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2=60?
一早迷迷糊糊起来,蹑手蹑脚带上了卧室门。眯缝着眼睛机械地刷着牙,耳朵里飘来不可捉摸的声响。一时打了个机灵,侧耳细听,好像是敲门的声音。寻声望去,卧室里传出来“求救声”。
糟糕!卧室门锁坏了。迅速调动出储存在大脑中枢的各种开锁小妙招:废旧不用的卡片若干,翻箱倒柜寻得的铁条,铁丝,还有家用工具箱,想来也是一应俱全。然并卵,门板太厚,卡片还没探进身去一半,就已经可怜巴巴地夭折,只留得残损的尸骸;赶忙像模像样地模仿着电视上习得的开锁撬门功夫,才扼腕叹息电视剧都是骗人的,门板上活生生地刻上深深浅浅的几道印子,门依旧岿然不动,没有半点起色;门缝太窄,外门锁没有螺丝扣,工具箱里的大小工具也全成了摆设,想塞都塞不进……一时间瘫坐在门口,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股子无所适从。
无奈,只能打电话开锁求救了。很快电话那头传来“嘟嘟嘟”的连线声,焦急的等待着,终于接通了。电话那头是含糊不清的男人声,可不是,六点半估计师傅还在跟周公下棋呢。很不好意思地问了声“师傅,您什么时候能过来?”“20分钟。”心里一阵欣喜,原本还想着估计要熬到八九点,一下子像得了保障似的,心里安稳下来。
时间总是这样,你越在意,越觉得他过得太缓慢。终于等到了门铃响,抬眼看看表,也才过了二十分钟。很快,开锁师傅进了门。他个头不高,圆圆的脑袋上顶着一个大帽子,遮了大半张脸,眼镜上蒙着白花花的雾,看不清楚他的眼。声音却早已经精神了许多,跟着他厚厚的棉大衣,一股寒气也伴随着进了门。师傅伸手利索,快速从他的“百宝箱”里找到一个白色的卡片,虽看不出材料,却能感觉到它的柔韧,一番周折,卡片塞进了门缝里,步履艰难地挪着位置,门内外两个人密切配合着,只听“咔嚓”一声,门开了。那一瞬间,看着屋里的他,一脸惊慌失措后的释然,再看看地上遗留的断开门锁的残骸,一肚子感慨。
师傅进门,前后没花得两分钟,大功告成。足见“对症下药”的关键性。脑子里思考的是另一个问题:
两分钟,60元,值吗?
也许从时间和功效的对等来看,一个小卡片,两分钟,想想确实不划算,这个师傅今天一定是赚大发了。但如果这样钻牛角,一定会后悔得牙根痒痒,那么这锁坏之小事,也一定成了影响心情的糟糕郁闷之大事了,心情郁结的损失一定比60块还要惨重吧。
但如果你能想到师傅一大早上解燃眉之急于朝夕,能想到也许旅途遥远,天气严寒,师傅不远千里奔波至此,单就这股敬业精神已然值得赞赏,如果你能再远一点想到今天若遭遇撬门换锁之战,后续一系列的修锁换门之问题,那个随时提醒着你要补救填补的门把手那个黑窟窿,那份时间和精力耗费必定更多……如此想来,今天这短短两分钟,最是精妙。解决问题之迅速,还不拖泥带水,岂不妙哉。
我们应该明白,生活中的很多支出,都不该只凭借单一要素去衡量。而自我的价值体现也从来不是从单一要素表现。想起我们的教育,从来也不是仅仅凭借成绩分数武断地评价个人成长,而教师的教育工作是否称心尽职,更不能简单地从孩子们的平均分来衡量。我们应该看到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的很多努力,也许那恰恰是更重要,更值得肯定的。
另外,我们也该试试换位思考,更该懂得感恩,感恩师傅冒雪冲风解难于朝夕的可敬和可佩。他的这份精神值得上如此的“厚待”,而生活里每一个行业如若都有这样一股敬业精神,和谐社会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