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最厉害的就是用人,华为怎么实现良性循环的?看懂豁然开朗
论知人善用,任正非是绝对的高手,华为在这方面可能是代表了国内企业的最高水平。毕竟结果在这里摆着,三四十年来,中国企业界有谁能做到华为这样的高度了?
事业都是人做出来的,基于这样一个真理,《华为基本法》里强调文化是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
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
成功其实是认知和选择的变现,从某种意义上,华为的一切成功都可以从这个认知里找到答案。
企业“以人为本”这个说法很有内涵,做企业就是通过人和人的协作去拿结果,所以创业者首先要是一个组织者。
创业维艰,看起来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产品问题、管理问题等等都很重要,但只要找到合适的人,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逐步解决。
所以,人才是根本,用人才是关键。
“华为能发展,首先是这个行业给了我们机会,我们抓住这个机会以后,又引进了很多人才,我们把这些人才用好,把他们激励起来以后,又获得了产品的开发,生产出产品,最后获得更大的机会,是这么一个循环的过程。”
任正非说得明白,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更大的机会……这样就形成了企业的良性循环。
真的是豁然开朗的感觉,所谓真传一句话,不过如此了。
创业者如果能遵循这个心法,在自己企业内部实现这样的良性循环,那企业发展不起来都不可能。
当然,前提是你要能看准这个商业机会,而且进入的时机要适当。
在30年前,华为是一个无技术、无资金、无背景的“三无企业”,靠代理香港一家公司的交换机产品为主业。
但任正非用人太好,经营有方,华为的市场和销售太厉害,于是被终止了代理资格——厂家大概是担心渠道和市场被华为所控制。
你看,华为不是第一次面对“无米下炊”的困境了,它们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其实华为人从不觉得现在有多困难,特别是早期的元老们,都是信心十足,这种信心是来自华为一路战胜挑战的经历。
华为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陈黎芳是1995年加入公司的,她表示华为成长期的各种困难都遭遇过:资金紧张,民企不受待见,被告状,各种基金整团队地挖华为研发员工,研发成果被偷窃……
“华为的成长史,也就是不断克服这些挑战的历史。”
陈黎芳提出,华为能走出困境的希望,主要源于3个方面。
第一,克服困难、创造未来都要靠自己,没有退路才能激发大家找到出路;
第二,员工中没有巨富,公司的分配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既要有差距,差距又不能太大,员工主要依靠劳动创造价值、获取个人财富,资本收益整体上只有劳动获取收益的三分之一,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吸收优秀人才加入,来做大蛋糕;
第三,华为没有多少钱——大部分的钱都用于了投资未来,比如对人才的投资,帮助他们快速提升能力、实现增值。
事实上,用人主要是靠激励,而不是靠管理。陈黎芳所说跟上面任正非的那个“循环方法论”是一致的。
而要想把人的能量激励出来,物质刺激和利益分配方式、机制是一大关键,待遇向优秀员工倾斜,但差距不会太大,主要还是为了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华为认为,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引力有四种: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
四种力量相互作用,组织者要“加大这四种力量的牵引力度,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就会加快公司的成长。”
公司一旦实现这样的循环,就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不断做大利益蛋糕,实现增量利益的创造。
明白这点,就会理解华为“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的内涵了。
任正非从来追求的不是自己成为巨富,他想要看到华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华为在各个方面都在努力推进公司的良性循环。而这也是我们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