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万年史】142 法国18世纪经济(中)

法国18世纪经济(中)

3.柯尔贝尔的重商主义政策

柯尔贝尔重商主义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鼓励本国工商业、扩大出口并同时减少进口的措施,来增加国家收入。这一政策也被称为" 柯尔贝尔主义".广泛地说,重商主义政策包含所有有利于达到这一目的的经济和非经济手段。17世纪后半期,在路易十四的支持下,柯尔贝尔首先顺利完成了取消国内关税(尽管不彻底)、加强对行会控制、兴办皇家手工工场等工作。但要达到扩大出口并同时减少进口的目的,问题就远为复杂,它牵涉到一种建立在占有殖民地基础上的大范围的贸易政策。1664年,柯尔贝尔克服重重困难,同时创办了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是仿效荷兰和英国的形式而成立的,但公司资本只是在国家强制之下才拼凑起来。在股票认购者名单上,位于最前列的是国王、王子和公主以及宫廷贵族,而商人只是迫于压力才来认购。因此,法国的公司是半国有企业,没有国家持续不断的资助,就无法维持下去。同样,针对荷兰的海上势力,柯尔贝尔依靠军火商图尔.德.达利兹改造了法国的海军。法国在黎塞留(1585-1642年)掌权之初,还没有一支名副其实的海军,黎塞留在10年中建成了海军。路易十四践位时,法国在地中海已有21艘军舰,在大西洋港口有35艘大战舰。柯尔贝尔进一步将战舰数目增加到100 多艘。这样,法国在殖民贸易以及同荷兰的关税战上,条件已经具备。

在柯尔贝尔1664年和1667年实施关税战之前,法国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都掌握在荷兰人手里。柯尔贝尔对荷兰的贸易,先是于1664年实行较低的关税,之后于1667年采取了几乎是禁止性关税:按1667年国定税则,大多数进口工业品加税一倍。结果从一场柯尔贝尔自称的" 货币战" ,于1672年变成了一场真刀真枪的战争,法国对荷兰发动了进攻,并试图使这个小国屈服。柯尔贝尔禁止马赛人运出黄金,其结果却严重地损害了他本想加以促进的近东贸易。法国在路易十四实际统治的54年内,有32年发生战争。17世纪末,法国殖民贸易达到全盛时期。原先在魁北克的新法兰西公司,于1663年被收回特许状,改归法国王室直接管辖。1682年拉.萨勒占有了北美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路易斯安那。1673年起,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湾及阿拉伯海沿岸保持有本地治里、昌达纳戈尔、卡里卡尔、亚纳姆和马埃5 个据点,并在印度南部占领了大片土地,此外,还有西印度群岛的瓜达罗普、马提尼克岛以及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另一方面,柯尔贝尔的关税政策,是以牺牲农业和广大劳工利益为代价的。为减轻工业成本,压低了粮食价格,对粮食输出征收出口税。同样,为促进工场手工业的资本积累,主张保持消费品高价和低工资。

柯尔贝尔的重商主义政策,其影响在法国整整保持了一个世纪之久。法国贸易额从18世纪初到1789年增加了4 倍;对殖民地贸易,1789年达到28600 万法郎,约占外贸总额的1 /4.法国如果不是频繁的战争、宫廷的挥霍奢靡和间接税的典租等而吞噬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财力,巨大的商业利润完全可能把专制王朝支持得更久。

4.包税、国债与金融

将未来的收入典押出去并将抵押收入立即用于支出,是法国旧制度时期财政政策的惯用伎俩。包税属于短期借贷的一种,包税人有权向所有应就某一税种纳税的人征收该税,条件是他定期提前向王室交纳一笔固定的现金。

国债属于长期信贷,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形式是"年金".不管是包税还是国债,商人资本(往往是贷款团)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国资产阶级便是通过大量贷款和包税,来赚取巨额利润。然而,他们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因为专制国家可以用赖帐的办法,把短期债务统一成长期债务,直到宣布" 破产" 和拒绝偿付来甩掉包袱,16世纪法国亨利四世就这样做过。

17世纪,从1619-1659年,法国饱经内乱外患,政府除从各方面谋求短期贷款外,还采用加税方法,但最终还是免不了" 破产".1648年11月,政府宣布延期偿还所有债务,并将应付利息的利率由15%降至6 %。但这一代的金融家要比他们前辈聪明,在随后10年中,他们串通财政部官员窜改帐目,大肆掠夺国库。1657年,法国全部可支配收入4200万里弗尔,但实际进入中央国库的现金只有2 万里弗尔。这种局面直到柯尔贝尔出任路易十四的首席顾问后,才得以扭转。

柯尔贝尔首先颁布了大幅度削减开支的法令,其次是减少征税,虽然他想把税权从包税人手中赎买回来的计划没能实现,但使征税的税款仅够支付一些基本开支。从1662年到1671年,法国预算出现了盈余,这是161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盈余。1674年柯尔贝尔建立了借贷银行,从1674-1683 年,银行总共接受了2.63亿里弗尔存款,对外支付了2.27亿里弗尔。最重要的,是银行并没有以任何未来的收入作典押。柯尔贝尔去世后,路易十四更喜欢的,是那种随心所欲的借贷,而不是由债权人决定何时抽回资金的贷款方式,于是借贷银行被关闭。
  当1689年及以后战争连续爆发时,路易十四只能下令增加税收,并用老办法将未来的收入典押出去。到1715年9 月路易十四去世,法国债务几近30亿里弗尔,其中20亿属于年金,其利息年达8600万里弗尔,其余9.22亿多为流动债务,而当时国库岁入在8000万里弗尔左右。唯一的办法就是强行将债款利率降至4 %,将流动债务统一成长期债务(以便收回先前让渡给金融家们的税收权并重新以这些税收作抵押寻求新的短期贷款)。

关于法国金融史上著名的" 密西西比泡沫" 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1715年,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起用一名苏格兰流放者约翰.劳。此人曾在阿姆斯特丹学习银行业务,发表过《论货币与贸易》,他向奥尔良公爵提出一个缩减公债和奖励工商业的计划,认为鼓励投资、发行纸币可使法国重振经济。1716年他获准利用私人资金创办一家股份银行,特准发行纸币(银行券),并于1717年负责组织了西方公司,或称密西西比公司。1718年,摄政王不顾巴黎议会的异议,将劳的私人银行改组为皇家银行。这样,这家私人银行就成了国家股份银行。1719年,约翰.劳的密西西比公司与法国东印度公司合并为印度公司,包下了间接税的经营权,最后取得了全部直接税的经营权。至此,法国整个国家财政由一个庞大的企业经营,它同时代表国家的殖民地利益,并控制着国家银行。这样一个企业是有能力承担高达22.5亿里弗尔的全部国债的(1716年通过一个被称为" 维萨" 的秘密委员会,以高利贷等罪名勾销了约1 /5 的债务)。

1719年10月,劳开始帮助政府统一债务,同意按照面值接受政府债券,持有政府债券的人可用债券购买印度公司股票。由于债券在市场上的价格还不及面值一半,绝大多数债券持有人都迫切想用手中的债券去购买公司股票。抢购股票的风潮迅速提高了股票的市场价格,1720年1 月,每股的市场价格由原来的500 里弗尔上升到18000 里弗尔,四个月内资本增殖达到3600%,法国的公债骤然减少。当时巴黎还没有正式的交易所,一条有很多银行家进行交易的坎康普瓦街成了投机活动的场所。

约翰.劳也许不是一般的骗子,银行券和股票的大量发行确实活跃了整个经济。但他过于自信,过分迁就了统治阶层的要求,从而使企业背上了不必要的包袱。当被派出去的殖民主义者回来报导,人们所期望的从路易斯安那滚滚涌向法国的财富只不过是个泡影时,一股抛售的浪潮在几天内使印度公司的股票几乎变得一文不值。1720年10月,皇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已不再是一种合法的货币。从此,在拿破仑重新创办国家银行之前,再没有人敢进行这种尝试。

5.资产阶级革命前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于17世纪得到巩固与发展,是当时欧洲君主专制政体的伟大典范。路易十四时期是法国专制王朝的鼎盛时期。17世纪下半叶,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柯尔贝尔在任财政大臣的22年间(1661-1683),对法国的经济采取突出的国家干预政策。

法国在柯尔贝尔时代对手工业的干预,有其自己的历史背景。法国不存在象英国、荷兰那样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工业。法国如果要调整贸易平衡,不想从英国和荷兰人手中购进产品,就必须创建自己的工场手工业体系。然而,法国的私人资本家,更愿意充当国家债权人和包税人,或通过法国特殊的鬻官制度以享受免税权(事实上,法国议会的全部议员都是走的这条道路),而不愿把资本用于从事经营活动。柯尔贝尔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国家直接投资,同时以种种立法来保护和促进工业的发展。在这期间,国家创办了上百个皇家手工工场。1667年实施了新的高税率关税保护政策。

1673年,通过路易十四的敕令,制定了关于工场手工业管理的基本指导方针,将行会制度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这种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设置的控制系统,虽然并未剥夺行会对产品的展销和质量的检查权,但却使这种检查受到严格的监视。例如,纺织品若达不到规定的经纱数及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或重量,就要被公开焚毁。在柯尔贝尔时代,普通纺织品至少需经6 道检查。

在柯尔贝尔及其继承者的大力扶植下,至17世纪末,法国已有近200 家手工工场。法国的毛织品生产,从普罗旺斯到里尔,几乎遍及全国。丝织业同样在法国扎下了根,里昂的高档产品受到全欧洲的欢迎。在柯尔贝尔时代,法国丝绸商向西班牙出售了价值200 万里弗尔的丝绸。北方各省的麻织业,可以出口至西班牙、英国,甚至通过皇家非洲公司远销到几内亚沿海。

17世纪80年代,法国亚麻布的船运量每年达75000 船次。17世纪后期,平板玻璃新工艺的引入,标志着与传统生产组织形式的一次大决裂。采用了新技术的皇家平板玻璃公司,几乎从创建之日起就已经是一个大工厂,它雇用了几百名工人,并且拥有一套昂贵的生产设备。

此外,还出现了五光十色的时尚工业,如巴黎的时装、香水,哥白林的双面挂毯,塞夫雷的瓷器,以及镜子、花边、假发等等。按柯尔贝尔的话说," 时尚工业之于法国,犹若金矿之于西班牙"。

18 世纪时,最初在柯尔贝尔监护下由国家资助创办的阿尔维尔的范.洛贝毛织工场,成了皇家手工工场的典型。工场雇有数千名男女工人,其中大部分人集中在工场车间,且居住在工场大楼,一部分织机连同操作工人分散在城内各工房里,每处有1-30架织机,由工头监视。至于雇用50-100工人的手工工场,已比比皆是。革命前夕,全法国已有手工工场514家,法国在时装业、家具业、烈性酒和葡萄酒酿造业等方面,在欧洲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当时法国外贸总额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

18世纪末期,法国直接仿效英国的榜样,积极部署工业化。1787年新建的克罗索冶金公司拥有四个大熔炉和两个大铸铁厂。法国最大的一家昂赞煤矿公司,1789年已拥有4000名工人和12台蒸汽机。在纺织业中,尽管英国有禁止机器出口的禁令,但通过走私,在棉织业中还是拥有约900 台英国机器。法国工业化的起步,由于爆发了革命而告中断。

(0)

相关推荐

  • 路易十四为什么推崇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路易十四的财政部长柯尔伯通过克服贪污和整顿官僚机构的方法来提高法国的税收,但这些手段还是无法降低法国的巨债.柯尔伯实行重商主义,他既认为国家的财富越多越好,财 ...

  • 读《账簿与权力》——会计史

    读完了<项塔兰>和<账簿与权力>,这是今年所读完的第64和65部书,主要写<账簿与权力>的读书笔记. <账簿与权力>这书是何帆老师的推荐,否则光凭豆瓣6 ...

  • 【人类经济万年史】141 法国18世纪经济(上)

    法国18世纪经济(上)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法国的封建领地,自12世纪后开始瓦解.在14.15世纪,农奴制已基本废除(邻近德意志边境的东部地区,直到1789年革命前夕,估计尚有15 ...

  • 【人类经济万年史】143 法国18世纪经济(下)

    法国18世纪经济(下) 6.大革命时期的工业政策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的工业经济看不到有什么进步.在1789年的第一次冲击之后,所有工业产品和销售,都大幅度下降.在之后的1790-1791 年阶段,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36中国商代经济(上)

    广告 商代江南 作者:彭明瀚 著 当当 广告 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平) 作者:严志斌 著 当当 中国商代经济(上) 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族逐渐强盛起来,迅速向黄河中游及环渤海湾地区扩展其势力.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61古希腊农工商经济(上)

    古希腊农工商经济(上) 公元前5 至前4 世纪希腊奴隶制经济发展到高度繁荣时期,农业.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相适应,奴隶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公元前8 至前6 世纪希腊海外殖民的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62古希腊农工商经济(下)

    古希腊农工商经济(下) 3.商业的发展与货币兑换的出现 贸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简单的贸易形式是城镇的市场,集市的店铺.货摊上进行的.这里是生产者和商人.消费者集会之地,或是把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直接出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05新石器时代经济概况

    新石器时代经济概况 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得生活资料,在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发展着社会经济,推动着人类自身的进步.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使世界许多地区的氏族部落逐渐学会了使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18波斯帝国经济

    波斯帝国经济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在波斯帝国前,伊朗高原西部兴起过埃兰.米底.埃兰位于波斯西北扎格罗斯山脉的西南部.公元前2 千年后半期埃兰的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公元前7 世纪中叶埃兰为亚述帝国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28印度吠陀时代经济(上)

    印度吠陀时代经济(上) 公元前14世纪初,雅利安人开始进入印度河流域.由于印欧语族的雅利安人当时尚处于原始氏族制经济后期的部落军事联盟阶段,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即无固定的城市,也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当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29印度吠陀时代经济(下)

    印度吠陀时代经济(下) (2)奴隶制的发生与国家形成 早在早期吠陀时代奴隶已开始发生.奴隶制是伴随雅利安人对土著居民的征服而产生的.雅利安人称土著居民为" 达萨" 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