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到底是不是山

中国传统文化在看山方面有一个让哲学人欲语还羞的典故,如今用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解析,就可以终极明确了。
第一层次的常识视角看山,山就是山,但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已经说了,这种看法虽然直观,但有与本体论相关的认识论层面盲目追求直观的错觉,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与老子的“强名曰道”雷同,是强名曰山。
第二层次运用形而上学思维看山,便见山不是山了,用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解释,这时的观者能体悟到本体论与认识论之间的差异性,可惜不经中西方思想精华的常识化互译,就只能继续欲语还羞,因为没有西方哲学比中国传统理认知相对更精准的逻辑分析所提供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视角,中国传统思想精华就仍只能继续在玄学思维里意淫。
第三层次虽然因为知行合一的现实性而不得不说见山还是山,但知行不一的尴尬一直构成具备准终极自圆其说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瑕疵,如今通过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就很容易解释清楚——这时候的观者因为进行过专门的形而上学思考,所以即便说不出这其中的所以然,但只要他曾经朦胧地体悟过与不能正确认识直观与直觉的错觉相关的无以名状的整体一致性,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却可以因为朦胧地触碰过这种边界而变得更淡定和坦然。
这就是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对中国传统不曾被解析清楚的文化魅力内因的终极常识化解读,如今通过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终极明确,任何常识人生对直观与直觉的追求都是与非终极性逻辑认知相关的非终极性认识论错觉,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的普及效率将因此而极度提升,因为那是人类亘古求变的潜在需求。
这样再看西方文明,自诩精于哲学思考,实际却受制于本体论的自圆其说不能,在理论层面既不知逻辑是什么,又不知哲学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本体论层面的知行合一与认识论层面的知行不一的异名同出的一致性,西方哲学根本不懂,中国传统道家文化朦胧地意识到了,但在哲学常识化转向之前根本阐述不清,因为逻辑天花板的终极突破是前提,清晰的语境层面的一致性认知架构是保障。

这样再看文明局限的本质是什么?显然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显而易见但又一直无法常识化解析的知行合一与知行不一现象之间异名同出的一致性,而整个人类文明史从零起步开始自主建构至今,都是在为正确认识这个一致性在积累文明进步成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