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之战”后,钟会、姜维、卫瓘共同构建的权谋修罗场
相关推荐
-
都说三国争霸,最后竟然三家归晋,那么三国中的曹魏是如何灭亡的呢?
三家归晋指的是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都被晋灭掉,而晋的建立是夺取了魏国的政权.司马氏野心勃勃,从高平陵事变就逐步掌握政权,至司马昭称晋王,司马炎建立晋朝. 司马家族在东汉和三国时期就是显赫的世家大族,如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邓艾篇(尾声,其二)——钟会陷害的真相
三国良将系列之邓艾(尾声,其二)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邓艾重大事件之十五--承制封官,稳固蜀地 景元四年(263)年底,邓艾进入成都.蜀汉皇帝刘禅率领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自行绑缚,抬着棺材 ...
-
姜维一计害三贤,至死忠于蜀汉;卫瓘称病骗钟会,三杰尽丧其手
决定反叛之后,钟会闻听邓艾因破城之功而变的骄横,但骄狂的邓艾依然保持着极为出色的战略眼光,他建议司马昭应该趁着魏军灭蜀的声势,乘势攻吴,魏军挟大胜之威定能成功. 退而求次可经营蜀中,收整归降的蜀兵,筹 ...
-
灭蜀功臣邓艾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的结局警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出18万魏军南下攻打蜀汉,主帅是钟会,副将是邓艾与诸葛绪,以规模来看,魏军数量几乎是蜀汉全国总兵力的两倍,这无疑是一场灭国大战,魏军兵分数路,直扑蜀汉,而蜀汉似乎并没有做好防备的 ...
-
魏灭蜀之战:钟会不是姜维的对手,为什么最后魏国还能成功灭蜀?
导语:公元263年八月,魏国基于三国格局的崩溃决定掀起了大规模灭国战,并且把首要对象放在了蜀汉身上,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此时蜀汉创始人"刘关张".诸葛亮等人坟头上都长草 ...
-
魏灭蜀之战,姜维钟会邓艾等都有出色表现,不料最后却被此人团灭
三国是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最初魏蜀吴这三个国家都可以说是猛将如云,所以最终才达到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平衡"局面.只可惜到三国后期,魏国在司马氏篡权以后实力不断增强,而蜀国和吴国 ...
-
魏灭蜀之战中,和姜维一起投降的几位蜀汉大将都有谁?
公元263年8月,魏国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 ...
-
魏灭蜀之战中,蜀汉出了两个叛徒,他们分别是谁?
公元263年,曹魏大军兵分三路,朝着蜀汉发起了进攻.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 ...
-
魏灭蜀之战背后,是你从未听说的权力斗争
第四章:魏灭蜀之战背后的权力争夺 (每天十分钟极简两晋史,跟随星衍一起快速读懂这个堪称'华夏之殇'的时代!) 263年,司马昭宣布伐蜀. 但事实上,伐蜀这件事在当时压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司马昭的心 ...
-
魏延镇守汉中十年,为何灭蜀之战姜维一个月就失去汉中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国著名将领,天水翼县人,自幼喜爱如家学说,其父姜冏战死沙场,后来姜维被任命为曹魏中郎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军将领马遵曹梁绪等人怀疑姜维谋反,天水和翼县均不放姜维入城,无奈之下 ...
-
魏灭蜀后,东吴是如何独自面对魏(晋)16年,主要干了三件事
公元263年8月,司马昭掌控的曹魏,为了消除弑杀魏帝曹髦的影响,同时为了建立功业加快篡位步伐,命令钟会.邓艾率领18万大军攻伐蜀汉,仅仅几个月后,邓艾率军偷渡阴平,突破绵竹,直接率军进入成都,逼降了蜀 ...
-
作为灭蜀之战的两大功臣,邓艾和钟会为啥会被司马昭无情杀害?
三国末期,司马昭见蜀汉内部不和,派兵攻伐蜀国.邓艾和诸葛绪负责围攻姜维,钟会负责进攻汉中.实际上在战前司马昭根本没有想到,能这么快速的灭亡蜀汉,大家想象的都是最多击败蜀军,占领汉中.哪曾想,邓艾兵行险 ...
-
北宋灭蜀之战,五万军队消灭了有四十万军队的国家
北宋灭后蜀之战,是一次非常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赵匡胤只出动了五万军队,就灭了拥有四十万军队的后蜀,以至于花蕊夫人写下了"四十万人齐卸甲,宁无一个是男儿"的诗句. 赵匡胤在陈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