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 ‖ 春趣春来
蒙古高原的疏松黄土,被势力强大的北风裹挟南下,如大汗的铁骑般浩浩荡荡地一路吹来,塑造了壮丽雄浑的黄土高原。南下的滚滚风沙在铁笼山脉和西秦岭山系的阻挡下,已是强弩之末,拋下剩余的沙尘,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龙川河流域就是黄土高原和西秦岭相交汇的地方,一条龙川河清清幽幽地自西向东流过,俨然成了这一带的地理分界线:河的北面,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特色,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民风粗犷;而河的南面,是西秦岭的延伸地带,盆地相间,山峰连绵,河流纵横。
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作为大自然给人类最无私的馈赠。先民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更多的是悟出了和谐之美、生存之道。
故乡的春天是有故事的春天,从听春音开始,津津有味地吃着新鲜的春味,认认真真地赏着流连的春色,珍惜当下,才是幸福。
一 柳笛报春
以柳树得村名的地方,一定是个好地方,新寺大柳树就是其中一个,想必是当年人口迁徙时,从大槐树下出发的人们肯定带着两样东西,一个就是富有乡愁的乡井土,一个是象征情意绵绵的柳条。乡井土不用说,远在他乡,想家时千千情结都在其中,愁也好,思也罢,自己把自己灌醉,看着乡井土,就如看见了千里之外的娘亲。
柳是有特别的意义的,一是柳树易生速长,带着它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柳既是很容易扦插的树种,又是极易长大的速生树木,可谓生机蓬勃,又有前程发达之意。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有“挽留”之意。
此地本不产柳,随着人口迁徙而来,听当地老人说过,祖上是从山西大槐树下来的,更加佐证了柳在这里生根生长的悠久历史,最近也要追朔到明代。不管怎样,响当当的大柳树的名字不是白来的,既然叫大柳树,可以想见,当时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景象,堤岸上杨柳依依,姿态婆娑,清丽潇洒,稻田鱼塘边,篱笆院落旁,几株梨花陶醉在春风里,月上柳梢头,正是年轻男女谈情说爱的清幽去处。
故乡的春天,是有声音的,远远的听见一声声隐隐约约的柳笛,春天便再也忍不住了,“噗嗤”一声,冰雪开始消融了。
我们把做柳笛叫“拧响响”,春天是沉睡的柳树,我们拧它的耳朵,它就会醒来,它才会到处催促人们,准备直来直去的农事。小时候,每年春节过罢,我们总是沿着堤岸上学放学,目的就是瞄好一根柳枝,折下来做一管得意的柳笛。这时节的柳条还没有探出芽来,还是青皮,做出来的柳笛最好。我们折下—根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拧一拧,使绿色的树皮略略松动,慢慢地把里面的枝条抽出来,然后截成想要的长度,用小刀刮除用来吹的那一端的外皮,大约小指指甲盖那么大,一管柳笛就温驯地躺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柳笛声音的高低是由柳管的粗细决定的。粗笛的声音浑厚雄浑,呜呜的像牛吼;细笛的声音尖厉高亢,吱吱的像雏鸟叫。那时候,我们常常绿着手心和嘴唇,手拿十几只柳笛回家,一路上与同伴们赛着吹,直吹得两面颊又困又酸、满口苦苦的,但我们仍然乐此不疲,,音节虽然单调,但却包含丰富的意义,它是春天的序曲,它将唤醒沉睡的大地,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和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