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山水画谱

桃源仙境

图片描述:王重兴号藏杰居士,见月草堂主人。1945年生,早年师从津门名家严六符和赵学鹏先生学习山水,曾拜书法大师吴玉如先生学习书法。对宋代李成、刘松年、李唐及近代张大千、陈少梅的绘画技法也尤为珍爱。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工艺美术研究所特聘画师、南开画院特聘画师、天津政协三友书画院会员、天津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他善画山水,而人物、花鸟、书法也样样精通。他继承了国画北宗一脉,四十多年的学画习画为自己打下了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他以一片静雅之心,独独钟爱他颇具传统特色的写意山水画,提到传统的北宗艺术,他说,主要讲究的就是一个“线”字。中国画讲究墨线,这墨线是画的生命,不管是写静、或状飞动,高山流水、金击石迸,都要用“有精气神”的墨线来表现。“线”要细琢,不管是尺条还是中堂,都要精笔细琢,“针孔之间藏须弥,这就是传统画的魅力。”他是如此说,也是如此画的。看他的画,便觉一股古风扑面,烟霞满纸,笔力挺健,细致之间传精神的感觉。细观王重兴的画既有工的沉稳静雅,又有意笔的灵动与飘逸,工而不僵,工而有格,工精而艺浓。运笔文而不弱,放而不野。品味他的作品,会看到那内藏于笔底的深厚的传统功力,会有一种沉着、清润、超逸的韵味油然而生。吴玉如曾评价他的画“能有静趣,出笔不俗”。他不尚浮夸,不求虚荣,画风古朴典雅,清秀厚润,作品深受海内外友人喜爱。多被香港、台湾以及日本,东南亚收藏家广为收藏。

代表作品: 1991年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表山水四条屏《高山飞瀑》。1995年3月在天津日报上发表的花鸟画《归来》。2000年8月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精品集中发表山水画《山高水长》。2001年8月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精品集中发表走兽画《雄风》。2002年8月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精品集中发表山水画《烟岚飞瀑》、《黄山烟云》。2003年8月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精品集中发表现代山水《飞流直下》、《水弯弯》、《俏也不争春》等作品。2006年6月在天津日报上发表山水《梅岭烟》。

晓耕图

图片描述:吴光宇(1908-1970)浙江绍兴人,1924年毕业於北京汇文中学。早年受伯父吴镜汀影响,习山水画。後转攻人物画,师从徐燕孙。1926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为助教。後任教於京华美术学院、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57年聘为北京画院画师。

六十年代,吴光宇曾於河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授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工笔人物画。兴趣广泛,爱好京剧和民间戏曲。艺术上慕唐宋画风,又受民间壁画及民间戏曲艺术影响。长於历史人物画。1962年曾赴云南西双版纳写生,绘人物肖像和云南风光多幅。《荀灌娘突围救父》藏於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他传世作品有《画龙点睛》、《吹箫引凤》等。所绘人物画编为《荣宝斋画谱》之二十九。

云山飞瀑

图片描述:溥佺,姓愛新覺羅名溥佺(1913-1991)清宗室,字松窗,以字行,号雪溪,又号荛仙,北京人,道光帝四代孙,末代皇帝溥儀的兄弟。溥佺自幼酷爱书画,師從于當時著名的學者,由于家中匯集了很多歷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加之大師的耳濡目染、勤奮好學,二十三歲即被聘為輔仁大學和國立藝專的教授,长期专事研究书画。1949年後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画院画师,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画协、美协会员。溥佺的繪畫作品功力深厚,色彩古朴典雅,風格清逸脫俗,別具一格,自成流派。

漫柳云山

图片描述:郑午昌,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以字行,齐名鹿胎仙馆, 浙江嵊县人 。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1929年与谢公展、王伟等组织蜜蜂画社,出版《蜜蜂画报》 。1932年与同仁创立中国画会 。

郑午昌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白菜等,亦善诗词、书法,精画学理论,作品屡次赴英、德、日、比、美、俄等国展出并获奖 。其作品有《宿雨初牧》、《柳溪图》等;《溪山钓鱼》、《西岩夜泊》等藏上海美术馆 。出版有设色山水十二幅影印本,及《山水画集》多种 。著有《中国美术史》、《中国壁画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画学全史》、《画余百绝》等

秋江垂钓图 沈周 上海博物馆

图片描述: 此图画送友人赴任时的情景。图中山峰峥嵘逶迤,层峦叠翠;江面宽阔平静,远望无边无际;近岸杨柳垂丝,更为友人惜别凭添不舍之情。此幅画面结构严谨,用笔苍劲沉着。

沈周(1 427—1 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相城里人。不应科举,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擅画山水,得家法于父恒吉,兼师杜琼,后上溯取法董源、巨然、李成,以已意发之,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则醉心吴镇。兼工花卉、鸟兽。后人把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西溪图》、《庐山高图》、《落花诗意图》、《玉兰、菊图》等

京江送别

织田图卷

唐寅(1470一1523) 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南京解元等,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见:江南四大才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族。出身商贩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少时读书发奋,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同考生,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伯虎也因该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装疯而脱身返回苏州。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红叶题诗仕女图

图片描述:唐寅的仕女、人物画,大致没有逾越南宋人物画藩篱.尤其是他的敷施重彩的工笔人物画,那种明眸、皓齿、红颜、粉颊……还是南朱院体画的遗风。他的人物画,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线条劲细,敷色妍丽,气象高华,出自南宋院体画。如《王蜀宫妓图》,画家以传统的工笔重彩的手法,以“三白法”染仕女的面部,突出了宫女的浓施艳抹。衣纹用细劲流畅的铁线描,服饰施以浓艳的色彩,显得绮罗绚烂。把宫妓们竞相装扮,斗绿争绯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入微,不愧为唐寅仕女画的优秀之作。另一种是从南宋的院体脱胎而出,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条抑扬起伏.代表作品有Ⅸ秋风纨扇图》以及《李端端图》等,画风由工丽变为简逸高雅。画家把宋代李公麟行云流水描和颜辉的折芦描参合使用,使画面富有韵律感。唐寅的人物画,写实功力较强,形象准确而神韵独具,故明画录*评他的人物画“在钱舜举下,杜柽(杜堇)居士上”。

杏花茅屋图 唐寅

图中悬崖巨壁,苍松盘曲,杏花茅屋,山泉溪流,二幽人隐士漫步道上,放眼望去,远山连绵,渔人舟楫,湖水荡波,此图笔墨温润,沉着而又活泼。自题诗:“绿水江桥夹杏花,数间茅屋是渔家;主人莫拒看花客,囊有青钱酒不赊。”诗、书、画相融,其间既充满生活情趣,又反映作者超脱世网,追求闲逸的意向

出猎图

图片描述:徐操(1898-1961) 名操,字燕孙,别号霜江楼主,又号霜红龛主、中秋生。斋号霜红楼、寒水堂、归燕楼等。河北深县人,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受教于画家俞明(滌烦),画艺娴熟,早年曾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并执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专攻人物仕女,以宋元为宗。至30年代成为北京画坛人物画的领军人物。解放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从事连环画创作。后任北京市文联理事、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画院副院长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4年后病逝。徐操弟子甚多,有吴光宇、刘凌沧、黄均、王叔晖等。

图片描述:吴光宇(1908-1970)浙江绍兴人,1924年毕业於北京汇文中学。早年受伯父吴镜汀影响,习山水画。後转攻人物画,师从徐燕孙。1926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为助教。後任教於京华美术学院、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57年聘为北京画院画师。

六十年代,吴光宇曾於河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授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工笔人物画。兴趣广泛,爱好京剧和民间戏曲。艺术上慕唐宋画风,又受民间壁画及民间戏曲艺术影响。长於历史人物画。1962年曾赴云南西双版纳写生,绘人物肖像和云南风光多幅。《荀灌娘突围救父》藏於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他传世作品有《画龙点睛》、《吹箫引凤》等。所绘人物画编为《荣宝斋画谱》之二十九。

徐燕孙擅画人物故事、古装仕女,工笔、写意、白描、重彩,样样精能。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组中国画组组长,尝数举个展于京、津、沪等地,作品入选所有重要画展。其创作的连环画《三打祝家庄》可列为五十年代中国连环画艺术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岳飞》亦著名当时。尝见其两类画,一类表情夸张,填色浓重,趣味近俗;一类多白描或施淡色,趣味近雅。晚年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展示了共驾驭群像和在场面的能力。

事茗图

图片描述:本幅自题“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吴趋唐寅。”后纸有陆粲于嘉靖乙末写的“事茗辩”,文中读到事茗与客人辩论饮茶的事,事茗姓陈,是书法家王宠的邻友,王宠为唐寅的儿女亲家,故陈氏与唐寅也交往甚多。此图即是以陈氏之名号为图名、并描绘陈氏幽居品茗的情景。作品描绘苏州文人陈事茗优游林下、待客品茶的悠闲生活。景物设置幽雅恬静,居处前临悬崖、巨石、背靠高山、流泉,庄外溪水潺溪,绿树掩映。

唐寅此图描绘文人雅士夏日品茶的生活景象。开卷但见群山飞瀑,巨石巉岩,山下翠竹高松,山泉蜿蜒流淌,一座茅舍藏于松竹之中,环境幽静。屋中厅堂内,一人伏案观书,案上置书籍、茶具,一童子煽火烹茶。屋外板桥上,有客策杖来访,一僮携琴随后。具体而形象地表现了文人雅士幽居的生活情趣。画面用笔工细精致,秀润流畅的线条,精细柔和的墨色渲染,多取法于北宋的李成和郭熙,与南宋李唐为主的画风又有所不同。为唐寅秀逸画格的精作。幅后自题诗日:[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引首有文征明隶书[事茗]二字,卷后有陆粲书《事茗辨》一篇。曾经耿嘉祚、清内府收藏。

唐寅为友人陈事茗写庭院书斋生活小景的作品,并将友人名号“事茗”二字嵌入题诗中。画面构图严谨,别出新意,人物山水用笔工细,画风清劲秀雅,兼融元人笔墨,景物开阔,意境清幽,层次分明。近景巨石侧立,墨色浓黑,皴染圆润,凹凸清晰可辨;远处峰峦屏列,瀑布飞泉,屋舍置于四山环抱的幽谷之中,清净宜人,是文人理想化的生活环境。透过画面,似乎可以听见潺潺水声,闻到淡淡茶香。此幅作品代表了唐寅独特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