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三心

听课归来,写作业。
一天工作忙忙碌碌,常有疲惫感。
晚上过来听姚教授的养生课,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养生。
今晚讲的《佛教养生方法》,粗略分享一下。
修心养生
心为人之主。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都发源于心。心灵的状态及知见是决定一个人成为什么人的关键。
儒家认为一个君子应该具备“不忧”、“不惑”、“不惧”的心理品质,倡导“乐以忘忧”,始终保持喜怒哀乐而中节的中和心态。
道家教人“恬淡虚无”,“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超然心态。
比较而言,三教之中,最重视心灵修养的当属佛教,所以古人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界说。
佛教认为,众生的烦恼在于人心的贪、嗔、痴三毒,要革除烦恼,必须去除。
贪心,不用多解释了。
嗔心:是一种不仁慈的意识,包括好胜、好斗等成份在内。它是由贪心引发的,贪求不得,因生嗔怒。
嗔心如果久存于心中,会害人害己,形成人生诸多痛苦。
嗔怒是人心的大病,会带来无尽的烦恼。
嗔心有多种表现形式:
怒目而视、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大发脾气、高声叫骂、恨之入骨、伺机报复等等。
嗔心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是一种伤害身心的“火气”,是佛教所言根本烦恼之一,故佛教有言:嗔恨可烧毁一切功德。
痴心:痴是无明,是邪思、惑见,就是不明白道理、不辨是非,没有智慧,不信正道。
贪、嗔、痴三毒,在佛教看来,贪毒是源头,贪念一起,必有贪求,求之不得,必生嗔怒,贪念日久,执著成痴。
如何去除:
要祛除贪、嗔、痴三毒的危害,保持心灵的健康首先应该接受佛教的慈悲心,对众生充满慈爱、悲悯之情,自然无嗔恨之心。
其次,应该参透无常,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时间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生,随缘而生,也随缘而灭。
明白此理,对事对物,对人生就不应过分执着,但世间很多人不明白人生无常的道理,不知养心去欲,而是心力交瘁、执迷不悟。
其三,要修炼一颗平常心。度人解脱的佛理不过就是生活的常理,佛心就是平常心。禅宗六祖惠能说:“佛在世间行,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这是佛教养生方法的第一条。
各位,对症一下,贪心、嗔心、痴心哪条自己表现最明显?
(0)

相关推荐

  • 情爱之毒,智者远离

    情爱之毒,智者远离 世间情感就像毒品,碰者难离,触者难断.迷于情感,障蔽心智,烦恼从生,枉受诸苦. 世间毒品,能销人骨.情之毒害,能蚀人心. 世间毒品,人皆远离.情之毒害,道人远离. 世间毒品,终有戒 ...

  • 感叹人生的佛教静心语录

    人生是一段旅途,充满着无尽的感叹和感悟,有哪些佛教的精心语录可以送给自己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感叹人生的佛教静心语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感叹人生的佛教静心语录(最新) 1.善待这生活的得失高低 ...

  • 三打白骨精引爆了唐僧师徒蕴含已久的贪嗔痴三毒|文史宴

    很遗憾,阿拉伯伊斯兰系列的第六篇阅读量没到5000,说明这个系列喜欢看的人不多,我们将开启其他系列.上一篇文章的民调里面显示,有接近四成的朋友想看但不愿意转发,大司马当然理解可能有各种不便转发的理由, ...

  • 从《苦难辉煌》中萃取“三心” 提升政治三力

    从《苦难辉煌》中萃取“三心” 提升政治三力

  • 天下智慧(166)《金瓶梅》开篇四个字,写尽人间贪嗔痴欲

    <金瓶梅>开篇四个字,写尽人间贪嗔痴欲 作者 :儒风君 张爱玲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反面. <红楼梦>是情,<金瓶梅>是欲. 一体两面, ...

  • 随笔||小议王熙凤的“三心”

    小议王熙凤的"三心" 叶震霄||安徽 我小时候家里是没有电视看的更谈不上有电子产品可玩.每天除了玩"尿泥"便只能找书看,还好我父亲也算是一个爱读书之人,家中也有 ...

  • 《金瓶梅》开篇四个字,写尽人间贪嗔痴欲

    作者 :儒风君 张爱玲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反面. <红楼梦>是情,<金瓶梅>是欲. 一体两面,都是极高明的作品. <金瓶梅>开篇就写了 ...

  • 【青青子衿诗苑】三心第1集

     延禧攻略剧情演绎 诗词演绎<延禧攻略> 文/无书 2018年底至2019年初在青青子衿诗苑举办了一次用诗词演绎<延禧攻略>.本剧中:皇上不理朝政.不翻牌子,只沉迷于" ...

  • 拥有“三心”,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者念吾师." 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拥有"三心"的老师吧. 爱心 拥有爱心的老师是一个有温度的老师. 走进教室,教室立刻 ...

  • 极简定律:贪嗔痴→断舍离

    贪嗔痴→断舍离 以前社会中,有一种人很受欢迎:能说会道.八面玲珑.很会做人. 而如今,这些耍各种套路的人,越来越寸步难行了. 因为大家都早已见惯了各种伎俩,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淡定. 这是一个极简极 ...

  • 放下投资中的“贪嗔痴”(少数派投资)

      佛学中经常提到的"三毒",即贪嗔痴.   这"三毒"不仅摧残人的身心,而且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贪嗔痴为恶之源,亦为三不善根.我们的行为皆因人性使然,贪嗔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