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祛痰剂温化寒痰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四节 温化寒痰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要略》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
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又:
苓甘五味姜辛汤,痰饮咳嗽常用方;
气降仍咳胸犹满,速化寒饮保安康。
【组成】 茯苓四两(12g) 甘草三两(9g) 干姜三两(9g) 细辛三两(3g) 五味子半升(5g)
【功用】 温肺化饮。
【主治】 寒饮咳嗽。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膈痞满,舌苔白滑,脉弦滑。
冷哮丸(《张氏医通》)
冷哮冬花麻草辛,川乌牙皂胆南星;
椒矾夏曲紫菀杏,温化寒痰效特灵。
组成:麻黄泡 川乌生 细辛 蜀椒 白矾生 牙皂去皮弦子,酢 炙 半夏曲 陈胆星 杏仁去双仁者,连皮共用 甘草生,各一两(各3g) 紫菀茸 款冬花各二两 (各6g) 共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每遇发时,临卧生姜汤服二钱(6g),羸者一钱(3g),更以三建膏贴肺俞穴中,服后时吐顽痰,胸膈自宽。服此数日后,以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再服。
功用:散寒涤痰。
主治:寒痰哮喘。背受寒邪,遇冷即发,咳嗽痰多,胸膈痞满,倚息不得卧。
三建膏方
组成:天雄 附子 川乌各一枚 桂心 官桂 桂枝 细辛 干姜 蜀椒各二两 上切为片,麻油二斤,煎熬去滓,黄丹收膏,摊成,加麝少许,贴肺俞及华盖、膻中穴。
【鉴别】 苓甘五味姜辛汤与小青龙汤均用干姜、细辛、五味子,皆有温肺化饮之功,可治疗寒饮内停所致的咳嗽痰稀色白。但苓甘五味姜辛汤功专温肺化饮,而无解表之功;而小青龙汤除温肺化饮外,尚可发散风寒,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水饮者。
冷哮丸与苓甘五味姜辛汤均有温化祛痰之功。但冷哮丸所治寒痰哮喘为内外俱寒之实证,方中以麻黄、细辛散外寒,蜀椒、川乌温里寒,皂荚、胆南星化顽痰,白矾、半夏燥湿化痰,紫菀、款冬花、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化痰,且用药较燥烈,虚人慎用;而苓甘五味姜辛汤长于温肺散寒化饮,故多用于寒饮内停所致之咳喘痰多、清稀色白者。
三子养亲汤 《韩氏医通》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组成】 白芥子(9g) 紫苏子(9g) 莱菔子(9g)(原著本方无用量)
【功用】 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 痰壅气逆食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