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治理要坚持“四化”

固废法(2020年修订)第四条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一则觉得垃圾治理仅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这“三化”还不够,需要加上“社会化”,即垃圾治理要坚持“四化”;二是觉得社会上对“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理解有点狭隘,需要澄清;三是想强调垃圾治理要构建“资源—垃圾——资源”和“正生产—逆生产—正生产”的闭环格局,故而写此帖子。

垃圾治理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社会化的“四化”原则。全社会都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量,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降低垃圾及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危害性,构建“资源—垃圾—资源”的资源保护闭环和“正生产—逆生产—正生产”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减量化就是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垃圾产生量和排放量,不仅指狭义的源头垃圾减量也包括广义的已排放垃圾的处理过程的“二次垃圾”减量;而且,减量不仅关心垃圾产生量更关心垃圾排放量,垃圾产生者要通过回收利用已产生垃圾的资源,减少垃圾排放量(无用垃圾)。垃圾是资源消耗的产物,生产生活过程要少消耗资源和少排放无用垃圾,垃圾治理要优先且尽量减量化。

资源化就是回收利用垃圾的资源,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资源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失去使用价值而成为垃圾,这是“资源变成垃圾”的过程;改变条件有可能让垃圾重新具有使用价值,成为生产生活的原材料、燃料等资源,这是“垃圾变成资源”的过程;这说明垃圾从其来源和出向来看,都具有资源性。垃圾治理要加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并构建“资源—垃圾—资源”的资源保护闭环。

无害化就是垃圾处理要做到对生态、环境、资源、健康、生命无害,狭义指垃圾处置要做到无害化,广义指垃圾处理全过程都要做到无害化。垃圾自身具有污染性,垃圾处理过程也具有“二次污染性”,垃圾治理必须实现无害化。

社会化就是全社会,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党派、政府机关、群众、企业、社会团体和媒体(以下简称“党、政、群、企、社、媒”),都要参与垃圾治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产生垃圾,“资源变成垃圾”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产生负面影响,“垃圾变成资源”又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受益,说明垃圾具有社会性,垃圾治理需要社会化。

可见,垃圾治理事关生命、生产、生活、生态 “4生”。垃圾治理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构建“商品正生产—垃圾处理逆生产—商品正生产”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目的是实现垃圾妥善治理,即实现垃圾妥善处理和垃圾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维护社会公益,为生产生活服务。垃圾治理既是一项经济活动,又是一项社会活动。

(0)

相关推荐

  • 垃圾分类融入社会治理需各方合力

    北京市丰台区物美超市大成路店未按规定在售卖水果区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只放置了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垃圾桶,存在生活垃圾混投混放问题.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当场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拟对超市处9000元罚款 ...

  •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 加强垃圾治理普适知识的研究

    垃圾治理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来实现.垃圾治理的每一件具体事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每一件具体事又都具有共性:共性是普适知识的体现,普适知识形成垃圾治理本体:正是这些共性让每一件具体事归属垃圾治理本体,从而 ...

  • 推动垃圾治理行业绿色再造

    2021年4月20日至22日,第22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举行.此届环博会固废展贯彻党中央"30碳达峰,60碳中和"减碳目标,力推垃圾治理行业绿色再造.参展企业围绕垃圾"减量 ...

  • 垃圾治理拉开绿色再造大幕

    有幸参观第22届中国环博会(2021.4.20-22,上海),重点参观了固废展厅,特别留意垃圾治理新概念和垃圾处理新理念.新工艺和新设备,惊喜发现行业厂商自觉地把"30碳达峰,60碳中和&q ...

  • 两水镇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活动

    2021年第48期 总第354期 2月25日 星期四 点击视频,观看实况 2月22日,甘肃武都区两水镇组织村干部和群众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活动.所辖龙王山.马尾巴.前村等18个村先后行动起来,大家不 ...

  • 垃圾治理的四重结构

    垃圾治理存在人物.事务.体系和表象4重结构:人物结构是垃圾治理的主体客体,事务结构是垃圾治理的实践活动,体系结构是垃圾治理人.物.事之间的联系和规范,表象结构是垃圾治理的整体形象和意境. 对应4重结构 ...

  • 垃圾治理的社会责任

    垃圾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协商共治垃圾,面对的客体虽是垃圾,却又回避不了产生.排放.处理垃圾的人和人类社会:垃圾治理不得不与生产.生活.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人类活动一起协同共进,且反作用于这些人类活动. ...

  • 垃圾治理的政府主导方面

    垃圾和垃圾治理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跨界性.垃圾的排放具有外部不经济性,损人利己:排放后的垃圾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竞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危害,损害社 ...

  • 关于垃圾治理减碳的几点认识

    "30碳达峰,60碳中和"是中央目标,务必实现.路径无非就是减少二氧化碳产生量和排放量,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尽快出现二氧化碳增速拐点: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