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上海游记28一一秋霞圃(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魅力上海游记28一一秋霞圃(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秋霞圃,中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又一代表,一般认为是南宋时期修建的秋霞圃同时也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并以其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游客喜爱。而其建筑风格中的“小中见大”、曲折有致特点吸引了广大建筑学家们研究。
秋霞圃与松江醉白池、上海豫园、南翔古漪园、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园内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而邑庙则可以上溯至宋代,如果按其中的邑庙部分的始建时间推算,可称为五大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
迴廊一一三个门套
全园布局紧凑,以工巧取胜,有亭台楼阁,华池曲径,茂林修竹,低栏板桥,断岸滴泉,假山奇洞。
园中院
园内有园,景外有景,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邃之胜,咫尺山林,再现天地,故有“城市山林”美誉。
米汁囊
迎客僧
缀华峰
茶杆竹
方竹
雪松80年树龄
凝霞阁一作迎霞阁,位于桃花潭东北,作为景区的主建筑,凝霞阁居高临下,登阁纵览,可观桃花潭、清镜塘两景区景色。
木瓜树
羽毛枫
秋霞圃中心有一大池名“桃花潭”。西部是池上草堂,“舟而不游轩”建于池南一湾中,原都是饮茶、奔棋和垂钓、观鱼的地方。池西北矗立一座黄石假山,临池映照水中,更显洞堑幽深,曲折盘道弯环,逶迤漂移不定,引人入胜。立在旱船头上观景,山光潭影,一片诗情画意。
桃花潭景区在园之西南,占地8亩,约5400平方米,东临宾藻风香室,西靠归家弄,南以院墙为界,北至清镜塘。景区以桃花潭为中心,南北两山隔潭相望,山石亭台互为衬景。南有晚香居、霁霞阁、池上草堂、仪慰厅,西有丛桂轩,北有即山亭、碧光亭、延绿轩、碧梧轩、观水亭,它们或筑于山上,或构于潭边。远近高低、前后左右,主次分明,疏密相宜。桃花潭南北两山对峙,南山峭壁耸崎,北山浑厚见长。沿潭茂林修竹,断岸滴泉,临水曲径,低栏板桥。可谓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邃之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典型的中国自然山水园林。
秋霞圃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主体部分桃花潭景区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静对移时久,胜似西湖十里长”的赞誉。堂南的一副对联:“池上春光早,丽日迟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草堂霜气晴,秋风飒飒,水流花放,疏雨相过。”此联将秋霞圃春秋两季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
秋霞圃的个个景观都紧密有序地散置在这小小庭院之中。进门穿过别致的门楼,一条铺花小路从花坛处岔开,伸向西面一道门,粉墙石竹,托出门内的仪慰厅。这儿是迎宾所在,花竹遍植,一派幽雅气象。就在这花墙小院中,藏着丛桂轩。取《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今山之幽”句意。临轩遍植挂花树,长年绿叶扶疏。坐在轩内小憩,向东远眺桃花潭水,朝南入夏有芭蕉摇曳,迎风消暑。朝西,可望一小院内花丛老桂,秋景盎然。朝北依山,青松挺秀、晴雪耀金。
〖清镜塘〗 原系城内练祁河的支流,1974年被填平作为学校操场的一部分,1985年重疏,面积2700平方米。塘东、西、北三端膨大如池,其余水面狭窄如溪,岸线曲折多变,并有河道与桃花潭相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东端宽阔处置一绿岛。塘上从东至西有观荷、绿荫、听松三座石板平桥,在东北面园北门处还有一座混凝土结构的清镜桥。
清镜塘
轩东侧有古琴形云纹石,长1.64米,宽0.85米,为民国初年修园时所置,石上镌刻的“横琴”两字,由赵梦苏书。
〖北山、即山亭、归云洞〗 北山位于桃花潭西北,东西长约40米,高2米余,系黄石堆叠而成。因山巅有大银杏,西侧遍植青松,故名青松岭。山顶上六角形的即山亭,原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咸丰十年毁于兵燹,民国11年重建,1974年6月为狂风摧毁,1981年于原址再建,由陈佩秋题额。亭西侧置石凳石桌,亭下的归云洞曲折三弯,长12.6米,高1.9米,南口有百年枫杨屏蔽。南北洞口原分别镌有“归云”、“洞天”的题刻,已佚,1982年修葺后由浦泳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