齐王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上等马与下等马的实力差距被白白浪费掉了,并直接导致输掉了后面两场。这中间包含的道理就是“博弈论”。
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每一个行为都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精心布置每一个棋子。局中双方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对方的决策纳入到自己决策的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对方对于自己的考虑纳入考虑之中……在如此迭代考虑的过程中进行决策,从而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
正因为人有争强好胜的天性,所在在整 个人生中,博弈才会无处不在,因为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与他人竞争,人们时时刻刻都会把自己摆在一个局中人的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博弈,而人则永远是博弈中的局中人。
由此你可以看到博弈论在生活当中的广泛应用,只要涉及到人群的互动,就有博弈。而博弈也恰恰就是通过理性思维来对你在人际交往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帮助你完成优化效果的过程。特别是在现代,可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切行为均可以通过博弈论来解释,因为博弈的本质就是在进行一场生存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