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的这组诗:看历史浮沉,如白驹过隙;悟人生得失,似南柯一梦
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一个时代,见证着一段历史,同行着一辈众生,这样来看,人生并不孤独。然而人又是孤独的,渺小的身影,独立于天地之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怎能不感到孤独?因为孤独,所以忧伤,因为忧伤,所以产生了诗词。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总喜欢在诗词中感叹历史,评议过往,这不仅为了展现他们的才华横溢,更为了疏解与生俱来的内心的孤独感,心绪敏感而丰富的诗人,每到一处古迹,都要咏古伤今,感慨一番。李白造访金陵,看到当年吴国雄伟的宫殿,只剩断壁残垣,提笔写下“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刘禹锡来到秦淮河边的乌衣巷,看到六朝繁华踪影难寻,如今只有当楼的残照,和无言的流水,一派萧条景象,写下让白居易读之叹息半晌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元代的文学家张养浩,途径峰峦如聚的茫茫秦川,秦汉时期富丽堂皇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埋没进一抔黄土,他思接千载,伤叹王朝兴亡轮回之余,处在历史夹缝中的平民百姓承受的深重苦难更让他悲悯不已,于是写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绝唱。
历史的变迁,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悲凉的叹息,还有梦幻般的虚无感,即使是有着辉煌功业的秦皇汉武,在千年之后,留给世界的又剩下什么呢?只有深埋泥土的几片残破的碎瓦,那么万年之后呢?十万年之后呢?恐怕连一丝痕迹也不复存在了。
庄子讲过一个荒诞的故事,说在蜗牛的两只触角上各有一个国家,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常年争战不休,将军奋不顾身,士兵舍生忘死。看似可笑的故事,却是生活的真实映射,滚滚红尘中的每一个人,执着于功名财色,不也像那蜗牛触角上的子民一样吗?
苏东坡是道家的追随者,他的很多作品都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自其变着而观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在一腔豪气之下,都表现着历史的虚幻。
明代大才子杨慎,出身书香世家,从小聪明好学,二十四岁就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眼见皇帝荒废朝政,整日沉迷声色,性情耿直的杨慎上书劝谏,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他深感国事衰败,江河日下,又无能为力,一气之下托病辞官。
此后几十年间,他经历了宦海沉浮,看尽了人间悲苦,贬谪云南期间,写下一组《廿一史弹词》,将几千年来的朝代更替,兴亡成败,都化作好似戏台上的一幕幕场景,闹哄哄,乱腾腾,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当灯光熄灭,人群散去,戏台上却是空空如也,什么也不曾留下。
这些荒诞又真实的词句,是一段段对历史和人性的嘲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因而其中许多都被名家引用,成为小说和评书的开篇词,如《三国演义》中的《临江仙》,还比如下面两首:
《定风波》: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杨慎以超越世俗的眼光,用道家的虚无解读历史,在他看来,世事的跌宕起伏,放在浩渺的时空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尘埃;人生的成败得失,放进岁月的长河里,也不过是稍纵即逝的泡影。
只有懂得了这些道理,人才能学会放下,才能活得轻松潇洒,就像杨稹《临江仙》中的白发渔樵,与世无争,看淡名利,携一壶老酒,驾一叶扁舟,带一位知己,看一江风光。
编辑:张圣平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