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不对,再多努力都是白费:学渣和学霸的差别
晓华姐姐的第26期分享
作者 l 晓华姐姐
一直有个疑问。
为什么付出同样的努力,有的人能考高分,有的人考不了高分?
为什么有人读书能记住,有人就是记不住呢?
到底是智力的差异还是方法不对?
昨天听了樊登老师讲的《考试脑科学》,才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脑科学的博士,他在这本书里非常轻松、幽默地给我们讲解了大脑的结构,以及记忆的规律、方法。
我觉得受益匪浅,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将会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大脑记忆的真相”是什么?
谈到学习,不得不谈记忆力,因为学习和记忆有关。
什么是记忆?
一句话解释:记忆就是新神经回路的形成。
那么问题来了,神经回路是什么呢?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大脑比喻为计算机。计算机有处理器,也有硬盘。如果想把一个东西长期储存在计算机里,那就得让它存在硬盘里;如果我们想临时处理它,就存到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负责临时处理,硬盘负责长期存储。
我们的大脑也有这样两个部分,我们从外界摄入的信息,比如今天看到了什么东西、摸到了什么东西、有什么感受,都在临时处理器里。
如果我们需要长期地记住,就相当于要存在计算机的硬盘里,就是大脑皮质。
在大脑短期处理区域和大脑皮质之间,有一个把关的,就是海马体。
海马体负责筛选,这个信息如果值得长期记忆,就存下来;如果不值得,忘了就行了。
那么大脑会把什么东西放在长期记忆的部分呢?
原始的大脑判断一个东西要不要被长期记住,就是看它跟我们的生死存亡有没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那么,怎么才能让那些跟生老病死无关的知识进入到我们的“硬盘”里成为长期记忆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欺骗”海马体。
02 如何“欺骗”海马体,
让我们把知识记得更久?
“欺骗”海马体的第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复”。
作者说,其实,人脑不仅健忘,而且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经常会得出错误的答案……
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要着急,有什么东西学不会不要觉得心烦。
这是人脑的性质所决定,我们无法改变,只有不断地重复。
谈到重复,我们就要谈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曲线。
一次记忆遗忘的速度最快,当三次记忆之后,记住的东西就变得越来越多。
所以,复习可以降低我们忘记知识的速度,没有复习就没有记忆。
结合海马体的性质,作者给大家整理出来学习后复习的节奏。
第一次复习:学习后的第二天。
第二次复习:第一次复习一周以后。
第三次复习:第二次复习以后两周。
第四次复习:第三次复习后一个月。
经过四次复习以后,你基本记住了全部,这就是学霸的节奏。
这里要提醒大家,潜在记忆的保存时间大概是一个月,所以,学习后的一个月内必须要复习。
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基于记忆的原理,我们在选参考书的时候,不要贪多,选定一本即可,然后把它一遍一遍地复习之后彻底掌握。
如果你同时看几本参考书,那么你每次学的东西很有可能都是新的,这会使得你难以形成长期记忆。
这点非常重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学习效率差十倍以上。
03 为什么“好奇心”和“调动情绪”
有助于记忆?
当一个人的大脑形成了长期记忆以后,会产生一样东西,叫作LTP。
什么叫LTP?
就是长时程增强作用,意思就是当你海马体的神经元出现了LTP这种现象的时候,就代表这个地方产生了长期记忆。
所以,让你的头脑中产生大量的LTP,能够记住更多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产生更多的LTP?
好奇心和情绪。
1好奇心
好奇心能刺激θ波的出现,头脑当中θ波出现的次数多,LTP就多。
通俗地来说,你感兴趣的话,就会记得更牢。
达·芬奇讲过:正如明明没有食欲却去吃东西,会对健康不利,如果没有兴趣还去学习,则有损记忆。
好奇心和记忆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好奇心增加,记忆会变得更多;
另一方面,脑海当中记忆的知识越多,所产生的好奇心也会越多。
2情绪
大脑中有个杏仁核,杏仁核负责控制人的情绪,如果能够刺激杏仁核,就更容易记住。
所以,人生当中只要有剧烈的情绪起伏,记忆往往都很深刻。原因就在于海马体周围的神经元聚集组织活跃,情绪产生。
这和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你不带任何情感地去记一些东西,你很有可能记不住。但是如果你给要记的东西加入一些情绪,加入一些想象,你立刻就记住了。
比如:一般人很难记住1815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如果你这样想象:拿破仑,一代枭雄,被人赶下了舞台,他是一个革命者,他认为他对法国负有很大的责任,他的帽子歪在一边,非常落魄,在凄风苦雨当中,一行人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带着这种情绪,去感受拿破仑当时的遭遇,那种委屈,那种愤怒,然后再记住那是1815年。
04 有没有一种事半功倍的记忆法?
分享一下“狮子记忆法”,可能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什么叫狮子记忆法?
狮子记忆法,主要有三个有效的因素:饥饿、走动、寒冷。
第一个因素:饥饿。
狮子在饿的时候,大脑马上就变得特别活跃,因为它要识别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
人也是一样,饥饿产生的激素会刺激海马体,从而产生LTP。
所以背东西最有效的时间是在饭前,这个时候是记忆力最强的时间;吃饱了饭以后,血液都流到胃里去了,这个时候学习、背单词,是记不住的。
第二个因素:走动。
狮子捕食的时候要来回走,走动可以提升记忆,所以学霸们喜欢早上起来在小树林里背单词是有道理的。
哪怕你不走,上学放学路上,坐公交车、坐地铁晃着,背单词效果都会很好。
第三个因素:寒冷。
冷的时候会有生存危机,更容易记忆,如果让自己处在太过温暖的环境,一会儿就想睡了,不利于记忆。
05 睡眠对记忆有影响吗?
答案是:有!
犹太人讲过一句话,学习就是好好睡觉。
所以,犹太人特别重视孩子睡觉的时间。
因为,好好睡觉的时候,海马体就会大显身手,这个过程叫作记忆恢复。
这里有一张图让我们知道睡眠的重要性,通过睡眠的修整,正答率明显提高。。
人的大脑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就是大脑不需要休息。哪怕你睡着了,大脑也在运转。
睡着的时候海马体在工作,它会整理这一天当中所学到的东西。如果睡眠不足,海马体来不及整理,它就会把那些东西抛掉不要了。
综上所述,给大家整理一下整个学习的节律,大家就知道怎么样安排时间是对我们的大脑最友善、最科学的方法。
第一,饭前处于饥饿状态正适合学习。
第二,睡觉前也是学习的黄金期。
第三,如果早就决定要睡午觉,那么应该在午睡前的这段时间内抓紧学习。
作者给大家列出了一张表:
早上7点钟起床以后做计算题,学语文、物理、化学、数学;
中午记忆的黄金时间,做一些记忆性学习,然后午睡;
下午学物理、化学,写点小论文;
晚饭 19点到21点是自由的时间,其实留下来的自由时间蛮多的。
晚上睡觉前,记忆的黄金时间,11点前一定要睡觉。
06 如何让自己一直保持“干劲”?
经常有人会说我提不起干劲,怎么办呢?
人的干劲来自一个叫作伏隔核的地方。伏隔核并不大,小小的一点点,但是伏隔核掌管着我们干活的干劲。一个人有干劲,就是他的伏隔核兴奋。
那么怎么才能让你的伏隔核兴奋呢?
答案是:只要你开始干,就能够刺激伏隔核。这个心理学现象叫作行动兴奋。
比如,今天不想学习,怎么办?
开始学,学着学着就想学了,这就是伏隔核在起作用。
所以,当你不兴奋的时候,不要企图等待兴奋的到来,而应该通过你的行动去获得兴奋。
07 怎样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成为“记忆高手”?
高级的记忆到底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呢?
你必须了解人的三种记忆:
第一、经验记忆,比如失恋、初次离家。
第二、知识记忆,你背下了3.1415926这样的数字。
第三、方法记忆,比如小时候学会骑车,永远忘不掉。
这是人类记忆的三兄弟。
最底层的是方法记忆,中间是知识记忆,上面是经验记忆,从原始到高等。
我们三岁以前学会了很多东西,学会了吃饭、说话、拿东西,这些一辈子都忘不了,因为这些都是方法记忆。
但为什么我们记不住三岁以前发生过的事呢?
因为那些事属于更高等的经验记忆,那时候还没有发展出经验记忆的能力,所以,我们对三岁以前的人生是没有印象的。
知道了记忆分三种类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应该更多地去调动我们的方法记忆和经验记忆。
比如3.1415926可以谐音联想成“山巅一寺一壶酒”,这样就能把它记下来。
《最强大脑》的冠军王峰,他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所以决定去学一下记忆,没想到真的找到了很多方法,后来成为了最强大脑。
▲ 王峰
他说记忆是有方法的,比如说,你要记住很长很长的一串数字,你可以把这一串数字想象成一个房间,进到这个房间以后,门上贴着一个3 ,书架上贴着一个5,然后这边贴着一个6……把这些数字,和你脑子里想象出来的房间的格局结合在一起,画面感一呈现,很长一串数字就能够记住。
这就是把知识记忆变成经验记忆的过程。
那怎么才能够形成方法记忆呢?
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可以逐渐形成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带来的结果就是,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够给出答案。
比如,上面提到的,一旦你学会骑车,这辈子你都很难不会骑,想忘记怎么骑自行车都做不到,这就属于方法记忆,已经进入到你的灵魂、身体当中去了。
方法记忆有三个特点:不知不觉,非常牢固,它是身体记忆、很难忘记。
所以一定要学会改变学习方法,尤其到了初中高中以后的孩子,要搞清楚原理和逻辑,而不是死记硬背。
真正的魔法记忆就是形成了方法记忆。
所谓形成了方法记忆,就是经过刻意练习以后,掌握了原理并且把它牢记在心。
最后放两个彩蛋:
1、考试的时候怎么吃?
考试的时候,我们需要的营养素是葡萄糖,所以在考前应该更多地吃面条,而不是吃很多肉,肉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慢,但是面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快,葡萄糖有助于大脑变得更加活跃和兴奋。
2、如何避免考试中途松懈?
什么叫中途松懈?
比如说一场考试一个半小时,往往一个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是刚开始的20分钟和快交卷的15分钟。这个时候注意力最集中,效率最高,中间就容易松懈,这个是很常见的现象。
那怎么办呢?
你可以把一场考试分成三个30分钟来看待,当你把它分成三个30分钟以后,每一个30分钟都有开始和结束,就减少了特别多中间松懈的过程,这有助于我们考试考得更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