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数字国宝无障碍体验小程序上线!

5月21日,腾讯正式上线了全新升级的“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小程序,这也是全国首个数字国宝无障碍体验小程序。今年春节,腾讯联合光明日报正式上线小程序,其中近300件“数字化回归”国外馆藏中国国宝引发文博圈内广泛关注(点击链接查看)。这次无障碍体验升级是为呼应5月的“全国助残日”、“国际博物馆日”和“全球无障碍宣传日”主题,让观众无障碍体验国宝。
小程序看似简单的升级,其背后却是为了打破观众对国宝文物“高冷”知识偏见,打通文物知识信息传播的技术壁垒,打造“国宝文物”信息传递的“无障碍应用”,对文博行业思考数字化发展和文物知识信息传播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点击下图立即体验)
科技实现真正“文物信息交流无障碍”
目前在文博行业,“无障碍”理念主要应用在文博场馆参观游览中,集中体现在解决硬件和环境的无障碍上。在国家大力推动和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下,如今大中型博物馆,特别是新建场馆中无障碍设施已成“标配”,绿色通道、无障碍卫生间、垂直升降电梯、母婴室、轮椅、童车和特殊人群参观服务俱全。
实现了方便特殊人群进入场馆的硬件无障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信息传递无障碍”——要让观众真正获取到文物价值和历史知识。让观众“从看见展品到了解展品,再到真正获取知识”还面临“很多障碍”——博物馆展陈形式是否合理、展品信息描述文字内容是否易懂、互动和交流方式是否便捷、解读方法是否有效等技术性障碍,还有观众参观心理上的距离障碍。
“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小程序,其重点就是为打造一个方便所有人群参观体验和了解海外中国国宝知识的无障碍体验小程序,尝试打破文物、博物馆在线上文物传播和信息知识解读的障碍。
  突破信息传递空间障碍  
在腾讯智慧景区业务的支持下,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开展无障碍升级“同屏计划”,突破了线下场馆硬件限制和障碍,利用线上手段和科技应用,依托信息无障碍技术,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障碍,提升了用户了解国宝的体验,打造一条“互联网盲道”,让所有人都可以云游览国宝。开启了打破知识传播和信息传递的障碍的新方式。
  减少信息传递障碍  

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并不是只为“有障人士”打造的“无障碍”产品,小程序在内容、导览、视觉和操作上进行全面优化,对于正常观众提高使用体验,提升对文物的兴趣和知识获取都有很大的提升。
内容解读上,小程序对“数字回归”的近300件国宝文物信息进行了重新梳理,增添了解读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性、专业性和易接受性。
语音导览上,邀请了专业团队针对视障人群,通过“细节写真+妙趣历史+场景音效”相结合的形式,配合小程序适配手机读屏功能,打造沉浸式文物体验。
视觉感官上,小程序通过自带放大镜、让文物内容和知识解读重点功能突出显示和屏幕光线自动适配功能,让低视力、老人获取更清晰的信息。
操作界面上,大量使用滑动操作方式,简化内容层级,降低用户上手难度,更易于观众增加对文物的了解,各种年龄都能轻松探索国宝。
  打破数字化回归障碍  

去年以来,疫情对博物馆的线下参观开放、文物的国际交流线下合作上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阻碍。线上传播,已然成为冲破这道障碍的重要方式。“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小程序上线,在疫情大环境下,将文博行业与数字技术结合,“让文物活起来”,打破了海外国宝参观的地理障碍,让流失海外文物实现线上“数字化回归”,让所有人都能在线上感受海外中国国宝的魅力与故事。
实现真正“无障碍”需要全社会助力

目前国内外大馆在针对视障、听障等特殊人群在信息传递和服务方面,都做了很多线下和线上的尝试。
国外起步较早,针对特殊人群的各种类型导览和教育服务。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开设了触摸导览,复制相关主题藏品供观众体验,并为视障观众设计专门的触觉体验活动。大英博物馆除触摸导览外,还针对特殊学生开展更为多样的教育活动,与特殊学校合作,策划了多项常规活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欣赏馆藏内容。美国史密森学会博物馆联同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博物馆之晨”活动,为残障学生及其家庭提供感觉地图、视觉时间表、口述服务等。
国内也有很多博物馆做了尝试,除少数场馆有固定的展项和参观服务外,多数为特定节假日举办的临时性、短期性活动。南京博物院专门设立有针对特殊人群的“博爱馆”,上海博物馆为特殊学生编写了博物馆参观指南——《上海博物馆“探索”手册》。
线上无障碍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方便观众,国内很多博物馆、文化旅游场馆都有开发自己的App或小程序,因条件和技术等各方面问题,观众体验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甚至人为制造了很多“技术障碍”,此前国家还专门发布文件,要求解决老年人入馆难、预约难等问题,所以要利用好技术这个“双刃剑”。
当然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案例,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在2019年推出了一款“智慧世博馆”小程序,为视障人群定制了“视觉辅助导览模式”,初始菜单页面增加语音提示,洗手间等服务设施语音导航,帮助观众快速准确获取展品信息等。上海博物馆今年面向听障人士推出系列线上手语导览视频。这些案例和“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小程序在设计上、开发上和体验上的设计都是值得文博单位学习的。
顺应数字化趋势浪潮
在日前国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的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到: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中华文化传播推广和文明交流互鉴,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
“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建设景区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发展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
可以看出,未来五年,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必须要跟上的趋势,文博单位要赶上数字化浪潮,要主动出击,更要积极寻求合作,让馆藏文物优势与技术优势相结合,实现在线上文物活起来和火起来。像腾讯这类互联网企业,已经主动融入文博行业,发挥企业优势,助力国宝数字回归,发挥技术优势,满足各类观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观众云游览国宝,打造了文博无障碍标杆产品,促进了文化无障碍传承。

文博行业还在等什么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