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猪价:猪市恰如“烧柴煮水”,当下是湿柴太多,锅里的水也太多

导读:猪价恰如“烧柴煮水”,当下是湿柴太多,锅里的水也太多

当下的猪市就像是烧柴煮水,烧的柴火就是导致猪价上涨和下跌的各种因素,这其中有利猪价上涨的因素我们称之为“干柴”,而刺激猪价下跌的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湿柴”,锅中的水就是现在的猪,如果锅中的水少,干柴又多,那么猪价这锅水就会很快被烧开,而如果湿柴多,锅里的水也多,那么水很难被烧开,甚至烧不开。可不幸的是,我认为当下的猪市就是湿柴太多,锅里的水也太多。

烧水的“干柴”有哪些?

能刺激猪价上涨的因素,只有增加消费或者减少出栏量,可前两年猪肉高价导致消费不理想的“后遗症”现在还存在,大家更多的是选择更健康的牛羊肉,或者更便宜的鸡鸭肉,据机构统计,当下的猪肉消费量仅恢复到猪瘟发生前的70%左右,也就是说猪肉消费这把“干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预计随着中元节、中秋节等节假日消费利好的到来,猪价是有涨价的可能的。

官方调控,最近一个星期的连续2次储备肉收储表明了上级要猪价上涨的态度,而实际上猪价也确实迎来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尤其是7月7日之后的这段时间,虽然猪价每天的上涨幅度不高,但是连续涨价的冲击力也不弱。

大肥、标猪出栏量都在下降,先说大肥,当下大肥的成本基本维持在11-12元,虽然出栏大肥虽依然处于亏损当中,但已经达到了不少养猪户能接受的价格,手里有大肥猪的养殖户认价现象增加,出栏积极性较强,这也就意味着后续压栏大肥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再就是标猪,当下出栏的标猪对应的就是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前后的猪,当初这两个时间段的仔猪价格大幅上涨,最高涨到了1500元/头,说明当时仔猪异常紧缺,那么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进入7月下旬标猪的供应量也会下降。

烧水的“湿柴”有哪些?

有干柴就有湿柴,现在的“湿柴”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就是积压在冷库的冻肉,这些冻肉既包含进口的冻肉,也包含此前价格较低是国内贸易商囤积的猪肉,如果猪肉价格回升,这些冻肉会成为制约猪价上涨的因素,延长了国内水烧开的时间。其次就是养猪户的心态,当下养猪户的心态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应该早日卖猪,及时止损;另一派认为我国猪价一定会涨起来,现在卖了以后肯定拍大腿,从市场反馈的情况看,倾向于卖猪止损的养猪户比倾向于压栏的养猪户要多,而这种心态将会增加市场猪肉供应,同样不利于猪价的上涨。最后就是我国生猪产能的明显恢复,不管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98%这个数据有多少水分,但既然公布出来了,那么猪价也好,猪肉价格也好肯定是要相匹配的,所以猪价想重新回归10元、12元这个水平难度是非常高的。

虽然“干柴”在努力让猪价上涨,但显然当下的“湿柴”数量级更大,始终占据上峰,猪价上涨乏力,更主要的是现在“锅里的水”太多了,根据官方专家此前预测,下半年我国每月生猪出栏量将会逐渐恢复正常,目前的状态是产能在恢复,猪价在下降,但是猪肉消费始终没有跟上,猪肉供应由此前的供不应求变成了现在的供过于求,这就导致锅里的水就更难被烧开了。

如何才能让水快速被烧开?

虽然,受到屠企垄断的影响,生猪价格的定价权在屠企手中,但实际上猪市这锅水何时烧开,烧到多开,主动权是掌握在养猪户身上的。6月底的一波挺价猪价就迎来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可见这条力量之强。

如何让水被快速烧开,现在烧水的“干柴”基本是固定的了,连续两次的储备肉收储都未能刺激猪价的大幅上涨,调控也显得苍白无力。而能让水快速烧开的“唯一”一条路是减少锅中的水,所以我说猪价涨跌的主动权在养猪户身上,如果养猪户一直坚持挺价不卖猪,那么市场上的小猪长成标猪,标猪长成大肥,上一轮压栏的大肥还没消化完毕,新一轮的大肥又出来了。所以要想猪价上涨,首先应该清理的就是这部分大肥,其次是市场上存栏量增加的标猪,如果能减少市场生猪供应量的话,猪价势必会迎来较大幅度的上涨。

所以,还是那句话,养猪户要想让猪价早日上涨,且有更大幅度的上涨,那就一定要早日将大肥卖完,并且降低标猪的饲养体重(从二百五六十斤回归到二百二三十斤)这样才能让锅里的水减少,锅里的水才能被快速烧开。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7月13日猪价,华东区1涨3平2跌,猪价在8-9.1元,华中区2平2跌,猪价在7.9-8.6元,华南区2平1跌,猪价在8.2-10.5元,华北区2平2跌,猪价在8-8.5元,东北区全线下跌,整体猪价维持在7.3-8元,西南区全线下跌,猪价7.5-8元。

其中黑辽吉分别下跌0.15元、0.3元和0.2元,华北区山西下降0.3元,河北也下跌0.2元。华中区湖南下跌0.1元,江西下降0.2元。云贵川三地分布下跌0.1元,重庆下降0.05元。此外,甘肃下降0.4元,陕西下降0.1元,新疆下降0.15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