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琳南:成捆的画稿,只为绘出心中理想的花鸟画

汤琳南:1970年出生,漳州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学会理事,闽南工笔画院执行院长,厦门书画院画师 ,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厦门传世艺宫美术馆签约画家。攻山水、花鸟画,工写兼善。出版有个人作品专集及技法书10余部。

|多方学习

汤琳南从小就对艺术感兴趣。他喜欢观察,尤其对周边的闽南风物印象深刻。“那些生于南方地带的山水、植物和花鸟,都透着水灵灵的感觉,从来都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汤琳南说,这些景象令他印象深刻,后来也都被他画进了他的作品里。

成年后,汤琳南来到浙江,进入中国美院,开始系统地学习美术。对中国历代传统的经典绘画作品做过深入细致的研习,功底扎实。汤琳南学艺颇丰,但他却不满足于现状,一心想要学到更多。于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负笈北上,赴北京求学。

从北京回到福建后,汤琳南开始静下心来,一边梳理自己的思想,一边开始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画技,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

|注重写生

汤琳南极为注重写生。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又借鉴宋元画风,历经了无数的写生,画稿都是成捆地堆积。据说,他曾三赴西双版纳写生。在写生过程中,他探索了中国画各种样式的表现手法,逐渐形成了以双钩重彩填色的绘画方式,写生一开始就形成创作意识,在经营位置、章法、取舍等各方面综合元素进行严谨的融合,写生完了,就是一幅完整的创作作品。

“对我来说,艺术永远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写生作品的好处,就是更加贴近生活,这个过程更加富有激情碰撞,且面对自然万物,抛开一切别的参照包括古今绘画粉本的影响,而需要自己去选择适合表现的手法,因此显得更加生动,更有画家个人对写生的对象的理解和风貌,写生作品更有生命力和创造性。”汤琳南说。

|伪命题

汤琳南认为水墨与西画混搭是个伪命题。他说“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会经历临摹、写生、创作、循环反复的过程,它有特定民族语言,有自己的规范程式,如果不学习传统的绘画,不研究中国历代的传统绘画经典作品,不溯本求源,就无法谈什么传承。”

他坚信中国画的文化基因是不能改变的,中西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艺术手法,但是不能成为正宗的中国画,这种坚信的原因在于中国画是中国独特的绘画体系,并不是单一的题材重复表述那么简单,它是以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如中国古哲学、中华民族文脉为依托的绘画,更强调的是意境、格调等精神性的东西。

汤琳南作品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