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三家思想揭示的人生真谛:放下过去,变通当下,奋进未来
所谓“大道至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
其实本质上并不高高在上,而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密切相关。
有人说:
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
换个角度,如果把我们的人生分为过去、现在、未来,
不妨用佛家的心境去看待过去、用道家的智慧立足当下, 用儒家的精神对待未来。
跟佛家,学会放下过去
佛家教会我们的内心修炼,
最重要的是一种自在的心性。
如果用三个词概述佛家所倡导的人生主旨,那便是:看破,放下,自在。
人生,由看破开始,在放下中前行,于自在中成就。
“放下”是“看破”与“自在”的桥梁。
如何能看破?什么是自在?
只有懂得放下的真谛,才能了解。
有这样一个故事。
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下山,在河边看到一位过不了河的年轻女子。
小和尚自己蹚水到了河对岸,老和尚却背起女子帮助她过了河。
小和尚问道:“师父,我们僧人是不能近女色的,您为什么要背那名女子过河?”
老和尚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呢?”
我们的人生之道,不也是如此吗?
刚过去的2020年,
你一定经历了很多挫折悲欢,
是否还要继续背着?
那些我们一直背着的东西,
就叫做“放不下”。
何为看破?看破什么?
便是我们所背的事情之虚妄;
何为自在?
便是放下这虚妄的包袱后的轻松安宁。
我们活得纠结,
在于那些早已过去的事儿还放在心里;
我们活得太累,
在于我们背了太多本该放下的包袱。
这就是人生太累与痛苦的真相。
要懂得适时放下,适时清零。
《六祖坛经》中问:
“道须通流,何以却滞?”
'道'原本非常通流顺畅,
没有阻碍,所谓的“却滞”又从何而来呢?
《金刚经》中答: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间一切的事都如梦如幻,
如水面的气泡,如镜中的虚影;
如清晨的露珠,日出即散;
如雨夜的闪电,瞬息即逝。
我们平时所看到事物的形与相,
都不是真实的形与相,
事物真实的形与相是“无相”。
只有这样的觉悟,
才能真正做到不纠结、不执着,
达到“远离一切众相”而“无所住”,
如此方能得到真正修行的解脱。
站在新的一年的开端,
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往,往事清零,轻松上阵!
跟道家,学会变通当下
道家文化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
是一种通达的思维。
道家文化讲天道人德,顺应自然。
什么是天道?
《道德经》有言:“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周易》中讲的也是此番道理:
“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变化前进不已,就是“易”;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上述内容,说的正是大道的规律: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
什么是人德?
依天道而行,合天道之理,乃最高人德。
天道运行形成一种势,依天道而行便是顺应这种势,这便是顺势而为。
如何顺势而为?对于为人,老子讲究顺其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对于做事,《周易》讲究灵活变通: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如此,人生方能从容,从容做人,从容行事,从容自然的成长。
古语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
放下过往、轻松上阵,
在形势变化之时懂得从容转身,以柔克刚,
方能不断向前,以不变应生活之万变!
跟儒家,学会奋进未来
儒家文化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
是一种奋发进取的行动力。
有人说:“人生的最高境界,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当我们拥有了佛家的自在心性、道家的通达思维,
便有了出世之心,之后就是进取有为、建功立业了。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个人入世的本质,是担当,
“穷”就为自己与家人担当,
“达”就为国家与天下人担当,
这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儒家奋进者的气质,便在于此。
回头看过往,皆为荒凉;
立足当下,乐观的向前看,才是希望所在。
眼里有火,心里有光,
付诸奋斗,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语
已经过去的,学佛家的放下过往,轻松上阵;
当下经历的,学道家的灵活变通,以柔克刚;
着眼未来的,学儒家的自强不息,拼搏进取。
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深内蕴,也是我们人生的至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