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2017年第95期(总199期) 乡风民俗 臥看牵牛织女星
臥看牵牛织女星
漫话“七夕”
——潘玉陶
进入秋季,中国人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七夕”。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
七夕节的产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诗经》的《小雅》就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这是在古代农耕农社会里,百姓们仰望星空,向往着男耕女织生活的恬静安宁,进而衍生出淒美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故事'的主题是控诉旧时强调门当户对等级相配的婚姻现象。
应该说故事的最终成型是因为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那一首诗,诗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故事是说南阳城西牛家庄有兄弟俩,父母早逝。弟弟牛郎受哥嫂虐待,唯有一头老牛与其相伴,而处在逆境中的牛郎对老牛是百般呵护。有一天老牛开口说起了人语,它告知牛郎,某日天上仙女们要到附近的河里游泳,要他事先身藏芦苇丛中,将一位仙女的衣服拿走,便可娶她为妻。牛郎依计而行,在那一天去河边拿得了一位叫织女的仙女的衣服。其余)的仙女们在惊惶中穿上衣服向空中遁去,被拿走衣服的织女却因无衣裸身,无法返回天庭了。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与牛郎结成了夫妻。之后俩人男耕女织,过上了好日子并生育了一儿一女。然而过不久,老牛要死了,逝前它叮属牛郎要将其皮剝下留着,危急时有用;果然,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察觉此事后勃然大怒,他们不容忍这种自作主张且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于是派了天兵天将下来,将织女捉往天庭。牛郎闻讯,披上牛皮,挑了一对儿女前去追赶。上了天,眼看就要追上妻子,却被王母娘娘用金簪划出一条天河,夫妻俩只能隔河遥望,一对儿女也只能远远看着妈妈啼哭。
这一对夫妻被活活拆散的悲惨遭遇,得到富有正义感的鹊王同情,鹊王号令天下喜鹊飞赴天河,聚而搭为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这种相会,每年七月初七举行。于是,人们传说七月初七日喜鹊稀少,原因是这些精灵们上天搭桥去了。
这个故事被编为不同的剧种于舞台演出。民国时期四川有某川剧班子七夕上演该戏,牵了活生生的水牛上台,引起轰动。
从上世纪四十、五十乃至六十年代中期,七夕这天,安顺西街上的京剧院都要上演一出叫《牛郎织女》的应节戏。当时可谓一票难求,有的戏迷半夜就去排队候票。
这场传统剧一直演到紧临“文革”'的“四请”运动时被禁演。
至今,城中长者回忆起安顺京剧院演出的这出戏,依然津津乐道。他们还记得扮演牛郎和织女的周少庭先生和毛砚云女士。一生一旦,唱工做工极俱功力。演到织女被抓往天上、牛郎担着儿女追赶时,台下不少女观众默默掉泪、无声饮泣。
然而,七夕节还有什么文化内涵呢?
传说中的织女除了负责管理妇女纺织外,还是主宰瓜果生长的女神。因此,七夕节除了有“乞巧”的风俗外,还有以瓜果祭祀'的仪式。
《续修安顺府志》统计,上世纪30年代小小的安顺城中的织布女逾万,昼夜机杼声不断。关于七夕,该《志》载有:“七夕牛女渡河,妇女以瓜果祀织女,名曰‘乞巧’”的文字。
千百年来,笔记类或方志类典籍,记载七夕节的较多。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襟楼,人俱习之。”
南北朝时,梁朝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记有“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总之,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皆有记载七夕节的笔记体类的文章问世,核心内容大致相同。
还有不少描述七夕的诗流传于今。其中,唐代杜牧就写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螢。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外,各地府州县《志》之“风俗”条上,几乎皆列有“乞巧”一俗。
“乞巧”的内容较多,各地不一,但穿针活动较为统一而普遍。穿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七夕晚上,穿针人执丝线,对着月光穿针,先穿过者谓“得巧”;另一种是在七夕中午举行,将针投入水面,视针影形状而占卜女红巧拙。称为浮针、投针。其内容是观针影,若花鸟之类者为冠为巧、似刀剪直尺者为次为拙。
旧时凡七夕日出生的女婴,有些人家则将之取名为“巧”。《红楼梦》王熙凤的独生女儿就是出生于七夕而取名为“巧姐”。
在安顺城乡,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女性,多有巧云、巧莲、巧妹、巧娣、巧惠、巧凤之类的名字。或许,她们就诞生于七夕。我们的前辈们,想来取巧字为名的女姓更多。我有一位表姨,我们就叫她巧大姨妈。
每一个风俗,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其中必有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
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主题和内涵显而易见。但乞巧节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应该说,是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里,广大女性对纺织、女红技艺孜孜不倦、永无止境的追求。
注:本文插图来源墨浪绘《牛郎织女》连环画
· 作者简介
潘玉陶:号美石,安顺知名文化学者、作家,于地方历史、民俗均有研究,出版《安顺世像录》《安顺故事》散文与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