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鬼谷子医经(14)龙鹿煎

伏龙肝30克(包煎)   鹿角霜15(先煎)   煅牡蛎 15(先煎)  炮姜10克   肉桂3克(后下)

治脾胃虚寒证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 ,冷痛不适,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甚或反酸,或呕吐,或胃出血之吐血,便血,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或脾肾 阳虚型或妇女虚寒带下,或虚寒型崩漏,或小便频数,或男子阳痿早泄,舌白,脉沉迟;

此方首次运用于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对反酸,胃出血,吐或泄神效!后运用于妇科肾阳虚型带下,崩漏证效果亦佳,对于肾阳虚型小便频数,男子阳痿早泄皆效!

伏龙肝,又名灶中黄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灶心土,科属于铝化合物类,本品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在拆修柴火灶(或烧柴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 分及杂质即得。味辛,微温,归脾胃经,功效:温中燥湿,止呕止血。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本草汇言》:伏龙肝,温 脾渗湿,性燥而平,气温而和,味甘而敛,以藏为用者也。故善主血失所藏,如《金匮方》之疗先便后血;《别录》方之止妇人血崩,漏带赤白;《蜀本草》之治便血血痢,污秽久延;杂病 方之定心胃卒痛,温汤调服七剂即定。他如藏寒下泄,脾胃因寒湿而致动血络,成一切失血诸疾,无用不宜尔。《本草便读》: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 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伏龙肝性温而和,“以藏为用”,善 于温中止血,凡吐衄、便血、崩漏属于虚寒者宜之。应用时,可单味应用,治吐血,即单用本品研末水煎饮服;《广利方》治吐血、鼻衄不止,单用本品水淘取汁,和蜜同服。若虚寒出血, 量多不止,阴血易耗,常配温阳之品,以增温中止血之效,更宜佐以滋阴、养血之品同用,俾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和阳。如《金匮要略》治“下血,先便后血”之黄土汤,用本品配以 附子、干地黄、阿胶等;《妇人良方》“疗经血不止方”,亦用本品配以艾叶、生姜、生地黄等。 用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伏龙肝质重而性温燥,有温脾暖胃,降逆止呕,煤湿止泻之功 。治虚寒呕吐、反胃者,可单味应用。若配党参、半夏、生姜等同用,以增温中止呕之效;若妇女妊娠恶阻,常配苏梗、砂仁、白术等同用,以和胃,安胎。治脾虚泄泻不止,常配白术、干 姜、煨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以温中涩肠止泻。

民间传说:

宋代著名儿科医生钱乙,著有《小儿药证直决》人们尊称他为“儿科之圣”。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一天,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毫无起色,病情越来 越重,最后开始抽筋。皇帝见状十分着急。这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于是,钱乙被召进宫内。皇帝见他身材瘦小,貌不出众,有些小看他,但既然召来,只好让他为儿子诊病。钱乙从容 不迫地诊视一番,要过纸笔,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 钱乙胸有成 竹地回答说:“据我判断,太子的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症当用黄土。”宋神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正好这时太子又开始抽筋, 皇后一旁催促道:“钱乙在京城里颇有名气,他的诊断很准确,皇上勿虑。”于是,皇帝命人从灶中取下一块焙烧过很久的黄土,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汁。太子服下一贴后,抽筋便很快 止住。用完两剂,病竟痊愈如初。这时,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技术,把他从翰林医官提升为很高荣誉的太医丞。

鹿角霜,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梅花鹿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梅花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较 小,禁止捕猎。吉林、辽宁、河北、四川等地有饲养;马鹿栖于混交林及高山的森林、草原,分布于东北、西北、内蒙古等地。古代在制取鹿角霜的过程中,有不提出鹿角胶质者,也有加入 其他辅料药者。咸,温。归肝、肾经。功能:温肾助阳,收敛止血。用于脾肾阳虚,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崩漏带下,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愈合,痈疽痰核 。

牡蛎,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中国药典》1995年版对牡蛎的炮制规定为'取净牡蛎,照明煅法煅至酥脆'。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咸,微寒。归肝 、胆、肾经。功效:收敛固涩,制酸止痛,重镇安神,软坚散结。应用:滑脱诸证(自汗,盗汗,尿频,带下,崩漏,遗精等),胃痛泛酸,心神不安,失眠,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

炮姜,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性味苦,涩,温。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 ,阳虚失血。《医学入门》:“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辟,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本草正》:“阴盛格阳,火不归原,及阳虚不能摄血而为吐 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为止血要药。”得配本草》:“炮姜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湿,除脐腹之寒痞,暖心气,温肝经,能去恶生新,使阳生阴长,故吐衄下血有阴无阳者宜之 。”

现代研究表明,肉桂具有抗溃疡作用:肉桂水提物腹腔注射,可防止大鼠应激性溃疡, 灌胃或腹腔注射也可抑制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胃溃疡,抗溃疡作用不仅由于抑制胃液分泌,而且促 进胃粘膜的血流量。

某女,42岁,形寒肢冷,胃部冷痛,反酸,偶有吐血,黑色大便,并见白带清稀量多,小便频数,月经淋漓月余,舌淡白,脉沉迟。西医经消化内科,泌尿科,妇科分别予以胃三联疗法 ,尿道炎消炎,妇科消炎止带止血,效皆不理想,遂慕名求中医于愚处,愚之学生打算以附子理中丸合黄土汤合缩泉丸合完带汤合右归丸加减进行治疗,愚曰:尔之中医基础确实扎实,如此 复杂之病情,尔尽皆给出恰当之处方,然此药开出,病人恐怕要用麻袋才能装一副药,如此似有不妥,今此女虽病情复杂,医理却简单之极,不过阳虚耳!今愚仅以五味药,须臾之间,定让 此女诸证皆解!让尔感知何为中医之博大精深,何为效若桴鼓!遂拟方龙鹿饮,两剂而痊愈,嘱其服用附子理中丸善后,至今未发。

木兰花

龙鹿煎

伏龙炮姜鹿角霜,肉桂后下牡蛎煅,脾胃虚寒胃出血,反酸呕吐或便血。肾阳不足白带泻,小便频数月经崩,阳痿早泄顷刻间,以上诸证龙鹿煎。

来自:简兮  > 《中医》

<

(0)

相关推荐

  • 温里药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用法用量:1-5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 ...

  • 两大方剂,治阳虚肝寒!三大方剂,治寒凝肝脉

    肝寒,通常分阳虚肝寒,寒凝肝脉. 阳虚肝寒,属内寒证.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的阳气是肝脏升发和疏泄的动力,若阳气温煦不到肝,致肝气凝涩,可影响邻居脾胃,或是表现为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跳动慢等. ...

  • 菜市场里的的阳虚高手、胃病克星

    大家可能有个印象,就是大多数的绿叶蔬菜.水果等是偏于凉性的,一般都要烧熟了吃或者少吃,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 但是有这么一个家伙,就是大家常见的小茴香,却是温性的,还是中药里一个名将,茴香有温热作用,在 ...

  • 盛国荣临床惯用秘验方12首之崩漏惯用方

    崩漏惯用方 温补脾肾之阳,活血祛瘀方:党参.黄芪.熟地各15克,淫羊藿.当归.艾叶. 肉苁蓉.益母草.枸杞子.杜仲各9克,制附子.黑姜各6克.另以藏红花3克和猪 肝适量炖服. 用于崩漏,经色淡红,少腹 ...

  • 中医鬼谷子医经(21)升清降浊汤

    升清降浊汤 生黄芪20克 藿香10克 石菖蒲10克 厚朴10克 法夏10克 泽泻10克 柴胡6克 升麻6克 炙甘草6克 生姜5片 大枣5枚 治脾虚痰湿困体,气虚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证见神倦乏力,少气懒言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61)

    断乳方两首: 一,通经断乳汤 益母草3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川牛膝10克  苏木10克   青皮6克 土鳖虫6克  琥珀6克(研末分吞) 通其月经,使乳随经走, ...

  • 中医鬼谷子医经(33)

    滋阴引经汤 麦冬30克  枸杞10克   生白芍15克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代赭石15克(先煎) 川牛膝10克  炒王不留行30克  轮回酒50克 治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之倒经,证见月经期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70)

    双活除痹汤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防风10克  白芷10克 淫羊藿15克  五加皮15克  威灵仙15克  桑寄生15克  狗脊15克  巴戟天10克  肉苁蓉10克  川乌6克  草乌6克   ...

  • 中医鬼谷子医经(6)

    温表凉里汤 羌活10克  白芷10克  细辛3克  生石膏15克  炙甘草6克 治肺胃有热复感外寒之外寒里热证见身微热而痛,欲饮冷水,或喘或气逆,舌苔薄微黄,脉浮紧或浮数. 羌活,解表寒而善祛上半身风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52)

    阴冷(性冷淡) 一,补阳欲火煎 黄芪30克  人参10克  当归10克  附子10克  桂枝10克 肉苁蓉10克  巴戟天10克  川牛膝10克  蛇床子10克  小茴香6克  艾叶10克  花椒10 ...

  • 中医鬼谷子医经(8)张氏清上温下汤

    张氏清上温下汤 黄芩10克黄连6克薄荷10克生石膏15克升麻10克代赭石15克(先煎)川牛膝10克黑附片10克肉桂3克(研末分吞) 治上焦热甚而下焦虚寒证见口舌生疮或面部痤疮或血热之鼻衄,吐血,齿衄,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85)

    阳和肤康汤 附子10克  干姜10克  桂枝10克  黄芪10克   炒白术10克  炒苍术10克   厚朴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猪苓10克  泽泻10克   滑石18克  当归1 ...

  • 中医鬼谷子医经(28)镇气导龙汤

    镇气导龙汤 代赭石45克(先煎)  炒莱菔子15 克   吴茱萸3克   生地30克  玄参30克   芒硝10克(冲) 治胃气冲气,皆上逆不下降而见或呃逆,或呕吐,或反胃,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