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筱翠花的几场戏
文/古振威
我以前说过,老一辈旦角大师的戏以看筱老板的最多,印象里他是最擅长表演的艺术家。
首看他的戏是1954年秋天,程砚秋先生在北京有一期演出,票价最高二元,最低八角。这在当时是全国最高票价,只有梅先生和麒老牌与其比肩。长安门前黑底白水粉字的广告牌上大书“特约筱翠花参加演出”。那次在长安演出两天,一天是《樊江关》、《荒山泪》,另一天是《白良关》、《碧玉簪》。我因不久前刚看过李世济的《碧玉簪》,想做个比较,所以买了第二天的票。当然还是“东北角”八毛,那也比看谭、裘的二团多一倍。
开场的《白良关》是罗荣贵的,身上不错,可惜那天嗓子不给劲儿。《碧玉簪》剧除程、筱二位外有于世文、贾多オ、贯盛吉、李丹林、王元芝等人为配。小姐上场前,筱老板扮的丫环小惠先出来,台下除了碰头好外,还有一阵笑声。因彼时的筱老板五十有五,怎么说也显老了。跟着出场的程先生又高又胖,掌声之外的笑声似乎更多。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逐渐忘了他们的形象,而为他们的表演所吸引。
筱翠花演出的京剧《碧玉簪》(配像:刘淑云)
这出戏有“音配像”,剧情不必多说,但配像也有不少遗憾。一个是张玉贞在嫁后受冷遇,于母亲生日时回家拜寿,被丈夫匆匆召回。其母大惑不解,询问小惠。此时张玉贞已下场(但是从上场门下的。此时夫人位于下场门附近给小惠留下充分的表演空间),她怕小惠对母亲说出真相,不断在帘内呼唤“小惠快来”。而小惠却急于把真相告诉夫人。一会儿答应小姐的招呼,一会儿又对夫人诉说,两头儿快速弃跑,台下彩声一片。筱老板真是满台飞舞,翩若惊鸿;而配像者没能表现出来,让人不知为什么这里会落好。另一处是张父在赵家听赵启贤面之词后,勃然大怒,唤来女儿,不问青红皂白,就踢了一脚。这时程先生起范儿,又高又远,横着飞出去,来了个屁股坐子的表演(双腿交叉好像盘腿坐似的从高处落地)。这一点配像远远没能表现出来。亲临剧场听程先生仅此一次,顺便在此多说了两句。此剧到后来筱老板的几句“碰钉子”和赵启贤的尴尬相,真跟听相声抖包袱似的。看了这出戏,筱老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筱翠花《醉酒》
1956年初夏,筱老板以程剧团分团的名义在音乐堂演出《梅玉配》,我去买票,在28中门口碰上教我初二语文的梅老师。三年多了,怹还认得我。问我干什么去?我说去买《梅玉配》的票。怹说快去吧,那可是出好戏。第二天演出前下起了小雨。尽管当时音乐堂已加盖了顶儿,但上座也受到影响。也就三成多座儿,有一千来人。不过,去的人绝对都是筱迷,一点也不影响剧场效果。头里有马鸣喆的《金钱豹》,《梅玉配》一剧由筱翠花饰少夫人,贾多才饰黄婆,李丹林饰苏玉莲,于世文饰苏旭,田喜秀饰杨大夫,唯独小生的徐廷梅软点儿。筱老板旗装极是样,时而正装,时而便装。那神气、那做派、那京白,无人可比。帮助徐廷梅从后花园门逃走时,曲双臂卸大门栓的表演,台下彩声之烈,绝不弱于大满堂。“谒师”一场是个高潮,筱老板的表演真好,那工架、那气度,现在的花旦演员看来绝对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这出戏中黄婆的戏份儿很重,贾多才很称职,极受欢迎。末场“团圆”他大段念白,把全剧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到1963年赵燕侠演此剧,则由马富禄饰黄婆,更为生色。马富禄演别的戏都算配角,唯独此剧,与赵燕侠并列。广告上说明:赵燕侠、马富禄主演。
此剧故事曲折生动,不知为何从舞台消失?现在演过此剧的吴素秋、赵燕侠都健在,再不抢救恐怕真要失传了。
筱翠花、马富禄《一匹布》(配像:刘淑云、马幼禄)
1956年底,开始挖掘传统剧目,在长安演出。大轴是谭富英的《奇冤报》,压轴是筱翠花、马富禄的《一匹布》。这两出戏让我们这些建国后长大的孩子们大开了眼界。尤其是《一匹布》让我们知道原来戏可以这么编、这么演,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好的喜剧。
另外,就是就是大合作戏《八蜡庙》里筱老板的小张妈,也是一上来眼珠儿转就是满堂好。1957年,禁戏开放,除了以前提过的侯、筱、孙合作的《战宛城》之外,我们还在吉祥看了怹的双出。那天开场是孙玉祥的《滑油山》,二出是筱老板的《双背凳》,压轴是于世文的《伐东吴》,调门儿虽不高,但真有味一句“算来不觉有数春”,那“有”字真好听,至今音犹在耳。大轴是由田喜秀配演的《活捉三郎》。筱老板最绝的是他的魂步,在台上飘飘悠悠,模拟鬼魂,似风中絮,如水上漂,让人目不暇接,而田喜秀演的张文远的圆场、甩发也很到位。戏虽不长,可看得人如醉如痴。
筱翠花《八蜡庙》
到1958年,中国戏曲学校教师为筹集勤工俭学资金,在长安义演。那是我最后一次看筱老板的戏了。开场是《大泗州城》,由武旦教师方连元、邱富棠、范富喜、骆连翔等老先生演出,角色与在广和的那次差不多。场面之火炽让人百看不厌。第二出是萧姜二老的《连升店》,二位的年龄、阅历、在梨园行的地位和他们炉火纯青的演技,都让人觉得单看这出戏,就值这一块钱的票价。遗憾的是此戏仅演到王明芳考中,店主送他下场,念“有眼不识金镶玉,错把茶壶当尿壶”就结束了。大概是因为萧老已年逾八旬,怕怹太累了吧。大轴是雷喜福、筱翠花的《坐楼杀惜》,老旦是时青山,丑角是不是高富远,年代太久,记不准了。杨清生先生有戏单可以查查。(后经查,确是,我记性都用到这儿啦)筱老板的阎惜娇自30年代即独步菊坛,早有定评,与马连良合作被誉为“天衣无缝”,而雷喜福是富连成的大师兄,自有其可观之处。二位老先生念做表情臻于完美,真是一次极大的艺术享受。
筱派继承人中,以陈永玲、毛世来为佼佼者,现均已辞世。眼下能传筱派技艺的,还真难寻找了。那凭着又高又尖的小嗓贏得廉价掌声的旦角,是学不了筱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