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岛札记61:从古树认识中国

昨天,杭州进入了最难耐的“秋老虎”状态,气温38℃。但是,取得参加文澜读书岛现场活动资格的书友还是顶着烈日,来到浙江图书馆2059室,参加《树梢上的中国》阅读分享会。

最让人感动的是,81岁高龄的贾灿园书友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她干了一辈子公共图书馆工作,退休之后成了图书馆的热心读者。文澜读书岛成立后,她是最资深的书友之一,几乎每期活动都来参加。新冠疫情之后,因为不会操作观看视频直播,她已经半年多没有在读书岛书友中露面了。前不久,浙江图书馆工作人员通知她获得了赠书和参加读书岛线下活动的资格。她很高兴,马上到浙江图书馆取走了《树梢上的中国》,花了一个星期时间认真读完。为了避开中午的高温,她昨天一大早就坐公交车来到浙江图书馆,等着参加下午的读书岛活动。在讨论环节,她还热情洋溢地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书友们在钉钉群里赞叹:“贾老师依旧好口才!”

昨天的分享嘉宾是文澜读书岛的老朋友,来自宁波的自然爱好者小山。前年他为读书岛书友分享了萨拉·罗斯的《茶叶大盗》。去年分享了理查德·弗提的《林中四季》。昨天他第三次光临读书岛,带来对《树梢上的中国》的分享。

他以“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为题,分享了他阅读《树梢上的中国》的体会。首先,他介绍了作者梁衡的多重身份。第一,他是一个记者和官员,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第二,他是一个新闻理论家和实践者。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导,对新闻不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出版过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署长笔记:新闻原理的思考》、《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第三,他是散文大家,他的代表作《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跨越百年的美丽》《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第四,他是科普作家,他的《数理化通俗演义》被誉为“拯救了无数害怕数理化的孩子”。最后,梁衡还是“入选大中小学课本作品最多的一个作家”,有70多篇文章入选大、中、小学教材。正是因为梁衡的多重身份,他才能写出《树梢上的中国》这样从古树认识中国的“跨界”作品,才能提出“人文森林”这样的创新概念。

其实,我心里有数,小山也是这样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人。他目前的职业身份是人力社保官员,此前曾经是检察官和司法行政官员。他的业余爱好是自然和植物,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小山草木记”,创建了专业植物社群“拈花惹草部落”,写了一本《甬城草木记》,参加编写了《认识中国植物》(华东册、海岛册)。他的内心还是一个狂热的文科男,熟读各类文史著作,甚至培养出了一个读中文系的女儿。在法律、人力社保、人文、自然领域,他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即便我这样从不轻易夸赞旁人的“傲骨”,也不得不由衷地佩服。

接着,小山列举了作者梁衡在书中讲述的6棵古树的故事,分析了他所提出的“人文古树”概念。书的扉页印有梁衡的一首小诗:“在伐木者看来,一棵古树是一堆木材的存储。在科学家看来,一棵古树是一个气象数据库。在旅游者看来,一棵古树是一幅风景的画图。而在我看来,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这首小诗非常明确地写出了他对“人文古树”的理解。“人文古树”应该有纵横两个方面的标准,纵向而言,是有历史印记,是活着的历史坐标,经历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横向而言,必须是一个地方的地标性大树。

伴随着浙江图书馆文澜朗诵团成员周楠、马嘉文的深情朗读,小山给我们讲述了“华表之木老银杏”“死去活来七里槐”的故事,讲述了“左公柳”“沈公榕”的故事,讲述了“怀抱炸弹的老樟树”和“带伤的重阳木”的故事,从远古到当代,从西北到东南,把中华民族历史上已经被人淡忘的感人故事和那些千年古树联系在一起,催人遐思。

最后,小山希望,大家都来关心自己身边的古树,研究养育自己的乡土,真正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

每一次,小山从宁波赶过来做文澜读书岛的分享嘉宾,总是不能很快离开现场,因为书友会有无数的问题抛给他。昨天下午也是这样。虽然现场书友不多,但是提出来的问题依旧不少。20多分钟后,小山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我们相约,明年再见。一年至少一次为文澜读书岛作分享,是我和他的约定。

梁衡在《树梢上的中国》中指出,“树木是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第三部史书。”我深以为然。让我们在书中读历史,从文物上读历史,到广袤的大自然里,从古树上读历史,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国,认识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

(0)

相关推荐

  • 梁衡找树

    董岩 梁衡与夫人冒雨入原始林探树.他两次遭蜱虫叮咬. 在古北口找树,四人四把镰刀开路. 也许我的姓氏中有一个"木"字,就特别地爱树.我的童年是在爬树.摘果和吹柳笛中度过的.树木是我 ...

  • 梁衡:柏树

    2020-05-05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新湘评论>杂志顾问.  在后台回复"梁衡"即可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从一进山 ...

  • 梁衡:一棵改写了历史的老樟树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新湘评论>杂志顾问. 诗曰: 忽有炸弹从天降,古樟伸手接在怀. 无意救得伟人命,一段青史从此改. 1932年时任中华 ...

  • 在树顶上漫步,恐高者慎入

    从地面到树顶,不单单只有鸟类可以做到.在这样头晕目眩的高度上停留和漫步 ,也成了时下最流行最酷的休闲项目-Baumwipfelpfade.在树顶可以从全新的视角体验和观看自然.这样的休闲项目也是无风险 ...

  • 十二年前山西行,晋祠还在,难老泉竟老了

    这些日子,新置了一块固态移动硬盘,捣鼓整理一些旧照片,也翻出了几段当年出游的记忆. 十二年前的2008年,曾有过一次山西之行.那次的行程,在那个有着浓厚历史积淀的地方,始终有两个遗憾:一是没有准备好便 ...

  • 梁衡:做官与做文

    梁衡:做官与做文 党建网微平台 2016-02-16 (据<新湘评论>2016年第1期)

  • 段华专栏丨梁衡:岳阳情结酒样浓

    岳阳日报 2019-04-28 段华 段华,男,湖南省华容县人.国家一级作家.代表作有<镇长吃的农村粮>(曾获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电视剧<毛泽东和他的乡亲>(曾获全国金鹰奖一 ...

  • 梁衡:一苗树

    梁衡:一苗树 梁衡 新湘评论 2019-02-23 收录于话题 #梁衡文集 54个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新湘评论>杂志顾问.  在后台回 ...

  • 梁衡:一树成桥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新湘评论>杂志顾问. 词曰"卜算子": 立为一棵树, 倒是一座桥. 桥下流水东去也, 桥上行人早 ...

  • 读书岛札记67:于细微处读懂古代中国

    三个星期前,鼓楼下,御街旁,我们跟着吴钩的文字和宋人的画图,走进了千年前的宋朝.昨天下午,宝石山下,正在庆祝双甲子生日的浙江图书馆里,我们又跟着马伯庸马王爷的妙笔,走进了600多年前的明朝. 这是两次 ...

  • 读书岛第61期活动纪要: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

    文澜读书岛2020年第15期 (总第61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自然爱好者 小山 时间:2020年8月15日(周六)下午14:00 地点:浙江图书馆2059室 文澜读书 ...

  • 读书岛札记77:阅读改变人生

    红五月,果然是火热的,不仅气温骤然飙升到30℃,而且到处都是返家和旅游的人群.因为没有料到购买5月1日高铁票的艰难,所以我们不得不在4月30日驱车前往宁波.往日两个小时的车程,居然跑了4个小时! 昨天 ...

  • 读书岛札记78: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昨天下午,杭州的气温升到35℃.冒着初夏的炎炎烈日,几十位书友来到火车东站边的杭州职工文化中心"植书+"职工书屋,参加文澜读书岛今年的第八场阅读分享活动. 昨天的活动有些特别,不仅 ...

  • 读书岛札记76:喜欢宋版书的N个理由

    世界读书日,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搞得书友们目不暇接,分身乏术.图书馆终于开始恢复往日的热闹,回到城市文化中心的位置上来. 文澜读书岛力图在世界读书日做一点特殊的分享,从书的印刷.出版.收藏里去看宋朝的文 ...

  • 读书岛札记75:宋朝果然活色生香

    又是周六,又到文澜读书岛活动时间.前天下午,挤过周末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又来到鼓楼脚下的南宋书房.上一次在这里做文澜读书岛阅读分享活动是去年的10月,分享的是吴钩的<风雅宋>.前天下午分享的 ...

  • 读书岛札记80:做有趣鲜活的红色阅读

    今年是建党百年,红色阅读成了潮流.于是,作为文澜读书岛的发起人,我想在潮流中出一点新意,努力做有趣鲜活的红色阅读. 今天下午的第80期文澜读书岛活动就成了"有趣鲜活的红色阅读"的第 ...

  • 读书岛札记81:历史是鲜活的科学

    昨天是杭州入梅以后雨水最多的一天,气温从前几天的30℃以上骤降到22℃.下午两点之前,我还担心人坐不满.可是,活动一开始,顶着淅淅沥沥梅雨的书友就陆续进来,把现场的座位都坐满了.以至于有书友在朋友圈感 ...

  • 读书岛札记74:杨小峰的昆虫世界

    最近这几个月,有一个名字听得耳朵起茧. 去年9月,一本名为<追随昆虫>的图文并茂的自然观察随笔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去年12月13日,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演讲视频平台"一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