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无房男”在相亲角都不敢说话了?

相亲角的一段视频又火了。

从上面大叔大妈的说法来看,女性对男性的基础要求基本都是资产,要房子也是为了证明资产,我不相信一个富豪没买房子大家会介意有没有房的事儿。

而男性对女性的基础要求通常是漂亮,但这里有区别,漂亮没有“硬杠”。

资产是客观的,你随意划一条线,比如100W人民币以上,那么小年轻有很大一部分会被剔除;但漂亮是主观的,如果相亲角有条线,说资产小于50万的男性不得来这儿,那么很多男性就不来了,但是说长得平均线以下的女性不得来这儿,估计该来的还是都来。

所以大家都说城市里相亲角女远多于男,很多人认为仅仅是女性更“恨嫁”,男性更不着急,这个因素客观存在,但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大部分女性的“通用要求”,针对的却只是一部分男性,比如大部分女性都觉得自己至少长相“路人”总归是有的,那么要一个男性平均线的资产水准,不过分吧?

这当然不过分,但是不是对自己的颜值定位准确了?“路人标准”这么好达到的吗?

比如女性颜值从1到100,共100个人,每个人占1个自然数,数字大小就是颜值得分,那么大于50或55的,都会觉得自己显著地比其他人漂亮,自然要匹配更高资产的男性,这没啥问题。

可坏就坏在,50以下的女性都认为自己在45到55的区间,也要匹配50左右资产的男性,于是50以下资产的男性就被所有人嫌弃,而50以上的比如资产70、80以上的男性自然一出现就被疯抢。

这符合目前大城市相亲角的客观状况。

不过待在相亲角的毕竟是老人居多,如果你去看看真实的年轻人市场,会发现标准还是没那么简单粗暴的。

对年轻人来说,吸引一个人可以很简单,最后出现的大叔说的“家里穷人品再好有什么用”,在年轻人那里,有时候瞬间的人品光辉还真的有用;才华也不是第二位大妈说的非常狭义的“画家”等,有时候很幽默,很会说段子就是才华了——这通常被父母们认为是“只会耍嘴皮子”;当然,男性光长得好看,在女性父母们眼里是没啥用的,但在当事人这里,也是真的有用。

有没有发现,在女性父母的眼中,男性的这些优点都得“有用”,这种“有用”就是可以拿出来当回事儿跟别人比较比较、说道说道的,或者是可以更好地应对未知的未来生活的。

而在女性当事人眼里,这些有一定比重,但往往没那么大,因为她们的父母并不直接享受到“帅”的好处,并不直接享受到“幽默”的好处等等,所以“父母替相亲”这个事儿之所以不太靠谱,就是他们往往从自己的受益角度去看待对别人来说某些特质是不是重要,这是个很荒谬的事情。

同理,男性父母往往并不会特别要求儿媳妇要多漂亮,因为他们很少享受到这个特质带来的好处,反而要是老有人夸你家儿媳妇真漂亮……怎么有点怪怪的味道……所以这通常是男性当事人自己最在意的特质,而温柔贤淑就是男性父母往往会看重的——跟他们的交流过程中会不会起矛盾,是否会过来抢夺“家里的主导权”等,这些才跟他们的利益相关。

所以喜欢帮儿女相亲,不如说是想要找个让自己称心的儿媳妇或女婿——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很多人看了这个相亲角的视频后,在下面留言“所以俞敏洪说错了吗”、“俞老师说的才是大实话啊”、“妇联,俞敏洪喊你来道歉”……

事实上,就算整个相亲角都是这样的婚恋观,也无法代表年轻人的婚恋观。

我接触年轻人还是比较多的,我的体会是,年轻人的喜好还是很多元化,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父母不棒打鸳鸯,很多美好的爱情故事最终都会开花结果——当然经济独立的年轻人基本是打不散的。

至于房子之类,我还真没听说过谁生活很努力,然后到了40多岁50多岁在城市里买不起房子的——不要用现在的房价收入比去衡量几十年后买不买得起房子,生活不是线性的。记住,“足够努力”这件事在一个以10年20年记的周期内是一定可以跑赢房价的,是的,不管哪里的房价。

且那真的只是其中一个“物件”,之所以没得到的人那么痛苦,还不是因为眼红?别扯啥安全感,就是眼红——如果大部分人都租房子住,谁会非得要买一套啊?不就是身边的小红小明有,连他们都有,所以你也要有吗?

但是他们有且你没有的东西很多,为啥房子就必须人有我也得有呢?

因为便宜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你是“不想有”,而贵重的东西会被人认为是你“不能有”。

人就活一次,生活是你的,莫被他人给定义了。

👇 蔡叔精品课堂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