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之战(三):秦国掐断天下之脊,从此掌握战略主动,亦北亦南

伊阙之战是韩魏两国自与秦国交战以来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两国精锐损失殆尽,已丧失自卫能力,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秦昭王15年,白起领兵攻魏取垣,两年后魏国又被迫割让河东四百里地给秦国,面对秦国的屡次强取豪夺,在这样下去,估计要灭国了,魏国只能借助强国来支撑了,眼下各诸侯国,也只有齐和赵能与之抗衡,于是便暗中结交赵国。秦昭王19年,魏昭王入见赵惠文王,并献葛孽、阳城两地为赵王,魏赵两国又再一次走在了一起。

魏赵联盟,对于魏国来说,是大大的有利,但这使得赵国失去了抗秦的主动权,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国灭中山、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修建赵长城,并制定了大迂回的灭秦策略,《史记·赵世家》记载:“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

简单来说就是在赵国完成胡服骑射军事改革的前提下,采取迂回战略,以赵国的云中、九原为基地,赵国骑兵向南奔袭,直取秦国都城咸阳,此时秦军主要防御力量都集中在函谷关一带,无法两头兼顾,最终腹背夹击,灭掉秦国,很多史学家对此战略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果不是沙丘之乱过早的终结了赵武灵王的生命,那么秦赵对决,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这么好的战略丢弃而不用,只能说明赵惠文王缺乏战略眼光,仅两座城池就被收买了,这里面还有赵相李兑的作用,要知道当时秦国的实力可单挑任何一个诸侯国家,赵惠文王这样做等于是惹火烧身,

1、魏赵联盟,势单力薄,魏国已不堪一击,剩下赵国绝对胜算不大,

2、唇亡齿寒,赵国需要帮助魏国,但不能意气用事,历史上,也只有几国的合纵联军才敢于秦叫板,赵国缺乏对时局的清醒认识,

3、即便抗秦,也要拉拢齐国,若齐国不肯,对其示好,拆解秦齐联盟,但赵国并没有采取针对措施,

一场危机也就悄然而至了,

魏赵联盟的消息被魏冉得知以后,极为震怒,准备策划与齐国联合攻伐赵国。于是,魏冉建议秦王拉拢齐国,相约称帝,共同伐赵,此意正中昭王下怀,在伊阙之战的时候,白起横扫三国联军,并马不停蹄吞并三国大片土地,使得韩、魏、东周三国国君亲自到魏国朝觐。志得意满的秦昭王便萌生了称帝的念头,称帝就意味着位列各诸侯国之上,各诸侯国认不认同是要考虑的,尤其是齐、赵两个大国,

现在赵国已公开抗秦,那就联齐攻赵,赵国必然无招架之力,

秦派吕礼等一批策士游说齐湣王。面对帝号,齐湣王虽然也心动不已,但还颇为慎重,他担心引起各国不满,提出“先事而后名”(《战国纵横家书》第十三章)的策略,就是秦、齐两国先对其他诸国占据绝对优势,而后再称帝不迟。

秦国的说客们则极力夸赞齐国的强大和齐王的圣明,并提出由秦、齐两大国牵头,联合魏、韩、燕共同攻灭赵国,到时看列国谁还敢对秦、齐称帝有异议。最终,策士们成功说服齐湣王接受帝号,并与秦结成联盟。为了彰显结盟的诚意,齐湣王还任命吕礼担任齐国宰相。

秦齐联盟,实际也是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应用,两大强国强强联手灭赵称帝,自然下面小国不敢有非议,但这个时候出现了个情况,

齐国的称帝是被迫的,是被动的,齐湣王当时不想得罪秦国,同时又怕招来诸侯国的不满,对于称帝内心忐忑不安,

冷静下来的齐湣王开始觉得此事不妥。

这个时候苏秦上场了,苏秦是燕国派去齐国的间谍,燕国与齐国有不共戴天的灭国之仇,当年燕国子之之乱,齐国趁虚而入差点吞并燕国,所以苏秦间齐的目的很明确,挑拨齐国与各国的矛盾,削弱齐国,

苏秦游说齐王放弃帝号,让“天下爱齐而憎秦”,然后趁机伐宋扩大地盘。

1、秦强齐弱,灭赵之后,没有了赵国这个屏障,齐国就唇亡齿寒了,

2、去掉帝号,将代周自立的罪名加在“西帝”秦昭王的身上,把各国的矛头引向秦国,然后由齐国牵头再组织一次山东诸侯的合纵伐秦,自己再坐收渔利,

3、此举不但削弱了秦国这个强大的对手,而且把联军的目光聚集在西边,齐国趁机吞并宋国,壮大自己,秦强齐弱的态势便可迅速扭转,

齐湣王其实就是看中了宋国及邻国的土地,日后的战争走向就能看出,齐国灭了宋国,而且还乘胜占领了楚国和三晋的一些领土,齐国一时之间显示了争霸天下的气势。要说野心,齐湣王比秦昭王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不懂得控制自己,太过招摇,以致后来四面树敌,为齐国埋下了祸根,

齐王接受了苏秦的建议,取消了东帝的称号,秦国一下子就成为了众矢之的,秦昭王迫于形势也不得不取消西帝的称号,伐赵之事也被搁置下来,赵国由此躲过一劫,

经此一役,秦昭王感觉被齐湣王涮了一把,于是在齐国吞并宋国引发诸侯不满的时候,会楚王于宛,会赵王于中阳,会魏王于宜阳,会韩王于新城,约定了伐齐的行动。

接下来便是乐毅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齐国由此衰败下来,

此次伐齐之战的最大受益国莫过于秦国,秦国不仅因为这次出击消灭了齐国这个强大的对手,而且还得到了原齐国攻占宋国的陶邑。第二年,秦国又趁着各国仍在攻占齐国的时候,出兵魏国,想一举灭掉魏国使秦国本土和陶邑相连接起来,但后来因为燕国和赵国出兵相救方才退兵。

为了报复燕国和赵国的救魏之举,秦国将目标转在了赵国身上,先后打下了赵国的蔺、祁、石城以及光狼城等地方。随后又加强了对楚国的进攻。

可以说伊阙之战深深的影响了战国的格局:对韩魏呈包夹之势,对楚也可双面夹击,对赵国作战的意义也很大,长平之时“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前期拿下的河内郡发挥了转运中枢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就近的桥头堡急调了十五岁以上的壮年去当人肉长城,很难说能防得住赵国凶猛的突围攻势。

用兵贵用势,伊阙之战扫空了韩魏的主力,造成数郡的真空,秦国掐断天下之脊,从此彻底掌握了战略主动,亦北亦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