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车时代,轮到外国车抄中国车了?
中国汽车的起步,是从对国外品牌的逆向仿制开始。直到今天,找一个细分市场的标杆车,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设计的“对标式开发”仍然是多数车企的主要路径。
但是,当汽车的产品定义、核心技术、消费需求都开发发生革命性转变时,当底层开发能力的转移开始让中国汽车在某些方面占据引领地位时,师父和徒弟的角色是不是该互换了?
今天,这期干货满满的节目将和大家共同探讨,新时代下的产品开发理念变革。
如果将技术按照量变和质变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渐进式技术和突破性技术。在汽车处于渐进发展的燃油车时代里,起步晚、基础低的中国汽车,只能采取跟随。合资品牌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然后还得靠功能性配置的堆叠和性价比去讨好消费者。
但是,当燃油车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汽车行业在内驱外压之下需要发生突破式变化时,不管是国外品牌还是中国品牌,都面临旧资产归零、旧能力焕新的情景。此时,如果能将智能化产业的优势与汽车产品结合,就有机会打开全新的发展空间。这就是所谓的“换道超车”,本质上是将汽车变成与现在的定义完全不同的产物。
于是,我们发现,这个市场上已经没有“标准答案”来抄了,每个人都在做一张全新的考卷。如果说非要找答案,答案一定不是在可以对标的竞品身上,而是在用户身上。立足用户需求,倒推和拉动研发环节,形成新的产品定义。
以前,我们会去问用户想要什么样的车,但是获得的答案往往是模糊的表达。而今天的数字化工具,给了我们新机会,能找到代表市场主流需求的先导用户,将模糊的表达变成可以落实到车辆的特征上,将用户评价标准变成工程开发的指标体系,将用户想要什么车变成用户在怎样的场景下使用车。
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这个二十几年前就被提出的观点,直至今天仍然极具指导意义。尤其是当市场上已经“无人可抄”时,每一家车企都必须要站出来,做自己的引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