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 | “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 2024-05-14 15:01:41 套用现在的话,沈曾植就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在刑部工作时,他通读古今律法;在他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时,为跟俄罗斯打交道,把辽金元史读了个底朝天。曾经就有个沈曾植版本的“李白草诏吓蛮”的故事。 沈曾植撰《蒙古源流笺证》卷首原来,俄罗斯使臣喀西尼将俄人拉特禄夫《蒙古图志》里所载的《唐阙特勤碑》《突厥伽可汗碑》《九姓回鹘受里登罗汩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送到总理衙门,这位俄国使臣认为中国人不可能研究得了这三通碑,于是有意考校中国人学问。沈曾植临《爨宝子碑》沈曾植《临魏碑楷书屏》王国维的名篇《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就把沈曾植捧到了天上。王国维很少赞誉什么人,沈曾植病逝后,王国维更是在挽联中写道:“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更是大哲人,四照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行书孟浩然夜泊牛渚诗轴对沈曾植来说,学问已属自娱之事,所以很少动笔著述。王国维却是有心人,他把两人的谈话内容记录整理出来,加上自己见解写成专著。通过和沈增植的交往,王国维不仅从沈曾植处读到一些罕见的古籍珍本,为沈氏编辑诗稿,而且通过聊天,受到诸多启发,直接促成了一些学术论著的写作。王国维的《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就是在二人聊天的基础上完成的。不仅对著述的态度与大多数人不同,沈曾植的书法强调的是以心性去书写,而非简单的书家之字。行书左琴芝草七言联在清朝末年,当大多书家在学碑而贬帖之时,沈曾植却熔碑帖于一炉。正如胡小石所评价的:“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而来,而能发展古人;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沈曾植《行书节临李思训碑扇面》他的弟子王蘧常回忆说:“沈氏作书行笔速度极快,下笔力量也很重,而其转指最为灵活,有时候甚至笔管倒卧于纸上。” 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流滑的弊病。沈曾植书法,常体现出汉碑的生拙顿挫,线条浑厚,宽博自在,在“不稳”中显得到位,这种到位,如曾熙所说:“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也因此,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把他列为“帖学”的殿军人物,认为他已经把“书学的奥秘豁然贯通”。掬情畜道八言联楷书吴彦复墓志王蘧常把老师沈曾植的书风演变分为两个阶段:六十岁之前“为孙隘庭临《郑文公碑》,绝少变化”;六十岁之后,“真积力久,一旦顿悟,遂一空依傍,变化不可方物”。沈曾植《草书王羲之帖扇面》在书法评论家眼中,书学家的字求法,画家的字求趣,学者的字得书卷味,碑学书家有金石气,帖学书家有滋润丰膄肌理。但唯有沈曾植的字兼而有之,独擅其美。 行草苏轼赠莘老七绝诗轴辛亥革命之后,沈曾植对政治上的失意,开始隐居到上海,潜心研究各类学问,虽然沈曾植并没有太多专门的论述某一门学科的专著,但他的许多观点和看法都被记录在沈曾植的各类文稿、日记、批注之中,之所以在市面上没有专门的有关沈曾植的专著图书,是因为沈曾植留下了太多的涉及各类学科的图书批注。 沈曾植《隶书平旦清风七言联》这其中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上述的沈曾植藏书达30万卷,什么珍贵的宋元刊本、地方志、文献等等不计其数,再加上沈曾植的各类碑帖题跋,更是不计其数,这也为整理沈曾植的相关资料增加了许多难度。沈曾植,作为清末书坛巨匠,于碑学草书有开宗立派之功,这得益于他对诸多学科的精深研究。从沈曾植的身上可以窥见,今天书家局限于书法技巧的学习和探索,而忽视了学养以及其它学科的钻研。为书法而书法的片面,致使今日之书家都缺乏内心的豁达和人格的高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今天沈增植不应被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行书致瞿鸿禨札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赞 (0) 相关推荐 生拙奇绝 沈曾植治学,严谨博大,综览百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他也是书法大家,以草书著称,取法广泛,早学钟繇.索靖,晚年吸取黄道 ... 曾熙:晚清尚碑书学大潮中不为所动的“另类”书法大家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曾熙在当时晚清尚碑的书学大潮中,不为所 ... 沈曾植:“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 沈曾植(1850年-1922年),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等. 浙江嘉兴人,清末民初学者.诗人.书法家.沈曾植治学,严谨博大,综览百家.博古通今,学贯 ... 生拙顿挫、宽博自在|沈曾植书法欣赏 生拙顿挫.宽博自在 沈曾植书法欣赏 沈曾植治学,严谨博大,综览百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他也是书法大家,以草书著称,取 ... 展讯 | 通人之书——沈曾植遗墨展5月8日在文津阁古美术馆开幕 展览 :通人之书-沈曾植遗墨展 时间 :2021年5月8日 - 5月12日 地点 :文津阁古美术馆 (北京西城区文津街7号) 五月的北京春色未减,繁花依旧,"通人之书 ... 沈曾植书法欣赏 沈曾植(1850-1922) 沈氏书法早精帖学,得笔于包世臣,壮年嗜张裕利:其后由帖入碑,熔南北书流于一炉. 在书学上,沈氏首次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碑与帖的联系发展脉络.在实践上早年攻帖学,仿黄山谷时尚 ... 奇伟瑰怪!沈曾植写《爨宝子碑》 沈曾植(1850-1922) 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书画家.字子培,号撰斋,别署乙盦等,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官至安徽布政司. 沈曾植<楷书临爨宝子碑轴>纸本楷书 ... 通人之书——沈曾植遗墨展5月21日将在浙江图书馆开幕 展览 :通人之书-沈曾植遗墨展 时间 :2021年5月21日 - 5月28日 地点 :浙江图书馆一楼展厅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五月天,美景常在.&quo ... 沈曾植的书法 沈曾植<楷书东坡诗文轴>纸本楷书 88.2×46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传诵,每一篇到,欧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款署:楚圆五兄属书,寐叟. 钤印:沈君(朱文) ... 彭玉平:新发现王国维致沈曾植手札七通考释 内容提要:沈曾植是对王国维后期学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王国维从1916年初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不仅时时造访海日楼以请益学问,而且彼此通信也不少.而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国维全集·书信> ... 张尊军:论沈曾植的书法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