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8岁读博士,是未来的诺奖天才,晚年陨落说:后悔加入少年班

高铭曾经在他的这本书里,第一次将人人惧怕的精神病患者和让人高不可攀的天才联系在一起,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让人不得不深思,那些拥有不同怪癖或者缺憾的天才是否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最高境界? 其实天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怪癖,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与他们精神没有一丝关联。 比如著名发明家、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习惯晚上反复揉捏他的脚趾,至少100次;数学家保罗·厄尔多斯 则特别喜爱一种兴奋剂——苯基丙胺;物理学家牛顿则是一名独身主义者,据说他至死都保持着处男之身。

世界上许多高智商人群,科学家他们的有些行为在常人面前看起来都非常奇怪,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专项领域的杰出贡献。 他们有的人不擅长沟通,有的不擅长生活自理,不是有人说有些自闭症的患者其实是另一方面的天才吗? 尤其是那种不善于沟通,又在某一方面杰出的人更是如此。比如我国曾经就有这样一个天才,他就是18岁就读博士,被认为是未来的诺奖天才的谢彦波。

谢彦波的天才之路并不像其他人一样,从小都有迹可循,反而在最初他还是母亲眼里“没出息”的存在。 他的父亲是湖南医学院的一名物理教师,工作繁忙。谢彦波出生时,父母正值工作的关键时候,带他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然后就把他送到了乡下奶奶家里生活,那个时候他才刚满一岁。 乡下的生活充满童趣,但是跟奶奶在一起又没有共同语言,谢彦波还是养成了害羞内向的性格,直到适龄年纪被接回城里他还是这样。 甚至当他六岁的时候,都还不能正确的使用第一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母亲还经常感叹愧疚没有把他养好,认为他这个样子以后准没出息。

但是谢彦波的爸爸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经过正确科学的引导,一定会非常优秀,因此对谢彦波的学业一直特别的关心。 一天晚上,父亲在检查他的作业时,发现了竟然将自己以前教书的教案做了出来。要知道他现在就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教案里的题可都是高年级的数学啊。 这一发现让谢彦波的父亲震惊不已,于是开始有引导的教起谢彦波。 于是在父亲的安排和自己的认可下,他不仅每天按照自己的作息计划表生活学习,而且还要空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自学数学。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写完了初中数学,四年级学完了高中的数理化,五年级已经开始接触大学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了。 这样进展神速的学习速度实在让人望尘莫及。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玛丽苏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但是谢彦波愣是做到了。 当时的他即便坐在小学课堂的教室里,但是没有一个人会真的把他当做一名小学生看待了,他成了十里八乡都出名的“神童”。

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涯已经满足不了谢彦波,他开始将目标放在了学术竞赛上面。 1977年他参加了湖南医学院子弟中学高二年级的数学竞赛,并取得了第二名;参加长沙市高中生数理化竞赛,又取得了优异成绩。也是因为这一次次的竞赛,他被中科大注意到了,当时中科大派专人对他进行面试,发现了小学的他已经拥有大一的水平,并且将他录进了少年班。 1987年12月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的他年仅18岁。很多人都将他认为是未来的诺贝天才。

然而人无完人,如果说谢彦波在学术方面是100分,那么他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连六十分也得不到了。 他从小沉寂在学术的研究中,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尤为差,恃才傲物,不懂与别人相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没能和导师处理好关系,就跑到了美国读博士。当时在美国林斯顿大学,谢彦波师从菲利普·安德森,这个可是一位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大人物。 然而因为两个人的脾气都非常怪异,互不服气,谢彦波还在公开论文里推翻老师的理论,导致二人关系更加恶化。当时又正逢北大留学生杀死美国教授事件,为了避嫌谢彦波只好从美国“铩羽而归”。

回国后的谢彦波没多久结了婚,如今在中科院里面工作,工作之余与夫人逛逛街,与邻居下下棋,生活也十分惬意。 现在的他好似收起了自己所有的锋芒,只有在寻求学术的时候,还可以依稀看到其身上追求真理的执拗。 曾经有记者这样问谢彦波,如今平凡的生活他是否适应?有没有什么遗憾? 他这样回道:“在我人生的前二十年里,基本上生活在透明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有着外界的目光,说实话有时候还是会感到疲惫。现在的生活我感到很满足,只是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么就是后悔当时进了少年班。不可否认少年班对自己带来了许多正面积极的影响,但是自己也对没有一个正常的童年而耿耿于怀。 回答问题的谢彦波眼神真挚,过了很久才又说道:“智商固然重要,情商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小结: 如今的谢彦波可能在别人的眼中他已经“泯然众人”了,但是他却得到了以前风光无极时候从未得到过的快乐。 不可否认,许多家庭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神童,一个天才,殊不知每一种回报的背后都有相对等的付失去。 谢彦波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培养一个人的时候,尤其是家长们,不要只看着孩子们的成绩,其他方面,尤其是思想道德上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因为学习的第一步永远都是先学做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