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举家定居在鄂州的宋代县令
胡朝颖,淳安人,南宋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宋会要辑稿》说他历任武昌县令,通判嘉兴,知岳州兼荆湖北提点刑狱。时宰相郑清之家奴暴横,欺压良善,胡朝颖怒而置之以法,后由知岳州任上被罢官。
罢官之后何处可以安身呢?
公元1195年(宋代),武昌知县胡朝颖(浙江淳安人)任期满后,民德不忍其去,百姓盛情挽留,“胡公亦乐斯土,遂卜居焉”。
他家乡淳安与时京城临安咫尺之遥,他却不肯回去,反而携眷属来就定居在当时的鄂州了,据说其就在金牛西街的小桥北桥头,筑土屋一所,门对石板街,从此以诗书为乐。
胡朝颖为鄂王故里的教育文化事业树立了第一个光辉的榜样。公元1195年距今八百多年。龙川书院前身为武昌精舍(学馆),其址原为郡学,武昌学馆在胡朝颖任山长之前已经是本地重要的学校。
胡朝颖不仅自己躬身实践亲自为当时鄂州教育呕心沥血,还积极鼓励当时的社会贤达来支持鄂州的教育建设。公元1293年直至鄂州被元统治之时,社会贤达34人集于鄂州,积极倡导,发起募捐,准备在原址重建学馆,并设山长课士。曾在武昌任要职的元代著名官员陈天祥(赵州宁晋人)闻讯亲自前往金牛镇慰问,“会议其事有司以闻中书命下行省遣官来主教始以其地建书院”,商议筹建书院,陈天祥给以大力支持。陈天祥是元代铁骨铮铮的汉臣,文武双全,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为保护汉人,传承汉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1293年,武昌学馆重建,并更名为“龙川书院”,龙川书院的称谓从此昭著史册
《全宋诗》介绍,胡朝颖著有《静轩集》。
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胡朝颖本是淳安人,今归杭州市管,即使当年,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淳安也是近郊,胡朝颖罢官后,为什么不回淳安,而要定居金牛街呢?对胡朝颖而言,淳安无论哪个方面,都应该比金牛强很多,他却偏偏选择了背井离乡,定居战乱频繁的鄂州。
朝颖数传到元末明初,后嗣胡文寿,居金牛西街,登元至正间乡贡,授龙川书院山长。元亡明兴,又授本县训道,大概是个主持一县教化的小吏,会不会是县教育局长之类,不得而知。《武昌县志》有传,称他“诱掖不倦”,大意是称赞他教导提拔人材,从来不知道疲倦。著作多散逸,有《谯楼上梁文》存世。
胡文寿又数传,到清代胡柏材,仍居金牛西街小桥旁,嘉庆进士,官至刑部主事。他却在刑部任上突然“乞养归”,就是请求皇帝放他回家奉养父母。这当然只是一个借口,真实的心思,就是不肯做官了。他弃官回到金牛老街小桥边的祖屋,再不出仕,闭门著述。有《春秋左传题解》、《策学举偶》、《诗法观澜》、《晚翠楼制艺》、《古今体诗草》等书传世。
再往后延续,到现代鄂州的胡氏是个大姓。
如果说胡朝颖不想家那是假的,在鄂州定居年间其还是写了不少怀念家乡的诗句,比如这首《旅夜书怀》
十日春光九日阴,故关千里未归心。②
遥怜儿女寒窗底,指点灯花语夜深。③
【注释】 ①旅夜:旅途之夜。②故关:故乡。因故乡远隔千里,关山重重,所以称“关”。③底:下面。灯花:古时人们认为结了灯花是好兆头。此指儿女盼望父亲回家。语夜深:指儿女围绕父亲回家话题谈论到深夜。
【译文】 初春时候,十天就有九天是阴天;故乡千里隔关山,引起我思乡情绵绵。想象此时远在故乡的儿女,他们一定坐在寒冷的窗户底下,指点灯花谈论我的归期,深夜未眠。
【总案】 古人论诗,对“从对面写来”的诗尤其推崇。何谓“从对面写来”?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写诗人月夜思亲,却不从自己方面着笔,诉说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即从所思亲人方面着笔,猜想他们怀念自己的种种情态。这首《旅夜书怀》也用此法而又稍加变化:前两句点时间、人物,紧扣一个“旅”字,诉说连日阴云不开,春寒袭人,旅夜难以成眠,遥忆乡关,归思难以排遣。显然,这是写诗人自己思念远在故乡的亲人。后两句一变,全“从对面写来”,偏说故乡亲人思念自己,寒窗枯坐,指点灯花,更深未眠,全是设想之词。这样写,更能表现思念之情,使之更深沉,更浓烈。
因为当时南宋风雨飘摇,力单势薄的他救国是力不从心。于是乎,他便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