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籍治疗食道癌(噎嗝)的15个验方
摘录《中医名方验方丛书:肿瘤治疗名方验方》当中治疗食道癌的古医籍方剂,古代比较靠谱的,出处明确的,这些算是最有代表价值的了。
1. 九物五膈丸
处方:
麦冬(去心)90克,花椒90克,远志(去心)90克,炙甘草150克,炮附子30克,干姜90克,人参120克,桂心90克,细辛90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2丸,每天3~4次,含化。
功能:散寒化饮,益气通肺。
主治:食管癌。症见瘀阻日甚,气虚阳微。适用于忧膈、气膈、食膈、寒膈、饮膈等五膈。
注意:忌海带(藻)、猪肉、生葱、生蒜。
出处:东晋·张湛《延年秘录》。
2. 黄芪甘草汤
处方:
黄芪、甘草、肉桂各15克,人参30克,芍药、茯苓各60克。
用法:共为粗粉。每次15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加饴糖少许,煎化热服,良久以稀粥投之。
功能:补气利咽。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咽中噎塞,胸中满,肋下气上冲,饮食减少。
出处:宋·太医院《圣济总录》。
3. 泽漆丸
处方:
泽漆15克,槟榔30克,附子30克,木香15克,肉桂15克,陈皮15克,泽泻15克,大黄15克,郁李仁15克,厚朴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每日3~4次。
功能:行气消积,化瘀消癥。
主治:食管癌。症见食癥癖气,脾胃虚弱,头面及四肢浮肿。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4. 枳壳散
处方:
枳壳、三棱、陈皮、益智仁、莪术、槟榔、肉桂各30克,干姜、厚朴、炙甘草、青皮、肉豆蔻、木香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次10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热服,每日服1~2次。
功能:理气宽中,消癥破积。
主治:食管癌。症见三焦痞满,胸膈满闷,心腹膨胀,胁肋刺痛,食饮不下,噎塞不通,呕吐痰涎,口苦吞酸,羸瘦少力,短气烦闷。
出处: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5. 丁沉丸
处方:
甘草(炙)150克,青皮150克,丁香150克,白豆蔻150克,沉香150克,木香150克,槟榔150克,肉豆蔻150克,白术1200克,人参300克,茯苓300克,肉桂75克,干姜75克,麝香3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最后加入麝香混合均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每次1丸,空腹时淡盐水或温酒,细嚼送下。
功能:温中降逆。
主治:食管癌。症见脾胃寒气上逆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呕吐不止。
出处: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 三棱丸
处方:
荆三棱90克,枳壳、木香、青皮、槟榔、肉桂、炙甘草各30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次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功能:行气消积。
主治:食管癌。症见积聚气块,或心腹满闷噎塞。
出处:宋·王衮《博济方》。
7. 吴茱萸丸
处方:
木香、青皮各9克,僵蚕15克,姜黄15克,泽泻15克,柴胡15克,当归20克,炙甘草20克,益智仁30克,人参30克,陈皮30克,升麻30克,黄芪30克,半夏36克,草豆蔻36克,吴茱萸36克,麦芽45克。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次20~30克,每日服1次,细嚼服。
功能:温中利膈。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寒在膈上,噎塞,咽膈不通。
出处:金·李东垣《兰室秘藏》。
8. 十膈气散
处方:
人参30克,茯苓30克,肉桂30克,枳壳30克,甘草30克,大曲30克,麦芽30克,白术30克,陈皮30克,干姜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厚朴15克,槟榔15克,木香15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克,淡盐水调服。如果脾胃不和,腹胀,胸闷,可用水25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2枚,盐少许,煎至150毫升,空腹热服。
功能:消癥化积,益气通膈。
主治:食管癌,胃癌。冷膈、风膈、气膈、痰膈、热膈、忧膈、悲膈、水膈、食膈、喜膈等十种膈气。
出处:元·许国桢《御药院方》。
9. 香砂宽中汤
处方:
木香、白术、陈皮、香附各9克,白豆蔻、砂仁、青皮、槟榔、半夏、茯苓、厚朴、甘草各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加蜂蜜1匙,食前服。
功能:理气消痞,散寒止痛。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痛。
出处: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
10. 顺气和中汤
处方:
陈皮9克,半夏6克,茯苓6克,白术9克,枳实6克,香附9克,砂仁6克,黄连6克,栀子6克,神曲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取汁,入竹沥,姜汁,童便,不拘时候温服,每日1剂。
功能:理气化痰,健脾和胃。
主治:食管癌。症见噎膈翻胃,嘈杂吞酸,恶心呕吐痰水。
出处: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11. 七圣汤
处方:
半夏、黄连、白豆蔻、人参、茯苓、竹茹各等份。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功能:辛开苦降,益气通膈。
主治:噎膈。症见痰热中阻,胃失和降,呕吐胸闷者。
出处:清·李用粹《证治汇补》。
12. 人参利膈丸
处方:
人参、白芍、大黄(酒制)、枳实、厚朴、槟榔各等份,沉香减半。
用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每服3克,每日3次,白汤送下。
功能:消食降逆,通腑利膈。
主治:脾胃食滞成膈,胸脘痞满,大便燥结。
出处:清·顾靖远《顾松圆医镜》。
13. 牛郎串
处方:
白牵牛子150克,槟榔30克,茵陈15克,莪术15克,三棱15克,皂角15克。
用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9克,每日3次。
功能:消痰涤饮,理气化瘀。
主治:食管癌。
出处:清·赵学敏《串雅内编》。
14. 利膈豁痰汤
处方:
半夏30克,橘红15克,枳实30克,槟榔15克,沉香10克,桔梗15克,瓜蒌30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香附20克,白芥子10克,石膏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降气利膈,豁痰散结。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气结痰壅,食管噎塞,郁而化热,饮食不下。
出处:清·丹波元坚《杂病广要》。
15. 启膈散
处方:
沙参9克,丹参9克,茯苓6克,川贝母6克,郁金6克,砂仁壳9克,荷叶蒂2个。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润燥解郁,化痰降逆。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大便干结;舌绛少津。
出处:清·程国彭《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