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老师说的这四个字仍然让我深深受益|栩先生

01

教师节就要到了。

算起来,学长已经大学毕业八、九、十来年了(* ̄︶ ̄)

作为一个从非实用学科(文学)毕业的人,我经常会想起一句话:当年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这是实话,具体的知识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但这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老师们给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思想上、在处事上、在风骨上……

我读书的时候很幸运,遇到过不少称得上难得一见的好老师。

我想写写一些让我受益很深的教诲。但我发现要写的内容实在太多,起码要一万字起步。所以,今天我只写大学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的四个字。

这四个字单独看可能很普通,但十年来,我仍然会不时想起当时的情景,想起更多的话,仍然从中获益。

这四个字是:问题意识。

老师曾经讲过一个小事。

有一次,老师参加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有两位同学,由同一位导师指导,他们的论文题目大致是这样的:《XX书籍校勘(第X部分)》。

他们研究的这本书,非常非常重要。

但是,答辩一开始,老师当即说到:你们这样写论文,很可能毕不了业。

两位同学听完估计直接懵了。他们心里可能马上就想:这明明是我导师给的选题啊,怎么到你这就成了毕不了业的论文呢?

老师说,原因很简单:这篇论文没有任何问题意识。

真正的问题,正出在他们导师布置论文选题这件事情上。

原来,他们的导师,当时正在做一个关于这本书的大项目,正好就把一部分工作交给了两位同学,让他们对这本书的相应部分进行校勘。

书籍校勘本身当然有价值,但是,对这两位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做的主要都是技术性的工作,既不能系统地提升思辨能力,又没法从技术工作中提炼出一些具有指导价值的通用原理。

说白了,这两位同学不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只是在检查错误,纠正错误。

发现小问题,写成小论文;解决大问题,才有大论文。

02

后来,老师转述过另一句话,让我对“问题意识”有了更多认知。

“王国维、陈寅恪、钱锺书,如果论读书的数量,应该是钱锺书最多,陈寅恪次之。但如果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应该反过来,王国维贡献最大。”

我听的时候觉得很新鲜,还很少有人这样评述过这几位大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很佩服这几位大师的博闻强记、才华横溢,不仅没有能力,也压根没有想过对他们的学问价值去做评价。

老师没有详细展开说为什么。但我认为,这至少有一部分和“问题意识”有关。

不是“读书方法”,而是“问题意识”。这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重要。这三位大师(是真正的大师)成就都很高,我们都很敬佩,他们的读书方法也都很好。

但王国维所关注的学术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他的创见,可能略胜一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翻他的《观堂集林》。

这让他在学术史上的贡献可能也略胜一筹。

这些大学问家都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但这种“问题意识”会不会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至少我觉得不会。

03

王国维的书不好读,我后来在读另一本书的时候,对“问题意识”又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张伯伟教授,有一本书叫《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我读的时候很受触动。

这本书,是在张老师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出来的。而博士论文里的很多章节,又分别是张老师大三的学年论文、大四的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

注意,这可不是论文合集,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张老师写的是结构严谨的同一个大主题。

这太难得了。问问你身边的硕士博士:他们想过多少个论文选题。然后你就知道了。

想想就很可怕:张老师从大三开始一直坚持在同一个方向上做研究,层层推进,深挖十几二十年……

这不仅让他能把论文做得非常扎实、深入,而且还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不用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找选题,而是可以在求学期间做更好的积累。

肯定有人会想,张老师这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坚持下来的?我觉得,准确来说,这根本不需要坚持。

这需要的是眼光。这种眼光,就源于“问题意识”:

西方文学理论在八九十年代非常风行(现在估计也是),很多研究者言必称西方,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比较零散,一直没得到重视。而张老师认为,这些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其实同样非常有挖掘的价值。

这本书你只看书名就知道,志向很大。

我猜张老师第一次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可能会想:哇,这下家里有矿了。

这么大的学术富矿,你让我停我都停不下来啊。

这个“问题”离普通人很远吗?再看看张老师的这个选题,你可能也会意识到并不远:只要认认真真读过文学理论的人,都能隐隐约约感觉到“西方文学理论比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流行得多”这个现象。

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一个真正的问题,而是把它当作一个既成事实,想当然地觉得:这很合理。

但其实不是这样,世界上到处是不合理,到处有问题。

后来我读过张老师的几本书,得出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如果别人看五百本书,能写一本书的话,张老师就是那种看两百本书,能写两本书的人。他非常擅于发现问题,挖出“宝藏”。

让我们和张老师对比一下,回想自己大三时的光景,恐怕很多人和我一样,还在定这样的目标:每年读几百本书。

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因为,它本来就很难做到。

如果不同的书籍没有在你的脑子里建立连接,形成反馈,我们怎么有动力去一本接一本的读?即使读完了又有多大的效果呢?

你的头脑里有了疑问,才能将已有的知识串联成线索,绘制出自己独有的新风景图。

这不是创新者的专利,这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老话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要补充一句:问题是人类进步的钥匙。

没有这把钥匙,登上再多的阶梯,也很难打开门,走到新的天地。

学习、工作、生活,处处都需要这把钥匙。

而老师,是不厌其烦的将这把钥匙反复往我手里塞的人。

感谢老师,谢谢你们金针度人,谢谢你们诲人不倦。因为你们,我才能看见我从未见过的天和地。

老师,节日快乐!

► 关于作者:李栩然,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质量原创,知乎粉丝数超过14万,出版有作品《所有的奋斗都是一种不甘平凡》。善于从独特的角度,深度思考时代大潮下的个人成长······被粉丝亲切称为“学长”。本文首发于栩先生(ID:superMr_xu)。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