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杨、吴、王、汪、郑、赵、张、韩等姓氏钢笔字写法建议

姓名,我们天天写,处处写。写好姓名所含的字,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愿望。特别是姓氏,简直是我们心中神圣的图腾。在学习和交流中,把自己的姓氏写得漂亮得体无疑会收获许多赞许,也使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倍增。然而,许多人写得并不好,以至于不愿在大庭广众下很自信的去签名。今天,我们探讨一些姓氏的钢笔字写法。从细节入手,以行书为主,发现每个字笔画及结构上的书写要领,期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当然,每个人对自己姓氏的研究远比我广泛详尽,所以,这仅仅是点滴建议,有用则取之,无用则弃之,藉此娱乐足矣。

左耳旁简化为横折,较右旁稍短小,以突出右旁。右旁“东”中折画要短,并快速上翻写竖钩,这是“陈”结体成功的关键。两点宜上不宜下,下沉则无精气神。简化字“陈”由繁体“陳”的草书演变而来,故草书“陈”写法与行书大同小异。

上面“木”的横竖都要缩一点,以突出撇捺。下面的弯钩不可软弱,要坚挺有力。全字结体稳重大方,如谦谦君子。当然,正如第二个“李”,也可以写得活泼生动,斜中取正。是为草书写法,提高了速度。

“杨”不易写出神采,可通过牵丝把笔画关联起来,从而增强字的动感。改右旁折笔为折弯结合,形成笔画的变化和对比。左右偏旁一高一低,参差互补。“杨”繁体作“楊”,书写草书时,左上“旦”以过笔符弧弯代之,故简化字“杨”也是繁体“楊”之草书。

上面“口”写作倒梯形为佳,上拓下收。“天”的两横宜短并向右上倾斜,呈繁密之势,以对比于撇。捺可变为长点,体现行书变化特点。全字要写得挺拔灵动。

“王”字笔画简单。不宜写得过于平正,可斜中求正。竖稍向右倾斜,中横缩为一点,与上下横形质有异。

仅比“王”增加三点水。两偏旁之间可用牵丝关联。全字左疏又密,体态稍斜。

左旁“关”宜紧凑,为右旁造势。两点不可散开。两横短而稍斜,逐渐聚拢。右耳旁大开大合,弯中含直,一竖定乾坤,力度饱满。全字左密右疏,左高右低。

“走”的行书有多种常见写法,均可套用。例字“赵”属灵动型。“土”下横稍长稍斜,使全字重心平稳。长捺不必一波三折,快速出笔,如同利剑出鞘,力度饱满。左上短撇及点占空间要小,增加“走”周围疏朗感。

繁体"赵”左疏右密,左旁以草书符号代之,一气呵成。右旁笔画聚集,镂空分明。

简化字“张”为繁体字“张”的草书变体。右旁“长”横画取斜势,宜短以突出主笔竖。上撇缩为点,下捺变为长斜点。所有笔画处于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

笔画在两偏旁中累积,中间显得疏朗,左右密中间疏。左旁改变笔顺用力翻笔上挑,以牵丝带出右旁。右旁横画缩短,与主笔竖形成对比。

左旁也可以用极简略的草书符号代替。

一个字行草书的写法有多种,我们可采用常见写法多加训练。日常姓氏书写中,楷书较少用,这里不再举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