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安平唐贝村的靳书娟是做什么的吗?
乡村老物件之十二 箩
“哈哩哩,哈哩哩,一片小天下雨哩”这也是娘在我小时候,经常炮的一个谜!这是干什么的?这是筛东西的,用什么筛?马尾箩。
马尾箩可是我小时候,经常见的老物件,不用的时候,挂在墙上的钉子上,但是经常用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磨面磨糁机,吃糁面就要推碾子倒磨的,一年到头是这样的。特别是一到过年的这一段时间,敲米的,黍米,小米等等,磨了之后,要用箩来筛,忙不停的。
筛箩的时候,就是把箩放到长簸箩里,里面放上两根棍钉成的支架,把箩放到支架上,然后把要筛的东西,放到箩里,就一只手拿着箩圈,一只手扶着簸箩沿,前后抖动起来,只见箩底的数不清的眼里,就像下雨一样,纷纷漏下去细细的糁面,有时候,一边筛,一边用手胡啦着糁面,让这些东西更快的筛下去。
这样细致的活一般是由奶奶或者娘来完成的,小孩子呢,就帮着大人推碾子,但我对筛箩是很感兴趣的,有时候趁大人不注意,也胡乱筛一气,也常常惹得大人生气,生怕筛粗了,不好吃。
那个时候,不知道箩是怎么样制作成的,就常常听到村里的街上喊:“张马尾箩嘞!”,有时候,娘看到自己家的那只打了补丁的箩实在没有办法用了,就叫住卖箩的,使劲还价之后,买上一个新箩,光溜溜的箩圈,白色的箩底,看着就让人舒心。
爹也常说张马尾箩的多是安平县的人。但箩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不知道,甚至
安平县在什么地方,仿佛觉得很遥远似的。
及至大了之后,才知道安平就是我们邻县,离安平县城不过30里地,及至到了安平县电视台,第一个采访的对象就是安平县唐贝村还在张马尾箩的靳书娟老人,这次第一次零距离的看到了制作马尾巴的整个过程。
只见老人坐在马扎上,拿起箩圈,钉好,然后,箍上箩底,就是用一张纱网,套在圈底下,挨着箩圈钉上钉子,老人拿着一个小锤子,低着头一声不哈,嘴里叼着钉子,咔咔咔的钉着,那么细致,那么凝神,仿佛钉的不是筛东西的器具,而是一件艺术品一样。
箩做成了,我拿起来照了照,很精致,很美观。
但老人提起早些年张箩卖箩的事情,还是有些心酸的。
祖祖辈辈以张罗为业的安平人,靠张罗养活了一辈辈人,到了他这一代,耳闻目染,很早他就学会了张罗手艺。为了能多挣些钱,他利用春冬两闲的时候,骑自行车或者步行挑担外出谋生,吃尽了苦头,遭了很多洋罪。他到过元氏,曲阳,赞皇等县,一路张罗一路吆喝,风餐夜宿,披霜戴雪,或者半路遇着大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下子就就浇成了个“落汤鸡。”
有一年冬天,夜黑路滑,山路陡峭,崎岖不平,那一天,天更蒙蒙亮,他就早起外出张罗,不料在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上,看到了一个穿着一身雪白衣服的小人,他以为遇到了什么鬼怪,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等走近看仔细了,才知道是一棵披着霜雪的小树,树头被人用绳扎起来,活像一个白衣人!
还有一次,他外出用自行车拖着一个装满罗底的箱子,趟过一条河沟时,箱底掉了,罗圈掉进水里,他也弄了个浑身湿。
都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这话一点不假。
还有一次外出张罗,靳书娟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骑着自行车,可是,不巧在拐弯处碰到了一块大石头,他重重地摔了一跤,爬起来他首先一瞅自行车,车梁折了,他心疼地直掉泪。
现在呢,安平县家家织网,利用互联网做生意,也随着磨糁磨面机的大力采用,人们用箩越来越少了,靳书娟老人的手艺传不下去了,他的儿子靠织网机织网,比他张箩挣钱多了。
去年呢,因为我家的面粉里生了蛾子,我在安平集市上,花了八块钱吧买了一张箩,巧的是妻子见我买了罗,他说你买了一个,我也买了一个,你买的这是什么罗,那么旧,我这一个这么新,也是八块钱,我一看妻子买的罗,确实很新,罗底也很细密,心里就有些腻歪,为何买重了呢?
但是,这样的东西,有一个就够用了,买两个干什么呢?我就想退回罗去!但是,要是老人不退呢?
我想,拿着两张罗一块去,就对老人说,对不起,媳妇也买了,这个东西多了也没用!到时候再说,实在不退就算了!也值不了多少钱。
我于是骑车去找老人,我也想老人可能也卖不出几个罗,他心里一定不痛快!退不退真好不说。
我很快就在育才街南头找到了他,老人正和旁人说话,我说明来意,老人十分痛快地说:“这个东西买多了也没有用,碍事碍脚的,我给你退钱!”
我把老人的罗放下,老人掏出10块钱给我,我想,老人可能记错了!当初是8块钱的,但是咱也不能昧良心,我赶紧掏出两块钱给了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