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卷一 五微 仕治远志 伯约当归
《龙文鞭影》卷一 五微 仕治远志 伯约当归
仕治远志 伯约当归
【拼音】:Shì zhì yuǎn zhì bó yuē dāng guī
【解释】:
1、仕治远志;郝隆,字仕治,晋时高平人,曾在恒温军中任参军。谢安早有隐居之意,因屡征,在桓温军中任司马。有人送给桓温草药,其中有远志。桓温问谢安:“此药为什么又名山草?”谢末及答,郝隆应声说:“此甚易解,没出来时称为远志,出来就称为山草。”谢安甚有愧色。桓温看看谢安笑曰:“郝参军言无恶意。”
2、伯约当归:汉末姜维,字伯约,少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隶于诸葛亮旗下后,与母相离。一日得母信,令求当归。姜继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仕治远志
谢安,字安石,东晋名士、官居宰相。
谢安起初有隐居山林的意愿,后来官府多次下令征召,再加上谢氏家族在朝廷中势力凋落,不得已出山,做了桓温的属下,担任司马一职。
有一次,有人送给桓温草药,其中有远志。桓温拿来问谢安:“这种药又叫小草,怎么一种东西却会有两样名称呢?”谢安一时答不上来。
当时郝隆在座,随声回答说:“这很容易解释,不出的时候就是远志,出来了就是小草。”谢安闻言深感惭愧。桓温看着谢安笑着说:“郝参军这是失言,并没有恶意,话也说得很有意思。”
郝隆这是在调侃谢安。《博物志》记载:远志长出地面的苗叫“小草”,埋于地下的根叫“远志”。郝隆的意思是谢安隐居没有出仕的时候品质高洁,志向高远,可谓是“远志”;现在出来做官就俗了,只能叫“小草”。所以郝隆的话一语双关。语见《世说新语》。
伯约当归
姜维,字伯约,原来是魏国将领,后来投降蜀汉。
姜维归降蜀汉后,母亲仍在曹魏,母子分隔两国。后来姜维收到母亲的信,让他寄些当归回来,表面看来,这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儿,但我们仔细想想,其实寓意深刻。姜维是甘肃天水人,天水一带正是当归的正宗产地,所产当归远远优于别处,最为地道。然而收信人姜维却在蜀中,姜母为何舍近而求远?这样一想我们就明白了,姜母实际是示意姜维找机会回到魏国。
儿子当然明白母亲的心意,但是姜维并不愿意回去,他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语见《三国志》。
以药寄情的史料,在历史上颇多。据崔豹《古今注》记载:“古人离别时相赠以芍药(芍药一名将离),相招以当归,拒返以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