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哀乐的与卖保险的:肯定自己的星轨,登上你的天团舞台
在爱奇艺看了《哀乐女子天团》。
作为一部网络大电影,它有亮点还挺特别的,一是它竟然有“龙标”,二是它的质量跳脱出了“网大”的粗制滥造。
然后,它还是一部青春片。
三个坚持音乐的女孩组了个乐队,梦想有了,但面包阙如,不愿妥协于市场走日韩女团的卡哇伊风于是得不到舞台演出机会,家人不支持,房租拮据。
现实很骨感,女孩们偶然机会遇到殡葬服务公司“出入往生”的何老板,稀里糊涂签了约,心不甘情不愿地加入唱哀乐的队列,和前辈刘翠春花同台唱丧的过程中从发生龃龉到互相理解,三个女孩开始发现生死的重量、告别的意义,从觉得唱哀乐丢份逐渐认识到哀乐的价值。
世界观的转变故事,情感总是最动人。无论是何老板在生意人外衣下裹挟的逗逼和善良,何老板徒弟胡莱的见利弃义,还是刘翠春花的饮水思源讲义气,公司财务方叔溘然去世对大伙的触动,以及女团女孩对“做偶像”还是“做自己”的抉择,都是在“出入往生”的相处中绽开脉络。
各路小鬼请开道,让我方叔一路走好,莫纠缠。
其实葬礼比很多仪式都更有意义,因为它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唱哀乐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歌颂,打造一场属于逝者自己的告别盛宴。当你亲身参与过后,你会觉得,你是在帮助他们迈过人生道路上最艰难的一步。
可是,为什么唱哀乐的会自卑,会觉得丢份羞于启齿呢?后来唱片公司想包装女团也是不惜撒谎也要否认偶像女孩和唱哀乐毫无瓜葛,怕歌迷知道了会不接受。
因为那个世纪难题啊,人言可畏。
传统观念中,国人避讳葬礼,怕晦气,而在葬礼上唱歌是不伦不类,确实很多唱哀乐的像是小丑闹剧,一帮音乐上无造诣可言的牛鬼蛇神“坟头蹦迪”,民间殡葬服务就跟婚闹一样,存在不少陋习,而在媒体报道中更偏向暴短揭私,在民众中口碑自然一言难尽。但这个行业也是在不断肃清不断发展,很多人士用心经营,流程和项目渐趋专业化,但积重难返,加之一些山寨毒瘤依旧在小打小闹,旧观念的纠偏远非一日之功。
在我家附近有一座宏伟漂亮的院子,是个保险公司的基地。
建筑物美轮美奂,但是在这里出入的人群是顶着世俗压力上班的。保险从业人士在国人老观念里会被粗暴地归纳为“卖保险的”,而保险这种貌似看不见摸不着的金融服务,在中国发展之初由于推销员们不招待见的方式方法(例如杀熟、夸大其词)和不专业的售卖模式(面销全靠忽悠,电销满是套路),保险销售员是个庞大群体,门槛较低,年轻人多,学历和专业背景层次低,简单培训就上岗执业了,保险常常被人认为是“骗人的”,卖保险甚至一度跟卖安利的、搞传销的之流等量齐观。
如果你从事保险业,你不敢对家人说,因为会被认为公司不靠谱收入不稳定,你不敢对朋友说,因为会被提防向其推销赚提成。
中国无论从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都和欧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而其实也正因如此,保险业在中国是朝阳行业,但这有赖于民众保险观念的普及以及对保险信任感的塑造,中国人口泱泱,民族性格偏保守,对新生事物建立先进、开放的理念,这可不是一件易事。
中国造假盛行,不讲诚信的行业和企业太多了,民众的信任值一再被拉低。任何领域都存在的不诚信,但保险为什么貌似格外受非议呢,一方面保险业在中国发展时间短,大多数普通百姓对保险还知之甚少,中国主打社保,民众对商业保险普遍觉得是非必要的,另外可能主要是由保险产品的复杂性,付出成本(交保费),但似乎收益(拿保险金)是短期不可见的,没有安全感就难以建立信任感,在售后服务(理赔)上稍微有点不够迅速就会引起愤怒,加之“穷追猛打”“急功近利”的保险销售方式令人生畏。
国家一直在规范和推动保险业健康发展,例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出台《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等等,中国已经涌现了300多家保险机构,真正想有长远的保险公司势必会更加爱惜羽毛,注重服务,加强人员素质,不是都说与时俱进吗,老观念可以休矣。
接到保险销售员的电话也不必视为洪水猛兽,可能耽误到了你的时间,你可以挂断,但请别那么粗暴甚至厌恶,对方的初衷确实是想把一种抵御风险的观念传递给你、把可选择的保障方案如实推介给你,保险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买不买是你的选择,稍微释出点善意,礼貌的拒绝也是一种修养呢。
我家附近这个有漂亮院子的保险公司,是中国八大保险集团之一,中国企业500强,除了保险是主业,还有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海外地产等产业。
其实在这个院子里上班,估摸也是不错的职涯选择呢。
《哀乐女子天团》中最后女团的女孩们勇敢地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向歌迷坦承:我们从来没有后悔过唱哀乐,如果没有这样一段经历,今天的这一切都不会开始,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我们的音乐是最普通又最特别的,有些事平凡,但有意义,有些人渺小,但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