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虹云 雷声
初识岑参,是在五十多年前,缘于一首诗,缘于一场雪。
雪,原本在北京算不上稀罕物,一到冬季就如约而至,小雪似絮,大雪如席,不像现在,下场雪比中彩票还难。北京没雪四处追:吉林拍摄雾凇奇观,牡丹江醉梦童话雪乡,乌兰布统纵马雪野.....一连几年,不管是冻得鼻青脸红,还是越野车雪地趴窝,觉得就是不过瘾,就是不尽兴。因为,看到的雪不像岑参诗中的雪那么“奇峭”。大唐诗人写“雪”,如雪花点点、片片,五彩缤纷,气象万千,无论情感内容,思想意蕴,还是写作技巧,都大大地超越前代,发出绚丽的奇光异彩。有瑞雪兆丰年的喜悦,有雪灾中百姓饥寒交迫的哀叹,有以雪“比德”的自豪或自哀,有以雪“寄情”的念友或思亲,更有雄浑而壮美的白色魅力,雪给人以希望、坚毅和力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后者的压卷之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的诗,在唐代丹阳进士殷璠眼里是“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河岳英灵集》);在乾隆朝太子太傅沈德潜眼里,“岑诗能作奇语”;在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禛眼里,岑诗“歌行磊落奇骏”;在清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方东树眼里,岑诗是“奇才,奇气,奇情议发,令人心神一快”;在《四库全书》编修翁方纲眼里,“嘉州(岑参别名岑嘉州)之奇巧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溢出。”天宝十三年 (754年),诗圣杜甫困居长安。一日,他与好友岑参同游户县渼陂,回来后创作了一首《渼陂行》。诗中,杜甫盛赞自己的铁哥们:“岑参兄弟皆好奇”。
由此,足见用“奇”字来概括岑参青壮年时代诗作的特色,几乎已成为古今评论家的共识。岑参的边塞诗确实以奇而闻名,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更是奇中之奇。
写雪奇才一定是北方大汉吧?
岑参(约715-770年)乃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士,与楚庄王、屈原、孙叔敖、张居正是老乡,是相门之后,曾祖父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是唐朝宰相,父亲岑植曾作过仙、晋(今山西临汾)二州刺史。天宝三载(744年),岑参29岁时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五年后,岑参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岑参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他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而就是这次出塞,他创作出了边塞诗的压卷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充分展示了他的奇才。如题所言,这首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白雪歌” ,另一部分是“送武判官归京”。前十句是第一部分,用奇风、奇雪、奇寒、奇宴、奇旗,构建了一个神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为第二部分送别之奇情做了充分铺垫。后八句是第二部分,主要描写余味无穷的送别之奇情。农历八月,北方万山红遍,江南桂花飘香,而西北边塞却已北风狂啸,大雪纷飞,让江南才子岑参好奇不已。
家乡也刮风,那是长江的风,暖暖的;那是汉水的风,柔柔的,而边塞的风刮的出奇,“北风卷地白草折”。这风不是刮,而是“卷”,是打着滚儿地“卷地”而起,势不可挡。北风过后,草木零落,遍地肃杀,竟然连柔韧性很强的白草最终还是没能扛住,无可奈何地倒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卷”字正面写风,突出风势威猛,势不可挡;“折”字侧面写风,狂风怒号,白草折断,既衬托了边塞之地的凄凉和萧条,又显示风力的强劲。由风而雪,“胡天八月即飞雪”。飞雪之早,既反映了边地绝塞之早寒,也言其气候之奇特。岑参用一个“即”字表现惊奇之情,用一个“飞”字形容雪飘之紧,与“卷”字呼应合拍。岑参竟然把“卷地”的凛冽 “北风”, 比作催开“千树万树梨花” 的春风,新奇壮美,让人拍案叫绝!由风而雪, 风中见寒;因寒飞雪, 关联紧密, 开篇奇突,岑参不愧是诗坛妙手。
故乡有风也有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雪里隐约着青春的消息,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故乡有雪花,也有梨花。岑参喜爱梨花,也钟情雪花。在他的作品里,曾多次写到梨花和雪花。“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可见,梨花于诗人的印象何等深刻。他笔下的梨花,常常是在远离故土之时出现,总是和思春念归、士逢知己等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当他置身边塞,与“胡天八月即飞雪”的神奇景象融为一体时,激起了诗人的奇思妙想,便有了那胸中澎湃、自然天成的神来之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是冬天的宠物,梨花是春天的头饰,两者时间跨度较大;边塞雪景和江南春景,空间距离千里,岑参仅用一个奇特的比喻,就跨越了如此巨大的时空距离,为读者留下了辽远的想象空间。此句一出,把人们引入一种奇特的意境,在凛冽的“卷地”北风中,感受和煦的春风拂面;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感受“千树万树”盛开的梨花,一团团,一簇簇,花团锦簇,压枝欲低,白的纯净,白得广阔,白得深重,令人陶醉神往。此句一出,让人感官错位,那千树万树的“梨花”,似有清香扑鼻,沁入心脾。此句一出,妙手回春,让人忘记了胡地的荒凉凄清,感受到春意盎然的浓浓暖意。
春风比北风,梨花喻雪花,美妙浪漫,壮美无限,诗人朗声一吟,遂成千古绝唱。难怪沈德潜惊叹道:“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
农历八月,家乡鱼肥果美,桂花飘香。两次出塞,对边塞冬季之寒,早有心理准备,但岑参依然没有料到今年八月边塞会如此“奇寒”。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你看那,中军帐内,幽幽咽咽的风雪散入珠帘,沾湿了半卷罗幕。狐裘与锦被也在风雪中磨去了华丽的花泽,即使穿着裘皮大衣也没有一丝暖意,即使盖上厚厚的锦被仍然觉着寒冷。——“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你看那,将军的角弓似是被风雪冻住了,任凭他身体强悍也无法拉开;你看那,都护的铁甲冰冷难以披挂,战士们的斗篷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你看那,辕门前,本应随风飘扬的红旗被风雪冻硬了,尽管“卷地”的北风使劲拉拽,红旗却纹丝不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你看那,广阔的沙漠荒原上,天寒地冻,一片冰封,整个苍穹阴云密布,仿佛一切都凝固了。
没有一个寒字,未见一个冷字,读罢,寒从脚起,寒气渗骨。奇寒被诗人描画得如此淋漓尽致,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判官返京,摆酒饯行。岑参那只神奇之笔,又把“奇”字写到了中军帐内的宴会上。“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宴别表演,不写乐曲,却连举三种西域乐器,这会引起宾主什么样的感情呢? 岑参有诗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茄谁喜闻。”他又《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诗中云: “胡茄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把这两首诗与宴会上使用的三种西域乐器联系起来看,送别宴上的急管繁弦,适合曲折地表达诗人客中送客的复杂心情。用乐器而不用乐曲表达送客的心情,岑参又创造了一个神奇——“奇宴”。
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也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生动地创造出奇风、奇雪、奇寒、奇宴,同时还创造出意味深长的“奇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用拟人的手法,把北风当人来描述,用一个“掣”字写北风使劲的拉拽红旗,红旗却纹丝不动,不能翻卷,突出了风雪的严寒。在岑参之前,隋朝诗人虞世基在《出塞》诗中已有“霜旗冻不翻” 之句。两者相比,虞世基诗的画面是静止的,是冷色调,而岑参诗的画面是冷中有暖,静中有动。在漫天大雪中,鲜红的军旗为茫茫雪原透射出一种生命的活力,给人添加了丝丝暖意,冲击着将士激越的情怀;皑皑白雪映着一面鲜艳的红旗,烘托出了一种热烈而悲壮的气氛。在常人眼中,红旗都是猎猎飞扬的,而眼前“风掣”、“不翻”的红旗将白雪衬托得令人肃然起敬,心潮澎湃。如果,再把帐内宴会欢歌漫舞联系起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反衬强烈的“奇景”:一热一冷,一欢一郁,一白一红,一动一静,这“奇景”衬托出雄壮深沉的送别愁情。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马蹄哒哒,脖铃叮当,深情送别,不仅送出辕门,还送出轮台东门;不仅送出轮台东门,还一直望着友人远去,直到友人被层峦叠嶂隐去,岑参仍伫立在风雪中凝望,还默默地看着雪地上留下的马蹄印迹沉思。
别友,不写挥手告别而写目送;“目送”直到看不见人还再看,看那留在雪地上一行长长的马蹄印,这也是“奇景”。 这内涵丰富的诗情、鲜明独特的意境,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细心寻绎,不见的何止是行者?送行人的心也早已随之东去,因为行者所去之处,正是他们梦魂萦绕的故国和家园啊!留下的又何止是雪上的马蹄印迹?一缕缕离愁和乡思,也渐渐地被吞没在边地的风雪中了。或许,岑参在担心回京的路途遥远,友人恐遭磨难;或许,岑参想到了长安,想到了故乡,想到了许久不见的亲人,想到了自己何时能实现夙愿,凯旋东归。或许,岑参伫立雪中向远去的友人询问:兄弟啊,你什么时候到达京城?你回到了京城后,咱们何时才能相见?这样结束,诗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与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异曲同工之妙——留白。
奇风,奇雪,奇寒,奇宴,奇景,构建了一个神奇壮丽的边塞风光,构建了余味无穷的送别之奇情。其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奇”,是奇在诗人才高,奇在诗人气豪,奇在诗人情深。
所谓奇在诗人“才高”,就是指诗人的形象思维特别敏锐。如开头四句,发唱惊挺,既点明了空间和时间,又描述了气候和景物,写出了盈耳溢目的风声和雪色。诗人才高,就高在他能用奇妙的比喻,喧染出一幅“令人心神一快”的边塞风光图,真正做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虽然,南朝萧子显曾在《燕歌行》中用雪比喻梨花落,但终不及岑参用“梨花开”比喻雪来得警辟和新颖。因为,前者毕竟只求得形似,而后者除形似之外,更难能可贵地托出了诗人乍睹此景时的审美神情。况且,千树万树之花开,仅归于“一夜春风”之忽来,其意境是何等瑰奇、壮丽,其想象(即形象思维)又是何等敏捷、自然! 所谓奇在诗人“气豪”,既指诗人的气度,又兼指作品的风格。比如,北风比春风,梨花喻雪花,就是写边地之奇寒的六句诗,在诗人笔下也十分轻快。从中,我们就能品觉出诗人的豪迈气概和诗的豪放风格。即使“愁云惨淡”透露出诗人凝结不开的万里乡愁,也只是暗暗地在脑海中萦回,而另有一腔为国戍边的热忱分明见于言外。不然,都护铁衣为何“冷难着”呢?岂不跟北朝民歌《木兰诗》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来反衬英雄的爱国形象是同样的道理么?所谓奇在诗人情深,是指诗的主题既咏雪景,又抒别情。表面看,后八句才写送武判官归京情事,实际上,前十句咏雪即与送别紧密攸关,它为雪中送别铺设了一个更能充分表达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如果说,“雪中送炭”能格外使人感到温暖,那么,岑参雪中送别,也捧献出一颗如炙炭般赤热的心。席上酒肴纷呈,席旁弦管交奏,固然已足见送行人的殷勤,就是辕门外那面“风掣”也不翻动的红旗,也何尝不形象地表达出送行人郁结不开的惜别情意!岑参依恋不舍地送友人到轮台城东门外,仍伫立在弥天风雪中目送行者远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何等的高情厚谊啊!
才高、气豪、情深,所以岑参的诗中洋溢着浓厚的审美趣味。又因为诗中才奇、气奇、情奇,所以后世读者每一吟诵,都仿佛有无穷的新意。闭目细想,这首诗就象是一个个跳动的特写镜头,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示出祖国奇异的自然风光,展示出诗人微妙的内心世界。读罢,定会惊叹不已:在我们祖国的艺苑里,竟绽开过如此美妙的奇葩!
雪,从大漠飘来。
飘了1200多年,大漠那场雪依然优美飘逸,依然美妙绝伦,依然楚楚动人,它已在人们的灵魂中定格。在下雪或不下雪的日子,在飘雪或不飘雪的季节,人们都忘不了天宝十三年大漠的那场雪,都忘不了戍边报国的奇才岑参的那首诗。每每读之,似欣赏一幅经典画卷,使人惊叹激动,使人感慨遐想;每每品之,如畅饮一坛绝世老酒,使人愉悦兴奋,使人神往沉醉。
(辛丑年二月十二写于大都锦湖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朗诵者简介:
虹云,原名冯云,1944年6月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1965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后改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9年10月,入选“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会常务理事、主持人委员会副会长。现任中国诗词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副会长等专业职务。代表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其播音与节目一起载入中国广播电视史册,被譽为标志性作品。多次获得“金鸡 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亚广联大奖”等诸多 国内外奖项,也是首批“金话筒”开拓金奖得主。人民教育出版社《朗朗书声小学语文同步朗读指导》主创。1994年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并为北京广播电视学院、吉林大学、天津国际女子学院等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
作者简介:
雷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文学创作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89年出版新闻学专著《新新闻体写作》一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为该书题写书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撰写的通讯《如烟的梦后,是黎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收入亚运文献集《亚运在北京》一书;1994年,撰写9集电视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摄影散文集《追梦》。