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这两个习惯使我受用终生
“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
这是我从2003年5月26日的《报刊文摘》上摘抄下来的一句话。它出自英国凯恩斯的《成功的潜质》。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凡人和不平凡的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或者说主要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则善于思考。
《报刊文摘》还摘登过一篇文章,题目好像是《勤奋遭到了斥责》。说的是现代物理学奠基者卢瑟福,一天深夜,发现一个学生在做实验,便问:“上午干什么了?”答:“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晚上呢?”“做实验。”卢瑟福斥责道:“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勤奋的学生竟然遭到了斥责!文章说,卢瑟福对思考“极为崇拜”。
应该崇拜思考。我们老祖宗一向重视思考,孔子、孟子等先哲对思考都有极深刻的论述。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不都是善于思考的人!可惜不少人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不拿出时间来思考,以至于思维总是在低水平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在这方面,我有深切的体会。有时强调忙,就轻易地把思考放弃了。幸好自己经常给自己敲警钟,还没成为卢瑟福斥责的那种忙而不思的勤奋者。“文革”以前的我,大部分星期天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怀里揣着烧饼,作为午餐。读书倦了,就写。什么都写,小说、诗歌、散文。但写得最多的是教学方面的体会。天天写日记,鸡毛蒜皮,什么都记。
我是思考型的读书者,读书时我总是喜欢把自己摆进书中,把自己从事的工作摆进书中。写,更重要。文章是情的凝结,是思维的升华。写本身是最深入、最全面、最周密的思考。写,是最能锻炼人的脑筋的。一个不动笔墨的人,就很难算得上一个真正的思想者。即使在“文革”期间,我读书和写作(主要是写日记)也几乎没有断过。别的书不能读,就找鲁迅的书读。“读的什么书?”“鲁迅的书。”这就相安无事了。我要感谢“习惯”——读书、写作的习惯。做好习惯的奴隶,真是受用终生,幸福终生。读写不断,思考就不断。
除了读书,还去读社会、读人,包括读自己。我刚参加工作时,常常为学生的作业潦草而发愁。一天,我无意中发现贺恒久老师那班的作业十分整洁,于是向他讨教。他说:“要严字当头——要求要严,批改要严,对个别不自觉的学生更要严,要抓而不放。”刘绍鼎老师似乎没有贺老师那么严,但他班的作业同样写得好。刘老师说:“老师要写一手好字。”刘老师的字写得确实漂亮,他改作文都是用毛笔,那蝇头小楷很有赵的神韵。于是我又练字。这样,一加一,自然就大于一了。
工作后的第二年,我又兼高年级的音乐课——因为我能弹风琴。但遇到了一个令我头疼的大难题——教别的班,课堂纪律不好维持。有位教数学的张大训老师无论上哪个班的课都能上得好。他有什么诀窍?于是我便去听他的课。原来他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即使板演,他也是侧着身子,不忘看学生。“大同,你的腿在向哪儿伸?”“小勇,听累了吗?”全班学生似乎都在他的眼中,什么都逃脱不了他的眼睛。他只是这么提个醒儿,语调并不高,接着又去讲课。
课后,他送了我三句话:“1.上课时要让每个学生都觉得你在注视他,有时是一句提醒的话,有时是一句夸奖的话,有时是请他回答问题,或做件什么事,有时只是一个眼神,眼神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了。2.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3.不唠叨。”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没说,也许是因为谦虚不说,那就是他的语言简洁、风趣,他的表情和语气、语调能提起学生的精神来。我看了,听了,思考了,也照着做了,于是我逐渐进步了,无论上哪个班的课都井然有序了。用刘校长夸我的话来说,就是做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集各家之长于我一身,我的能耐自然就大了,进步就可想而知了。
更难忘的是读斯霞老师。我参加工作不久,《人民日报》登了《斯霞和孩子》的长篇通讯。那篇文章使我知道了什么叫爱的教育。后来又在南京听了斯霞老师执教的《乌鸦喝水》。一位小朋友读书出现了小错误,斯老师俯下身子和蔼地说:“错了没关系,再试试看。”一位小朋友铅笔盒碰到桌子边上了,她为他放好;一位同学的红领巾几乎歪到后边去了,她为他扶正。“母爱”就是在这些细微末节上体现出来的啊!“尊重”就是这样自然流露出来的啊!
有人说我每次上课都有新意,是不是我背后有个“智囊团”在帮我出主意。
“智囊团”没有,我还没有那么大的身份。但我有的是“思考”。一节好课是思考的结晶。课上完了,也不忘记思考,思考成功和失误,以利再战。反思使失误也变成了财富。不但反思教育、教学,也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反思,叫“读自己”。我对自己“读”得很认真。一本本日记,是我读自己的心得体会。跌倒了,一定回头看看是怎么跌倒的,以免再重蹈覆辙。
思考可以不分任何场合,不需要任何条件。睡前,醒后,等车,坐车,散步,在书房里静静地坐着,都适宜思考。这叫“在宁静中寻找智慧”。还有参加无关紧要的会,听无关紧要的报告,也适宜思考。你讲你的,我想我的,同床异梦,各不相干。这叫“在闹中取静”。此外,听课、听精彩的报告以及和志同道合者侃大山,也常常引发我的思考,产生顿悟,产生共鸣。我的好多理念,好多“点子”是在听课、听别人谈话时产生的。“集思”必然“广益”。这叫“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真的要崇拜思考。人是在思考中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