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亭始觉园林美,细品方知有乾坤。——说说瘦西湖的亭。
扬州瘦西湖以“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倾倒了无数游客。瘦西湖博大精深的造园艺术,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现在小编就和大家说说瘦西湖的亭。
瘦西湖究竟有多少亭,小编无法统计。因为偌大的瘦西湖园林众多,建筑无数,要数尽瘦西湖的亭实非易事。
亭这种建筑《说文解字》注解为:“亭,民所安定也。”指路边可以让老百姓和行人安定歇息的建筑。《园冶·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指亭有停留、止歇之意,是供人休息、游览的建筑。《现代汉语》解释为,是一种有顶无墙一般只有一间的建筑物。瘦西湖在各个园林景区广置多亭,可谓各具其形,多彩多姿,仪态万千,犹如一件件艺术品,让人可赏可鉴:
其形,有圆形,有方形,有弧形,有半圆形,有梅花形,有双亭相拥形成的不规则形。
其顶,有普通屋顶的,有攒尖翘角的,甚至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的;有单顶,有重檐,有正脊两坡顶,有歇山顶,有卷棚顶;有的顶以瓦覆,有的顶以草苫。
其色,有素面净身的,有浓墨彩绘的;有单色灰瓦的,有彩色琉璃的;亭身有用原材无色的,有涂以多种色彩的。
其质,有简洁明快的,有精雕细琢的。
其大小,有的仅容两三人,有的大如数间房。
其位置,有的独立存在,有的与长廊厅房相接,还有的直接架在桥上和怪石假山上。
瘦西湖的亭形态多变,无一雷同,每个亭都展现了它独具一格的美。同时它也有自己的面貌和风格,既无北方园亭之沉重,亦不像江南园亭之纤巧,介于二者之间,显得比较沉稳、朴实、秀丽、大方。瘦西湖亭的姿影随处可见,其在园林中的功用是十分突出的。
亭首先是满足了游客休憩、赏景的需要。有为数众多的亭,游客在游览观赏美景时,走累了可以随时在亭中休息,驻足亭中还可凭栏欣赏美景。
玲珑花界景区,观芍亭则是观赏芍药的最佳胜境。
小金山上的风亭是瘦西湖的最高处,登临此亭,远处风光可尽收眼底。亭的巧设,既能点景,又可赏景,二者兼得。
亭丰富和衬托了瘦西湖景观的美与变化。亭本身就是艺术化的景观建筑,具有可观赏性。恰到好处的设置亭,可使景观得到美化,对美景有丰富和增彩的作用。
瘦西湖南门之东,筑一水亭,既丰富了园门的造型,又便于游人休憩、观景。这种门景构思,虽只比一般园门多设一亭,却是旁出一步,眼宽而景稠。
长堤春柳水边之亭,破除了长堤春柳景点的单一。
餐英别墅设两亭,美化了楼厅的造型,增加了景观的层次和动感。
著名建筑五亭桥,亭建桥上,亭桥合一,亭和桥的功能兼而有之。五个亭子聚合如莲,造型十分美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梁。
亭连接了瘦西湖景观的视觉联系。中国园林艺术特别讲究借景,让景观互相因借,使景与景互相衬托,形成奇特的组景艺术。瘦西湖的亭就有这样的功能。
钓鱼台其实不是属于“台”之类的建筑,只不过是三面加了月洞门的亭,此亭将五亭桥和白塔框入月洞门内,为借景的典型范例。
瘦西湖北区的小吹台,也有月洞门将棲灵塔、春流画舫收入其内,其借景手法与钓鱼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五亭桥通往二十四桥的南岸河边有一方亭,将五亭桥和白塔晴云馆收入亭的框沿内,构成了极为空灵的一幅图画。这种“借”和“框”的方法,将景观巧妙地联系起来,达到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的效果,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亭成为了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亭的抱柱上多有悬挂楹联,游客对楹联艺术的品读欣赏,是文化大餐的享受。瘦西湖的亭,往往还是扬州文化传承的媒介。
修禊亭是历史上虹桥修褉的见证,让人了解了扬州的这一文化盛事。
御碑亭是乾隆在扬州活动留下的遗迹。
二十四桥处的吹箫亭,让人自然联想到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名句,体味到古诗词的意境。
三友亭则告诉人们,以前这里有“三过留踪”旧景,曾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记述了苏轼在扬州的一段动人往事,是纪念扬州史上三位文章太守欧阳修、苏轼、王士慎的见证。
簪花亭告诉大家一个传说:韩琦在扬州为官时,官署后院长了一种名贵芍药,相传出现这种花的地方要出宰相。韩琦邀请正在扬州的王珪、王安石、陈升之来赏花饮酒,各簪花一朵。日后这四人都先后做了北宋宰相。今观亭赏景,亦能品读扬州历史上的文化趣事,岂不妙哉!
窥一斑而知全豹,一种亭的建筑就体现了园林艺术的多元魅力,而风光秀美、景观云集、底蕴深厚的瘦西湖是否值得你游赏流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