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字的《四库全书》
水星
在中国古代,历来有盛世修书的“风俗”。编修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巨著,不仅能彰显当朝国力强盛、造福后世,更能通过集历代、百家之言,归纳和总结前人的知识、学说,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思路。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令编修了一部《永乐大典》,全书万余册、3亿多字,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而在300多年后,乾隆皇帝也下令编修了一部空前浩瀚庞杂的巨著——它,就是《四库全书》。
乾隆提制,盛世修书《四库全书》的诞生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清朝迎来了盛世景象,在这年的十一月份,安徽学政朱筠上奏,提出校办、辑佚(对文献的查漏补缺)《永乐大典》等书籍。乾隆应允之后,又顺势下诏,要求各省督抚、学政征集各类书籍,汇送京师。之后,乾隆命人将这些“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到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可以看出,辑佚《永乐大典》,是引发乾隆想要编修《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恰逢当时清朝的思想文化亟待总结,这一鸿篇巨制便应运而生。为了编修《四库全书》,清廷组织了大量高官、学士来主持工作,如后世著名的刘墉、纪晓岚、陆费墀等悉数在列。这些官员被分别任命为总阅官、总裁官、副裁官、总撰官、总校官等,各自肩负不同的任务。
编修《四库全书》的首要任务,是全国范围内的书目征集。为了提高各地的征书积极性,清廷推出了进书表彰制度,除了“记名”“奖书”之外,凡进书的数量多、质量高者,还能得到乾隆的亲笔“题咏”。于是在各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各家民间私藏的支持下,征书时间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一直持续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7年间共征集书目1.2237万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此外,民间的私人藏书家如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也进书不少。
在书目的征集、整理过程中,《四库全书》的“底本”内容也在逐渐成型,包括《永乐大典》中的书目、各类政府藏书、各省征集、民间流传等。这些书籍被统一整理之后,由专门负责的官员进行审阅,将“内容合适”的书籍筛选入录,并悉数记录、上报,层层审批,最后才能确定进入《四库全书》的名列中。
于是,经过数年紧锣密鼓的编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库全书》的初稿完成,框架、底本内容基本确立。
从内容来看,整套《四库全书》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44类。其中“经部”有“易、书、诗、礼、春秋”等10类;“史部”有“正史、编年、别史、杂史、传记”等15类;“子部”有“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道家”等14类;“集部”有“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其中囊括书籍3642种,内容共计7.9338万卷、3.6万余册、约8亿字,几乎是《永乐大典》的三倍!这部注定要载入历史的伟大著作,终于诞生。
文学荟萃、七阁七抄举世罕见的无价之宝
《四库全书》的初稿完成后,喜不自禁的乾隆又立即下令,进行后续的校订、抄写工作。在校订过程中,为了保证校订工序的顺利进行和《四库全书》的最终质量,官员们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对遗落错误、发现錯误等问题,制定了奖惩细则;同时,要求进行分校、复校两次校订后,还须再次抽查检阅,最后才可装潢进呈。
校订完成后,即是抄写。乾隆的要求是,除了最先抄写的底本之外,还要再额外誊抄7套——这是乾隆为了效仿著名的藏书阁“天一阁”的形式,又特意修建了7座藏书阁,一阁一本分别珍藏之。
由于《四库全书》体量庞大,且对抄写的质量要求极高,因此抄写工作的进行也极为不易。前前后后,清廷共选拔了3826人进行抄写工作,规定每人每天用正楷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并对抄写的字迹、对错进行严格把关。因此,虽然前后7套抄本系数千人抄写,但所有的字体和风格都端庄规范、工工整整,宛如一人所笔。
全部抄写工作历时数年,乾隆的“南北七阁”也一应建成,其中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号“北四阁”;后有江南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为“南三阁”。而七阁中但凡所藏之书,包括《四库全书》在内,皆钤有玺印。
后世评价,《四库全书》的编修,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由乾隆皇帝“御批监制”,从全国征集无数藏书、典籍,又组织超过400余名高官、学士,以及数千位文人、学子,可谓荟萃天下学问,鸿才硕学济济一堂;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了数年时间,耗资无数,终将这一空前浩瀚庞杂的巨著编修而成。
《四库全书》的确堪称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古代的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知识,都被涵盖其中,并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先人学问的最佳参考。而这部巨著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考古价值,都足以使其成为举世罕见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